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浒谷地的风裹挟着尘土与血腥,在两军阵前呼啸盘旋。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对峙的阵列上,甲胄的寒光与旌旗的红影交织,空气中弥漫着箭在弦上的紧绷气息。叛军阵前,斗越椒立于战车之上,手中那张祖传的“龙舌弓”已拉至满圆,箭槽里的雕翎箭如蓄势的毒蛇,箭头直指楚军阵中那个白袍银甲的身影——楚国第一神射手,养由基。
“养由基,你号称‘百步穿杨’,今日便让本将军瞧瞧,是你的箭快,还是我的弓利!”斗越椒的怒喝震得周围士兵耳膜发颤。他乃楚国若敖氏之后,世代簪缨,却因不满楚庄王熊旅的集权之举,悍然起兵叛乱,此刻已将皋浒谷地化为厮杀的战场。方才楚军遭叛军伏击,伤亡惨重,若不是养由基与唐矫率军死战,此刻早已阵脚大乱。
话音未落,斗越椒手指一松。那支箭矢裹挟着千钧之力,如一道黑色闪电挣脱弓弦,直奔养由基面门而来。箭尖的寒光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仿佛要将空气撕裂。两军将士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连风似乎都在此刻凝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支疾飞的箭上,楚军士兵更是攥紧了手中的兵器,脸上写满了担忧。
就在箭矢距养由基不足丈许之际,他脚下猛地一拧,身形如风中垂柳般骤然侧偏。那动作看似惊险万分,实则精准得毫厘不差——箭矢擦着他的肩甲飞过,带起的气流掀动了他鬓角的发丝,甲片被箭风刮得“当啷”轻响。最终,那支箭狠狠钉在后方的山岩上,箭羽兀自嗡嗡震颤,箭杆深深嵌入岩石,竟半截没入。
“好!”楚军阵中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喝彩,压抑许久的士气瞬间高涨。
养由基侧身的瞬间,右手已如灵蛇般探向腰间的箭囊。他的箭囊由上等鹿皮制成,内插十二支雕翎箭,每一支都经过精心打磨。指尖触到箭羽的刹那,他顺势抽出一支搭在弓上。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几乎与闪避同时完成,快得让人看不清残影。不等斗越椒从失手中反应过来,他已转过身,左臂如铁臂般稳稳托住那张“震天弓”的弓身,右手猛地拉满弓弦。
“嗡——”
弓弦震颤的声音比斗越椒那箭更显凌厉,仿佛要将天地都撼动。养由基的眼神冷如冰霜,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死死锁定着斗越椒。他瞄准的不是盔缨,不是臂膀,而是斗越椒那张写满惊愕与狂傲的脸——这一箭,他要的是叛首的性命,是这场内乱的终结。
“你——”斗越椒刚要开口呵斥,喉咙里却只发出嗬嗬的气音。他万万没想到,养由基的动作竟如此之快,快到让他连再次搭箭的机会都没有。
一支雕翎箭已如死神的镰刀,划破长空,精准无误地穿透了他的咽喉。箭尾的红羽在他颈间剧烈晃动,如同跳动的火焰,鲜血顺着箭杆汩汩涌出,瞬间染红了他胸前的锦袍,浸透了甲胄的缝隙。
斗越椒的身体晃了晃,手中的“龙舌弓”“哐当”一声掉落在战车之上,发出清脆的巨响。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养由基,眼中的惊骇与狂傲渐渐被死寂取代,高大的身躯最终从战车上向后倒去,重重摔在尘埃里,扬起一片尘土。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叛军阵中先是死一般的寂静,连风吹过旌旗的声音都清晰可闻。紧接着,不知是谁先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将军死了!”
这声尖叫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叛军的恐慌。“主帅阵亡了!”更多的惊呼声响起,恐慌像瘟疫一样在叛军阵中迅速蔓延开来。斗越椒是这支叛军的灵魂,是他们反抗楚庄王的精神支柱,他的死瞬间抽走了所有人的勇气。那些本就因伏击受挫而心生动摇的士兵,此刻再也绷不住心中的防线,第一个人扔下兵器转身逃跑,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跑啊!主帅死了,我们完了!”
“降了吧!降了或许还能留条活路!”
溃散如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遏制。叛军士兵们互相推搡着向后奔逃,盔甲碰撞的脆响、兵器落地的铿锵、哭爹喊娘的哀嚎混杂在一起,将方才还气势汹汹的阵形搅成一团乱麻。有人慌不择路,掉进了谷地两侧的沟壑;有人被同伴撞倒在地,瞬间被践踏得血肉模糊;还有些斗氏的死士试图抵抗,却在溃散的洪流中如同螳臂当车,很快便被混乱的人群淹没。
“杀!”楚军阵中,唐矫抓住时机,忍着左臂被箭伤的剧痛,高举长剑嘶吼出声。他的声音因失血而有些沙哑,却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为死难弟兄报仇,追杀叛贼!一个都别让他们跑了!”
楚军将士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此刻如虎入羊群般冲杀出去。他们踩着叛军的尸体向前推进,手中的戈矛不断落下,刀剑挥舞间,叛贼的惨叫此起彼伏。喊杀声震彻皋浒谷地,与风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胜利的凯歌。那些逃窜的叛军哪里是士气正盛的楚军的对手,很快便被追上,要么被斩杀,要么跪地投降。
养由基勒住马缰绳,胯下的“踏雪”神驹不安地刨着蹄子,打着响鼻。他望着眼前崩溃的叛军,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震天弓”,弓弦上的余震渐渐平息。他没有去追那些溃散的敌兵,只是静静地看着远处那支插在斗越椒咽喉上的箭——这一箭,不仅射杀了叛首,更射碎了楚国朝堂最后的乱源,射破了若敖氏世代盘踞的权势壁垒。
山岗上的风卷着浓重的血腥味掠过,吹起他的白袍战袍,猎猎作响。远处,楚都城楼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下若隐若现,金色的光芒洒在城墙上,仿佛为这座都城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养由基知道,从这一刻起,楚国的天,要变了。楚庄王熊旅将彻底扫清朝堂的阻碍,真正实现大权在握,楚国的霸业,也将在这场内乱的终结后,开启新的篇章。
唐矫率军一路追杀,直至将叛军残部逐出皋浒谷地,才在楚庄王熊旅派来的援军接应下鸣金收兵。此刻的谷地,泥土已被鲜血浸透,踩上去黏腻打滑,仿佛一片修罗地狱。到处都是尸骸与散落的兵器,折断的旌旗倒在地上,被践踏得面目全非。唯有楚军的“熊”字大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高高飘扬在谷地的制高点,宣告着这场内乱的终结,也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唐矫走到养由基身边,忍着伤痛抱拳道:“养将军一箭定乾坤,此番平定叛乱,您当居首功!”
养由基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望着楚都城楼的方向,轻声道:“功过自有王上评判,我等只需尽忠报国,护楚国安宁便好。”夕阳的光芒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眼中的坚定与从容。
接下来可以写楚庄王率群臣出城迎接平叛大军,在朝堂之上论功行赏,养由基虽不愿居功,却仍被封为“射侯”,而唐矫也因战功卓着被擢升为将军。同时,楚庄王借此次平叛之势,彻底清除若敖氏余党,整顿吏治,楚国国力自此日益强盛。需要我继续写这一章的后续情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