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的青萍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清新气息。示范田里,被雨水冲刷过的小麦叶片虽有些褶皱,却已重新挺起翠绿的腰杆;玉米茎秆被竹竿牢牢固定,顶端冒出的新叶嫩得发亮;水稻田的水位已调整至合适高度,稻苗分蘖旺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日清晨,林惊尘带着民生堂成员和三堂留守的代表,在示范田旁召开“汛后恢复联动会”。地上铺着一张油纸,上面摊着汛后恢复的清单——庄稼管护、堤坝修复、房屋消毒、粮食检查,每一项都标注着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乡亲们,分堂的兄弟们,汛后恢复是守护收成、保障民生的关键,咱们依旧按‘三堂联动’的方式来:青萍镇牵头,定远镇负责庄稼管护,重点做好防蝗和补苗;风沙镇负责粮食检查和晾晒,防止霉变;苏州府留下的两位能手,协助咱们修复堤坝和灌溉渠,确保不留隐患。”林惊尘指着清单,逐一分配任务,“咱们争取七日内完成所有恢复工作,为秋收打下坚实基础。”
众人齐声应诺,立刻分头行动。定远镇的代表带着队员,拿着自制的防蝗药粉,在玉米田和麦田里均匀喷洒。“汛后湿热,最容易滋生蝗卵,咱们不仅要喷药粉,还要把田间的杂草和枯枝清理干净,集中烧毁,不给蝗卵留生存空间。”定远镇的小伙子一边喷药,一边给青萍镇的乡亲们讲解,“发现发黄或倒伏的麦苗,要及时拔除,补种新的苗,补种时要浇足水,再撒一层草木灰,促进扎根。”
阿青也跟着帮忙,他手里拿着小铲子,把倒伏的玉米苗轻轻扶起,重新用竹竿固定好,还在根部培上一层土。“玉米苗的根须被雨水泡软了,培土能让根须更牢固,不容易再倒伏。”阿青一边说,一边给一名乡亲示范,动作熟练又认真。
风沙镇的代表则带着队员,去粮库检查粮食。他们打开粮囤,用手摸了摸粮食的湿度,又用筛子筛出少量粮食,放在阳光下查看是否有霉变迹象。“粮库的防潮工作做得不错,粮食没有返潮,但咱们还是要把粮囤打开通风,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通风一个时辰,再在粮囤旁多放两袋生石灰,吸收潮气。”风沙镇的代表对粮库的管事说道,“被雨水淋湿的粮食,要单独晾晒,晒干后再筛掉碎粒,才能重新入囤。”
粮库外,苏慕言正带着侠客们和苏州府的堤坝能手,修复灌溉渠的一处堤岸。这处堤岸在汛中被水流冲开一个小口,虽然当时用沙袋堵住了,但还是需要彻底修复。“咱们先把堤岸的缺口挖宽,挖到坚实的土层,再用石块和水泥(此处为符合语境的合理设定,指代古代石灰、糯米浆混合的粘合剂)层层砌筑,顶部再铺一层防水油布,边缘用沙袋压实,这样下次汛情就不会再漏水了。”苏州府的能手一边指挥,一边示范砌筑技巧,侠客们和乡亲们跟着学,石块砌筑得整齐又牢固。
柳轻烟则带着学徒,挨家挨户给乡亲们的房屋消毒。她拿着喷壶,里面装着用艾草、苍术熬制的消毒水,在房屋的角落、墙角和地面均匀喷洒。“汛后房屋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消毒水能有效杀灭细菌,再用艾草熏屋,能驱散潮气和蚊虫。”柳轻烟一边喷药,一边教乡亲们如何熬制消毒水,“艾草和苍术按二比一的比例,加水熬煮半个时辰,过滤后装在喷壶里就能用,简单又有效。”
阿青在帮完定远镇的队员后,也赶来帮柳轻烟。他拿着一小束艾草,在乡亲们的厨房里、卧室里轻轻熏烤,还叮嘱道:“熏艾草的时候,要把窗户打开一条缝,别让烟雾太浓,熏完后要把艾草熄灭,别留下火灾隐患。”
乡亲们都笑着道:“小先生考虑得真周全,有你和柳姑娘在,咱们住得放心!”
接下来的几日,汛后恢复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示范田的杂草和枯枝被清理干净,倒伏的庄稼被重新扶起,缺苗的地方也补种完毕;粮库的粮食通风晾晒完毕,没有出现霉变迹象;灌溉渠的堤岸修复完好,堤坝也进行了全面加固;乡亲们的房屋都已消毒,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疾病。
七月中旬,汛后恢复工作圆满完成。林惊尘带着三堂的代表,在示范田旁巡查,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庄稼,又看了看加固后的堤坝和灌溉渠,心里满是欣慰。“这次汛后恢复,咱们只用了六天,比预期提前了一天,这都是三堂联动、互相帮衬的结果。”林惊尘笑着道,“咱们现在把这次汛后恢复的经验整理出来,和之前的防汛经验一起,汇总成《民生堂联动防汛与汛后恢复手册》,印发给各分堂,让更多分堂受益。”
三堂的代表们纷纷赞同,主动提出要帮忙整理经验。定远镇的代表负责整理庄稼管护和防蝗的经验,风沙镇的代表负责整理粮食检查和晾晒的技巧,苏州府的能手负责整理堤坝和灌溉渠的修复方法,阿青则负责绘制插图,柳轻烟和苏慕言负责汇总和校对,林惊尘则担任总纂,确保手册内容详实、通俗易懂。
五日后,《民生堂联动防汛与汛后恢复手册》终于完成。手册分为“汛前准备”“汛中应对”“汛后恢复”三部分,共收录了二十多种实用技巧,还有三十多幅插图,从堤坝加固、排水口设计,到庄稼管护、房屋消毒,再到粮食储存、应急转移,每一项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和插图示意,即使是没经历过汛情的乡亲,也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苏慕言立刻安排侠客,分批次把手册送到各分堂。第一批侠客出发时,林惊尘特意让他们带上阿青画的“联动联络图”,图上标注了各分堂的位置、应急联络点和支援路线,方便各分堂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联动。
没过几日,各分堂就陆续传来反馈——黄土镇分堂按手册上的方法,修复了汛中受损的灌溉渠,还给庄稼补种了新苗;淮河沿岸的分堂按手册上的设计,加固了堤坝的排水口,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二次汛情;风沙镇分堂则按手册上的粮食晾晒技巧,把粮库的粮食彻底通风,避免了霉变。
武当山民生总堂也收到了手册,玄机子掌门看完后,特意派人给青萍分堂送来书信,信中称赞道:“青萍分堂的联动经验,是民生堂的宝贵财富!本堂已决定,将《民生堂联动防汛与汛后恢复手册》作为各分堂的必备手册,要求各分堂组织乡亲们学习,还将在今年秋收后,召开‘民生堂联动经验交流会’,邀请青萍分堂作为主讲,把联动经验推广到全堂!”
林惊尘拿着书信,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手册的印发只是开始,未来,他们还要继续完善联动制度,不仅在防汛和汛后恢复中联动,还要在春耕、秋收、冬藏的每一个环节联动,让民生堂的各分堂真正成为一家人,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这日午后,林惊尘带着阿青,在示范田旁查看庄稼的长势。小麦已进入灌浆期,穗子沉甸甸的;玉米已开始结棒,棒穗上的花丝随风摆动;水稻则进入孕穗期,稻叶更加翠绿。阿青蹲在水稻田边,看着水里的小鱼,兴奋地说:“惊尘哥,你看这水稻长得多好,今年肯定能丰收!等秋收的时候,咱们再联动各分堂,一起收割、一起储粮,肯定能又快又好!”
林惊尘摸了摸阿青的头,笑着道:“好!秋收的时候,咱们再联动各分堂,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一起把粮食储好,为明年的生活和生产做好准备。”
夕阳西下,阳光洒在示范田上,给庄稼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不远处的堤坝上,几名乡亲正拿着手册,认真学习堤坝加固的技巧;粮库旁,风沙镇的代表正和青萍镇的粮库管事,交流粮食储存的经验;民生学堂门口,柳轻烟正带着学徒,给乡亲们讲解手册上的房屋消毒方法,场面热闹而温馨。
林惊尘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远处飘扬的民生堂杏黄旗,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汛后的青萍镇,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更筑牢了联动的根基;《民生堂联动防汛与汛后恢复手册》的印发,不仅能帮各分堂更好地应对汛情,更能让联动的精神深入到每一个分堂、每一个乡亲的心里。
往后的岁月,无论再遇到多大的风雨,只要民生堂的各分堂能坚守联动互助的精神,就能守护好每一寸土地、每一株庄稼、每一个百姓,让“护民生,守太平”的誓言,在一次次的联动与互助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民生的薪火,永远照亮江湖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