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看问题别被固有偏见绑住,分析“人的心性+实际条件”,才能不瞎担心、不做错事
曹彬:李煜连走路都要扶,肯定不会自尽
曹彬(谥号武惠王)打下金陵后,李煜(南唐后主)投降。曹彬让李煜先回皇宫收拾行李,准备随他回宋朝京城。潘美担心李煜会自杀,没法活着把人带回去,就想阻止曹彬这么做。
曹彬却很笃定:“我刚才接受投降时,看见李煜路过水沟,还得回头让手下扶着才能过去,看他这胆小的样子,肯定不会自杀。再说,他要是有刚烈的性子,早该和大臣们一起战死或殉国了,根本不会投降;既然已经投降了,又怎么会再自杀呢?”
后来李煜果然乖乖跟着走了,没搞自杀那一套。
宋太祖:降王孤身一人,翻不起浪花
有人劝宋太祖(艺祖):“把李煜这些投降的君主留在京城,万一他们暗中搞事,会出乱子,不如杀了以绝后患。”
宋太祖却笑着说:“他们原本守着千里国土,领着十万军队,最后还是被我活捉了。现在他们孤身一人,在咱们的地盘上当‘外来客’,手里没兵没权,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曹彬看透李煜“没骨气自杀”,宋太祖看透降王“没能力作乱”,这对君臣的判断简直一模一样,都透着清醒的理性。
点评:君臣俩的厉害,在于“不被‘降王必生事’的偏见骗,只看真实处境和心性”
别人都担心“降王会自杀”“降王会作乱”,曹彬和宋太祖却能跳出固有思维:曹彬从李煜“走路需人扶”的细节,看出他“胆小惜命”的本性——连小危险都怕,怎么会主动寻死?宋太祖从降王“失国土、无兵权”的处境,判断出他“没能力作乱”——没兵没势,再折腾也没用。
他们的判断不是靠“赌运气”,而是靠“抓本质”:看一个人会不会做某事,别只听传言或凭经验,要结合他的“性格”和“实际条件”——性格决定“想不想做”,条件决定“能不能做”,两者结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管理智慧】
一、曹彬的“惜命人预判术”:从细节看本质,惜命的人不会轻易寻死
曹彬敢放李煜回去,不是心大,是从“过渠需人扶”的细节里,看透了李煜的“惜命本性”——这种人连小风险都怕,怎么会主动自杀?就像现在职场里,有人担心“离职的同事会删光工作文件报复”,但老同事却知道“他平时连迟到都怕扣钱,最惜自己的工作记录,绝不会干这种留把柄的事”;商业里,有人担心“合作方收了定金会跑路”,但老板却清楚“他们工厂压了几百万货,跑路的损失比定金大,肯定不会跑”。
很多时候,“担心对方搞极端”,都是没看透对方的“本质性格”——惜命的、怕麻烦的、重利益的人,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瞎焦虑只会白忙活。
二、宋太祖的“无筹码预判术”:没实力的人,再恨也翻不起浪
宋太祖不怕降王造反,核心是看透了“造反需要筹码”——李煜没兵没地没支持者,就是个“孤家寡人”,就算想造反,也没人跟他干。这放现在就是:公司收购小竞品后,有人担心“对方老板会挖走核心员工”,但cEo知道“他没资金没资源,员工不会跟他走”;职场里,有人担心“被裁的老员工会泄露公司机密”,但hR知道“他签了竞业协议,且没接触到核心数据,就算想泄也没东西泄”。
很多“担心对方搞事”的焦虑,都是没算清“对方的实力筹码”——没筹码的人,再不甘心也掀不起风浪,没必要瞎紧张。
当代案例1:商业“收购小竞品后,担心对方老板挖人,cEo说‘他没吸引力’,果然没人跟”
某互联网公司收购了一家小竞品,有人担心“小竞品的老板会不甘心,挖走咱们的核心员工”,cEo却淡定:“他之前给员工开的工资比咱们低20%,还经常拖欠奖金,现在他没公司没资源,员工怎么会跟他走?”
结果小竞品的老板确实找过几个核心员工,说“我再开家公司,你们跟我干,股份分红”,但没人答应——员工说:“之前跟着他没赚到钱,现在他连办公场地都没有,谁还信他?”——这跟宋太祖看降王一样:没实力没筹码,就算画饼,也没人愿意跟,根本翻不起浪。
当代案例2:职场“担心被裁老员工泄机密,hR说‘他没东西泄’,果然没事”
公司裁了技术部的老陈,有人担心“老陈会不会把公司的代码泄露给竞品”,hR却不担心:“老陈负责的是边缘模块,没接触过核心算法,而且他签了竞业协议,要是泄露机密,得赔50万,他不会冒这险!”
结果老陈离职后,不仅没泄露任何信息,还拒绝了竞品“让他透露公司技术”的邀请,说“我不想毁了自己的职场路”。大家都佩服hR:“还是你看得准,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这就是宋太祖的逻辑:没筹码+有代价,没人会做“赔本买卖”,瞎担心只会徒增焦虑。
三、核心启示:想不“瞎焦虑”,学曹彬&宋太祖的2个“看人动作”
不管是职场人际、商业合作,还是日常相处,曹彬和宋太祖的故事都在说:别被“担心”牵着走,看透对方的“性格本质”和“现实筹码”,才能精准判断,不做无用的焦虑。
1.看“细节性格”:从日常小事,判断对方会不会做极端事
像曹彬看李煜“过渠需人扶”,就知道他惜命;看同事“怕扣钱、惜名声”,就知道他不会删资料——平时的小习惯、小选择,藏着最真实的性格,比“猜他会不会搞事”靠谱多了。
2.算“现实筹码”:没实力没好处的事,没人会干
像宋太祖算降王“没兵没地”,就知道他造不了反;算合作方“跑路代价大”,就知道他不会违约——任何人做选择前,都会算“划算不划算”,没好处、有风险的事,再不甘心也不会干,别瞎担心“他会跟自己过不去”。
【原文】曹彬
曹武惠王既下金陵,降后主,复遣还内治行。潘美忧其死,不能生致也,止之。王言:“吾适受降,见其临渠犹顾左右扶而后过,必不然也。且彼有烈心,自当君臣同尽,必不生降;既降,又肯死乎?”
或劝艺祖诛降王,入则变生。艺祖笑曰:“守千里之国,战十万之师,而为我擒,孤身远客,能为变乎?”可谓君臣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