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9章:朝堂的动向
李将军和物资储备地将领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面色凝重。李将军率先打破沉默:“敌军此次吃了亏,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加强防御。”将领点头称是:“李将军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兵力和物资有限,这防御该如何加强?”两人陷入沉思,夜幕渐渐笼罩了物资储备地,一场关于防御的谋划,才刚刚开始。
而在皇宫朝堂之上,气氛同样紧张压抑。边关战事吃紧以及物资储备地遇袭的消息传来,大臣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犹如一阵嘈杂的浪潮在大殿内翻涌。
“哼!紫小枫等人实在是指挥不力!”李丞相率先发难,他身着华丽朝服,脸上满是不满与指责,“物资储备地如此重要之地,竟也能遇袭,险些让我大乾国陷入绝境,实在不可饶恕!”他的声音尖锐,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就是!”王公公在一旁附和,他尖着嗓子,阴阳怪气地说道,“紫小枫初来乍到,虽有些小聪明,但终究难担大任。如今边关战事胶着,他却未能妥善应对,导致局势愈发危急,依老奴看,必须换人统领边关战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些平日里与李丞相、王公公交好的大臣,也纷纷点头称是,他们或出于对权势的迎合,或真心认为紫小枫有失职之嫌,一时间,指责紫小枫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朝堂。
然而,并非所有大臣都这般认为。陈大人站了出来,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义正言辞地说道:“诸位此言差矣!紫小枫虽年轻,但他足智多谋,且一心为国。此次边关战事,他殚精竭虑,物资储备地遇袭后,也迅速做出反应,派出骑兵救援,成功化解了危机。怎能将责任都归咎于他?”
“是啊,陈大人所言极是。”林大人也跟着附和,“紫小枫来到边关后,多次运用奇谋,击退敌军,为我大乾国立下不少功劳。如今战事正紧,此时换人,恐军心大乱,于战事不利啊!”
支持紫小枫的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据理力争,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试图为紫小枫正名。
两方大臣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声越来越大,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个激烈的战场。大臣们的表情或愤怒,或焦急,或无奈,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让人喘不过气来。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脸色阴沉。他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五味杂陈。一边是部分大臣对紫小枫的强烈指责,要求换人统领边关战事;另一边是支持紫小枫的大臣们对他能力的肯定和信任。他深知,边关战事关乎国家存亡,这一决策必须谨慎。
紫小枫的能力他是认可的,在边关的几次战斗中,紫小枫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但此次物资储备地遇袭,也的确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若继续让紫小枫统领,能否扭转局势,稳定边关?若换人,又该选谁?朝中能堪此大任者,似乎也寥寥无几。
皇帝的目光在大臣们身上一一扫过,试图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辞中找到答案。他的内心十分纠结,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不仅关系到紫小枫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大乾国的未来。
“陛下,紫小枫实难担此重任,望陛下三思啊!”李丞相再次跪地,言辞恳切,仿佛紫小枫不被撤换,国家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陛下,紫小枫忠心耿耿,且能力出众,此时换人,实非明智之举!”陈大人也跟着跪地,一脸焦急,希望皇帝能慎重考虑。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跪地,分成两派,各自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朝堂上,大臣们的身影此起彼伏,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混乱而又紧张的氛围。
皇帝缓缓站起身来,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今日朝会暂且到此,诸位退下吧。”说罢,他转身走进了内殿,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大臣们陆续退出朝堂,他们的脸上带着不同的表情。支持紫小枫的大臣们忧心忡忡,担心皇帝听信谗言,撤换紫小枫;而指责紫小枫的大臣们则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目的即将达到。
朝堂外,天色渐暗,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似乎即将来临。大臣们的身影在宫门处渐渐消失,只留下空荡荡的朝堂,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激烈争论的余波。
紫小枫是否会被撤换,边关战事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整个大乾国仿佛悬在了一根细线上,命运未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