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基地的日子,在汗水和……浓郁的盒饭味道中一天天过去。
山谷一侧,华夏三百精锐的训练场地上,除了整齐划一的呼喝声与拳脚破风声,几乎听不到任何杂音。士兵们个个眼神坚毅,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汗水浸透了作训服。他们服用的是柳谨特供的温养丹药,进展虽看似缓慢,但基础打得极为牢固,气息沉凝,根基扎实。
而另一侧的国际学员区,则完全是另一番“生动”景象。
夏日炎炎,集装箱的铁皮箱子被晒得能煎蛋,里面闷热如同蒸笼,学员们抱怨连连,时常会围着智通,用带着各种口音的英语探讨“人权问题”。智通一开始还试图解释,后来干脆装聋作哑,任由他们发表演说,自己神游天外。
而每日的送餐车抵达,“万国公寓”(智通私下给那排集装箱宿舍起的雅号)前便会上演一场小型国际贸易——用自己带来的巧克力、饼干等物资,尝试跟邻“箱”交换看起来可能更好吃一点的盒饭。吐槽盒饭口味,成了他们每日的固定节目。
“上帝,今天又是土豆炖鸡块?我已经连续吃一周了!”一个欧洲小伙捏着鼻子。
“嘿,兄弟,知足吧,我这是麻婆豆腐,我感觉我的舌头已经不属于自己了。”旁边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学员吐着舌头扇风。
训练时,各国学员更是将民族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日本学员小组动作一丝不苟,甚至自带小本子记录马老三示范的每一个细节,休息时还会互相纠正,严谨得让马老三都偶尔点头。
印度学员则充分展现了随性自然的一面。训练间隙,找个草丛或者角落就能“回归自然”,解决生理问题,引得附近其他国家的学员纷纷掩鼻躲避,怒目而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来自欧洲,尤其是北欧的学员们,则在艰苦训练中不忘“解放天性”,天气稍热便有人忍不住脱掉上衣,露出精壮或毛茸茸的上身,美其名曰“拥抱阳光”,让相对保守的亚洲学员们侧目不已。
然而,尽管训练态度和生活习惯千差万别,在柳谨特供的“爆气丹”猛烈加持下,这些国际学员的修为提升速度,简直像坐了火箭。
一股股微弱的气感在他们体内生成,力量、速度、反应都在肉眼可见地增长。原本软绵无力的拳脚,骤然虎虎生风。不过月余,大部分国际学员都感觉自己脱胎换骨,力大无穷,甚至能隐隐感受到体内那股被称为“法力”的神秘能量。
这种飞速进步,让他们自我感觉极度良好。再看看旁边那些每日苦练不辍,却似乎还在“炼气期”门槛徘徊,只会些拳脚功夫的华夏精锐,优越感油然而生。
“看,那些华夏士兵,练得那么辛苦,好像也没什么进步嘛。”
“果然,天赋这种东西,是不分国界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云隐宗还是很公平的,并没有因为是他们本国人就偏袒。”
类似的窃窃私语时常在国际学员中流传,带着几分怜悯和几分自得,浑然不觉自己体内的潜力正在被疯狂消耗,生命的烛火在疾风中摇曳。
时光飞逝,三个月转瞬即过。
训练成果验收的日子到了。华夏军方高层和世界各国的代表们齐聚云隐宗后山训练基地,准备检阅这支即将投入对抗邪魔的“特殊部队”。
观礼台上,各国代表正襟危坐,目光中充满期待。
演示开始。首先上场的是国际学员方阵。
近五百人列队站定,随着马老三一声令下,齐齐运转功法。霎时间,一股强大的气息冲天而起!虽然驳杂不纯,但确确实实是筑基期才有的灵力波动!
只见学员们或拳风呼啸,带起淡淡气浪;或掌吐微光,隔空击碎数米外的木桩;更有甚者,能勉强操控微弱的风力,让身体短暂滞空滑翔!
各国代表看得目瞪口呆,随即脸上露出狂喜之色!短短三个月,竟然真的培养出了这么多能施展“超自然力量”的士兵!这学费交得太值了!他们看向坐在主位的柳谨,目光中充满了敬佩——这位仙师果然公平公正,并未因国籍而藏私,将真正的修炼法门倾囊相授!
反观随后上场的三百华夏精锐,他们的演示则显得“朴实无华”。依旧是那套《破军拳法》,动作整齐划一,气势雄浑,拳脚间隐有风雷之声,显示出极强的身体掌控力和扎实根基,但……没有任何炫目的法力外放迹象,分明还停留在炼气期的范畴。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观礼结束后,各国代表心满意足,纷纷上前向柳谨和智通道谢,然后兴高采烈地领着自家“脱胎换骨”的学员们,准备回国,迫不及待地要将这批“秘密武器”投入应用。
离别的时刻,大部分国际学员头也不回,都沉浸在力量提升的喜悦和回国的兴奋中,仿佛这三个月的经历只是一场有趣的夏令营。
智通看着那些毫无留恋的背影,忍不住低声对柳谨吐槽:“宗主,您看看,一群白眼狼,吃了咱的‘药’,学了咱的‘艺’,连句像样的谢谢都没有。”
柳谨负手而立,神色淡然:“无妨,对一群将死之人,要有宽容之心。”
智通一愣,不明所以。
柳谨却在心中默默祈祷:这些人体内潜力已被榨取殆尽,寿元大损,已是风中残烛,只希望……他们千万要撑到混沌邪魔降临的那一天,好歹发挥完“炮灰”的价值,再熄灭啊。
就在这时,一小队日本学员在带队军官的带领下,整齐地走到柳谨面前,为首的军官深深鞠躬,用略显生硬但十分认真的中文说道:“柳谨仙师,多谢阁下三月来的悉心指导!大恩铭记于心!告辞!”礼数周全,态度恭敬。
柳谨微微颔首,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忖:“这日本人……倒还算知礼。”这让柳谨对日本根深蒂固的糟糕印象,总算稍微扭转了一点点。
不过这点小小的改观,很快便被他抛诸脑后。他的目光,重新落回了那三百名依旧静立原地、气息内敛沉静的华夏精锐身上。
真正的砥柱,在这里。未来的血战,终究要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