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试点遭遇的挫折,经过爷叔一番“潜龙在渊”的点拨,在宝总心中已然转化为一种更为沉静坚韧的力量。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指示赵雷的团队放缓步伐,采取更灵活、更人性化的策略,与海宁厂的老师傅和员工们耐心磨合,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啃硬骨头。同时,他也让小闲密切关注着高天原“阿拉丁”的动向以及更宏观的政策风向。他深知,变革需要时间,也需要时机。
就在宝总沉下心来,专注于夯实贸易通联盟基础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通过李李那四通八达、精准微妙的人脉网络,悄然降临。
这日晚间,至真园最大的包间“锦绣厅”内,灯火辉煌,衣香鬓影。这是一场由几家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高端酒会,受邀者皆是沪上实业界、金融界的头面人物。宝总作为宝隆系的掌门人,自然在受邀之列。他本不喜此类过于喧闹的应酬,但李李提前打来电话,言语间透着几分不寻常的郑重:“阿宝,今晚的酒会,务必要来一趟,有位朋友,我想你应该见一见。”
宝总素知李李眼光毒辣,行事必有深意,便应约前来。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与几位相熟的朋友寒暄后,便端着一杯香槟,在略显嘈杂的人群中,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疏离感,观察着场内的各色人等。
李李作为东道主,穿梭于宾客之间,一袭宝蓝色旗袍,雍容华贵,谈笑风生。她看似在与他人周旋,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宝总的动向。酒过三巡,她见时机成熟,便优雅地摆脱了身边的交谈对象,款步走到宝总身边,低声道:“阿宝,跟我来,介绍一位前辈给你认识。”
宝总颔首,随李李穿过人群,来到相对安静的一角。那里站着一位年约五旬、身材魁梧、面容敦厚的男子,他穿着样式传统但质地精良的中山装,手持一杯清茶,正与一位老者低声交谈,气度沉稳,不怒自威。李李待他们谈话间隙,含笑上前:“宋总,打扰您一下。这位就是我常跟您提起的,宝隆投资的宝总。阿宝,这位是国坤集团的宋国坤宋总。”
宝总心中微微一震。国坤集团!这可是上海乃至全国实业界的一块金字招牌,旗下控股多家在机械制造、基础化工、纺织印染等领域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是典型的“大象级”传统实业巨头。宋国坤本人更是作风低调务实,鲜少在媒体露面,但在业界威望极高。宝总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伸出双手:“宋总,久仰大名!我是阿宝。”
宋国坤放下茶杯,目光平和地打量了宝总一番,那双经历过无数风浪的眼睛里,没有倨傲,也没有敷衍,反而带着一种审慎的探究。他伸出手与宝总握了握,手劲很大,掌心粗糙,带着实干家的印记。“宝总,年轻有为,李老板娘可是没少夸你。”他的声音浑厚,带着些许江浙口音。
李李在一旁巧笑嫣然:“宋总过奖了。我是觉得呀,你们两位,一个在实业里深耕几十年,一个在新经济里摸爬滚打,说不定能聊到一块去。你们先聊,我去看看其他客人。”说罢,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宝总一眼,便翩然离去,留给两人单独交谈的空间。
宝总知道,李李这是在为他牵一条极重要的线。他收敛心神,与宋国坤寒暄了几句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泛泛之谈。宋国坤话不多,但每每开口,都切中要害,显示出对产业格局的深刻理解。
话题不知不觉间,转向了当下最热的“互联网+”。宋国坤轻轻叹了口气,眉头微蹙:“现在到处都在讲互联网,讲转型。不转,怕被淘汰;转,又不知从何转起。像高天原搞的那个什么‘阿拉丁’,动静很大,我们也去了解过。”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以为然,“烧钱抢流量,价格杀得血肉模糊,把好好的产业链搞得乌烟瘴气。这种玩法,我们这些做实业的,看不懂,也跟不起。说白了,它不是在帮我们解决问题,更像是在制造新的问题。”
这话说到了宝总的心坎上。他见宋国坤态度坦诚,便也放下了顾忌,将自己在海宁皮革厂推动“贸易通”试点的初衷、遇到的困难以及目前的调整策略,择要说了出来。他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客观地描述了如何试图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帮助像魏宏庆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提升内部管理、优化供应链、精准开拓市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来自观念、习惯和既有利益格局的阻力。
“所以,我们现在的做法,不是去建一个像‘阿拉丁’那样追求流量垄断的平台,”宝总总结道,“而是想沉下去,做‘深度服务’,帮企业练内功,先把内部的管理流程理顺,成本控住,品质提上去,再想办法更好地连接市场。这个过程很慢,也很难,就像……就像老中医调理身体,见效慢,但求的是固本培元。”
宋国坤听得极其专注,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茶杯壁。当听到宝总提到海宁厂老师傅抵触新系统、销售团队不适应新流程时,他非但没有流露出轻视,反而微微点头,插话道:“是这个理。我们厂里的老师傅,也一样,对手艺自信得很,对电脑这东西,天生隔膜。销售那帮人,习惯了喝酒吃饭,你让他正儿八经做客户分析,他也嫌麻烦。这都是实情,回避不了。”
他看向宝总的目光,多了几分欣赏:“宝总,你做的这件事,听起来没有高天原那么唬人,但比他们那种虚头巴脑的东西,有价值得多!这才是真正在帮我们这些老家伙解决实际问题,是在给实业找一条实在的出路!”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热切起来:“不瞒你说,我国坤集团下面十几家厂子,现在都面临着和海宁厂类似的困惑。设备老了,成本高了,市场变了,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了……光靠我们内部摸索,力量有限,也怕走弯路。你搞的这个‘贸易通’,思路对头!它不是在颠覆我们,是在赋能我们!”
宋国坤沉吟片刻,仿佛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心,郑重地对宝总说:“宝总,如果你们在海宁的这个试点,最后能走通,能证明这套方法是有效的,能让魏宏庆那个厂子真正焕发生机……那么,我宋国坤在这里表个态:我国坤集团旗下的企业,愿意全面加入你的‘贸易通’联盟!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我们可以作为你们深度合作的样板,共同探索一条适合大型传统制造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这番话,如同一声春雷,在宝总心中炸响。国坤集团的体量和行业地位,远非海宁皮革厂可比。它的加入,意味着贸易通联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极其雄厚的产业资源和支持,将从一个小范围的试验田,一跃而具备规模化推广和深度演化的可能!这不仅仅是一个客户,更是一个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能将贸易通模式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宝总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保持冷静地回应:“宋总,您这份信任,太重了。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把海宁的试点做扎实,做出成效,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宋国坤满意地点点头,举起茶杯:“好!那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以茶代酒,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两只杯子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声音不大,却仿佛预示着一段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酒会结束后,宝总在至真园门口与宋国坤道别。李李送宝总出来,夜风拂面,带着凉意。
“李李,这次,真要多谢你。”宝总由衷地说。
李李嫣然一笑,眼波在夜色中流转:“谢什么呀,我就是牵个线。关键是你们谈得投机。宋总这人,眼光很毒,他能看上你做的事,说明你的路,走对了。”她顿了顿,轻声道,“阿宝,机会来了,把握住。”
坐进车里,宝总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上海,心潮澎湃。李李牵出的这条线,宋国坤递出的橄榄枝,无疑是在贸易通联盟探索最艰难的时刻,注入的一剂强心针。它印证了爷叔的判断——“潜龙在渊”,终有腾飞之时;也证明了他们选择的这条看似笨拙、却直指产业核心价值的道路,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前路依然挑战重重,海宁的攻坚战远未结束。但有了国坤集团这样的重量级盟友的潜在支持,宝总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脚下的道路却也更加清晰和宽广了。这盘大棋,关键的一子,已然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