第十三章:学堂新声,九域共育
一、林间学堂
守望台的灵植森林旁,多了一间别致的木屋。屋顶铺着落枫原的红枫瓦,墙壁爬满青柯的守界藤,门楣上挂着块木牌,上书“九域学堂”四个大字,是林砚用星纹灵力所刻,日光下泛着温润的金光。
开学首日,木屋前的空地上挤满了各族孩童。玄冰族的小娃裹着毛茸茸的兽皮袄,好奇地戳着门前的灵植盆栽;沧溟族的孩子赤着脚,脚踝边漾着细碎的水花;木族的小姑娘抱着自己培育的多肉幼苗,怯生生地躲在青柯身后;雷煞族的顽童则举着小斧头,正和守界藤比力气,被藤条轻轻卷住脚踝,闹得咯咯直笑。
“都安静些!”雷煞扛着一捆木桌椅大步走来,斧刃在阳光下闪着光,却刻意收了锋芒,“再吵就罚你们去搬石头!”
孩童们立刻噤声,却偷偷憋着笑——谁都知道,这位雷煞族的壮汉最疼孩子,上次木族小丫头哭着要摘星星,他真的架着云梯去够灵植森林顶端的荧光果。
林砚拿着名册走出木屋,看着眼前叽叽喳喳的小脑袋,星纹在眼底漾开笑意:“欢迎来到九域学堂,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学认字、学种植、学辨方向……还有,学怎么和各族的小伙伴好好相处。”
他话音刚落,玄冰族的小阿冰突然举手:“林先生,我能教大家怎么在冰面上画画吗?用脚踩出来的那种!”
沧溟族的小浪浪立刻接话:“那我教大家憋气!我能在水里待一炷香呢!”
木屋前顿时炸开了锅,各族孩童七嘴八舌地报着自己的“绝技”,守界藤绕着他们的脚踝轻轻摇晃,像是在鼓掌。青柯笑着往孩子们手里塞了片叶脉书签:“别急,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先跟着林先生学认字吧。”
二、第一课:识“家”
学堂的第一课,林砚没教复杂的契纹,只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家”字。
“谁能说说,‘家’是什么?”
木族的小芽芽举着多肉幼苗:“家是有肉肉的地方,我的小苗苗在家里长大。”
雷煞族的小石头拍着胸脯:“家是有斧头的地方!我爹说,斧头能保护家!”
沧溟族的小浪浪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家是海水暖暖的地方,妈妈的歌声会在水里转圈。”
林砚静静听着,等孩子们说完,他取出十二块木板,每块木板上刻着一族的图腾——玄冰族的冰棱、木族的幼苗、沧溟族的海浪……他将木板拼成一个圆形,中间放上块画着守望台的木牌。
“看,这就是我们的大家。”他指着圆形图案,“各族的家像木板一样,拼在一起才完整。少了一块,圆就不圆了;一块太挤,其他的就没地方了。”
小阿冰突然指着玄冰族的木板:“那我们住得远,会不会掉下来?”
林砚笑着将木板嵌得更紧:“你们看,守界藤会把大家捆在一起。”他示意青柯,守界藤立刻顺着木板缠绕一周,开出细碎的白花,“就像这样,谁也掉不了。”
放学后,孩子们要把自己画的“家”贴在教室后墙。玄冰族的画上飘着雪花,沧溟族的画里游着鱼群,雷煞族的画里,斧头旁多了株木族的幼苗——那是小石头偷偷加上的,他说“斧头要保护小苗苗”。
三、田间实践
学堂后的空地支着片菜园,是青柯特意开辟的“实践田”。各族孩童分成小组,跟着她学种菜。
木族的小芽芽最熟练,教大家辨认菜苗的根系;玄冰族的小阿冰总把水浇成冰珠,被青柯笑着用守界藤卷去晒暖;雷煞族的小石头太用力,把锄头抡成了斧头,吓得沧溟族的小浪浪往菜畦里钻,溅起一串水花,倒让干涸的菜苗喝饱了水。
“种菜和养契纹一样,”青柯蹲在菜畦边,演示如何松土机,“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偷懒。玄冰族的冰珠虽好,可冻着根就坏了;雷煞族的力气要用在松土上,不是劈土块哟。”
小浪浪突然指着远处的灵植森林:“青柯先生,那里的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好?”
青柯望向森林,守界藤顺着她的目光延伸过去:“因为它们根缠着根,风来了一起挡,雨来了一起喝。就像你们,刚才小石头帮小芽芽抬水桶,小阿冰给小浪浪的鱼群冰了个凉棚,这就是互相帮忙呀。”
孩子们似懂非懂,却都默默学着互相搭把手。小石头不再乱挥锄头,改成帮小芽芽扶苗;小阿冰把冰珠化成温水,小心地浇在菜苗根上;小浪浪则用海水在菜畦边围了圈保湿带,别说,还真挺管用。
傍晚收工时,林砚来查看,发现菜畦旁多了个歪歪扭扭的稻草人,身上披着各族孩童的小物件——玄冰族的兽皮碎片、木族的树叶、沧溟族的贝壳。
“这是守护菜园的‘九域稻草人’!”小石头得意地介绍,“谁也不许欺负我们的菜苗!”
林砚看着稻草人,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九域最美的模样。
四、风波与和解
学堂的平静,被一场小冲突打破。
玄冰族的小阿冰和雷煞族的小石头吵架了。起因是小阿冰把小石头的木剑冻成了冰剑,小石头气得失手把小阿冰的冰雕敲碎了。
两个小家伙谁也不理谁,玄冰族的孩子和雷煞族的孩子也各自抱团,连课间休息都分了阵营。
林砚没直接评判对错,而是带他们去了灵植森林。
“你们看那棵双生树。”他指着一棵一半覆着冰霜、一半燃着微光的奇树——那是玄冰族与雷煞族合力培育的,“冬天时,冰面保护树根不被冻裂;夏天时,微光帮树叶挡住暴晒。要是冰天骂微光太烫,微光嫌冰面太冷,这树还能活吗?”
孩子们看着树,不说话了。
林砚又捡起块冰雕碎片和一段木剑残骸:“小阿冰的冰雕很精致,小石头的木剑也很威风。可冰雕没了木剑当模型,能这么像吗?木剑没了冰雕添寒气,夏天握着手不烫吗?”
小阿冰攥着冰雕碎片,小声说:“我不该随便冻他的剑……”
小石头挠挠头:“我也不该敲碎你的冰雕……我赔你个新的,用雷纹刻花纹!”
和解来得猝不及防,却又顺理成章。当天下午,学堂里多了个冰木合雕的小剑,冰面映着雷纹,木柄缠着冰藤,成了孩子们争相观赏的宝贝。
青柯看着这一幕,守界藤悄悄在两个孩子脚下开出并蒂花。她对林砚笑道:“你看,孩子们比我们懂‘和’字。”
林砚望着窗外,灵植森林的风穿过学堂,带着各族草木的清香。他知道,九域的未来,就藏在这些吵吵闹闹又很快和好的孩童身上。
五、学堂的四季
春去秋来,九域学堂的孩子们跟着季节成长。
春天,他们跟着沧溟族的渔夫学辨潮汐,在溪边放各族图案的纸船,船底刻着小小的契纹,载着他们的心愿漂向九域;夏天,雷煞族的勇士来教他们扎营,玄冰族的长辈带着冰桶来降温,孩子们在帐篷里听林砚讲九域传说,守界藤在帐篷外织成凉棚;秋天,木族的农人教他们收果实,每个孩子的竹篮里都装着其他种族伙伴送的特产——玄冰族的冰苹果、沧溟族的海枣、雷煞族的野栗子;冬天,学堂壁炉里烧着灵植森林的暖木,孩子们围着炉火,用各族的语言唱同一首歌,歌声混着守界藤的花香,飘出很远很远。
年末的庆典上,孩子们献上了他们的“九域图”。那是幅巨大的拼贴画,玄冰域的雪山、沧溟海的浪花、落枫原的红叶、灵植森林的绿意……每个角落都藏着各族孩童的巧思。最显眼的是中央,画着间小小的木屋,门口站着几个小人——林砚、青柯、雷煞、沧溟,还有各族的孩子,手牵着手。
林砚看着画,突然明白“共育”的真谛。所谓九域同心,从来不是强迫各族相同,而是像这学堂里的孩子,带着各自的冰雪、海浪、火焰与绿意,却愿意为对方的冰雕添一道雷纹,为对方的木剑覆一层寒冰,在差异里找到共生的温暖。
守界钟在远处鸣响,钟声里混着孩子们的笑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亮。林砚知道,这钟声不再只是警示或守护,更成了九域共育的新声,在九域大地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