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灿辰是皇家骨肉,别说他是娶正妻,哪怕他就是纳妾,也不可能是军户守门小兵的女儿。
“我如今的这种情况,哪还有般不般的说法。”赵灿辰摇头道,随后,他又表态,“即便真如林侍卫所说的地位悬殊,我也是非小君莫娶!”
林道岩很是纠结,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林雅君上前几步走到林道岩面前,小声分析,“父亲,既然公主殿下让赵灿辰娶我为妻,还送来了银子为聘礼,这说明,极大可能是皇上愿意看到的事。如果不照公主所说的做,赵公子和我们府怕更加危险。”
“我们一家同赵公子早就绑在了一处,他活我们活。现在上面的人又要他娶我为妻,不如照办,对赵公子和我们一家皆不是坏事。”
林道岩听后,仿佛明白了过来,以前有人不停地来刺杀赵灿辰,想置他于死地。
如今,有人又让公主出面,让赵灿辰提出娶了自己的女儿。
他想到了可能性:一来,女儿克夫,克死了赵灿辰罪名落在女儿身上。二来,赵灿辰的外家太弱,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林道岩想明白后,用怜悯的眼神看向赵灿辰。
林雅君对父母又很大方的表态,“女儿倾慕赵公子,若不是他落难,我哪能有机会嫁给他呢。”
赵灿辰很感动,他不由得说,“我一直以为自己的人生会黑暗到老,哪知会遇到小君,我的人生从前后有了光明。我只要能娶小君,永不负她一片真情。”
林道岩想了想,点头答应,“既然是这样,你们尽快成亲。”他转头安排一个下人,“你去请一个媒人来,看个吉日。”
赵灿辰欢喜行了一礼,“谢谢岳父大人成全。”
他又给许氏行礼,“岳母大人。”
许氏紧张得双手绞在一处。她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克夫的女儿,会有一天同赵公子联系在一起,她日夜为女儿的亲事担忧,万没料到这么快就要将女儿嫁出去,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许氏满脸忧虑,双手紧握着衣角,紧张地说道:“他们成亲之后,就住在中院,嫁妆和铺子也都归他们所有。”她的声音略微颤抖着,透露出内心的不安。
许氏心中十分担忧,赵灿辰提出要与阿君成亲,这让她不禁想起之前发生的事情。万一赵灿辰也遭遇不幸,那整个家庭岂不是都要毁了?想到这里,她的眉头紧紧皱起,满脸愁容。
林雅君连忙摆手,安慰道:“娘,您别担心,东西也不要分这么清楚,现在家里正处于艰难时期,我们一家人要团结一心,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许氏又提出,“你们成亲后要单独开门户,以防被人说成赵公子是上门女婿。”
赵灿辰笑着说道:“公主还赐了我们一处小院。”
他再接着说:“我没有父母家人,我愿意住在这里,你们就是我的家人和亲人,我们之间无需如此见外。”他的话语诚恳而坚定,让人感受到他的真心实意。
赵灿辰心想,能够得到小君,他已经感到无比幸福。即使真的成为上门女婿,他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相反,这样一来,他还能多几个亲人,这对他来说是件好事。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这一生一定要对小君好,也要对林府的人好。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会是一个好丈夫、好女婿。
没过多久,一名官媒就被下人请到了林府,跟在她身后一同前来的还有林松浩。
林松浩一进门便急匆匆地开口问道:“怎么我们府里又来官媒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些许的焦急和疑惑。
林道岩见状,只是淡淡地扫了儿子一眼,招招手:“你过来,先别说话。”
林松浩见父亲如此吩咐,便不敢再多言,快步走到赵灿辰身旁站定。
这时,官媒满脸笑容地开口问道:“林侍卫,您请民妇来,是要为哪位提亲呢?”
林道岩伸手指了指赵灿辰和林雅君,缓声道:“老夫今日请你来,是想为他们二人定亲,并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成婚。”
官媒闻言,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她实在没有想到,这一对竟然会结亲。
不过,她很快就回过神来,怀着几分疑惑,好心地提醒道:“林侍卫,这位公子的亲事,您真的能做主吗?”
林道岩自然明白官媒的顾虑,他坦然地回答道:“我们只是照办而已,这可是公主殿下的意思。”
他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想让官媒知道,这门亲事的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林府手中,另一方面也是想借官媒之口,向外传达一个重要信息——这门亲事乃是公主的决定,而非他们林府有意冒犯皇家,自作主张定下这亲事。
官媒听后松了口气,“是公主殿下的旨意呀,那就好,民妇照办就是。”她心中也有了决断,既然这样,那我就选一个近两天的吉日,让他们早一点成亲。毕竟,这一对璧人极相配,但也是可怜人呀。
“请跟我来。”许氏面带微笑,冲着官媒轻轻地招了招手。
官媒赶忙快步上前,随着许氏一同走进了屋子。
进屋后,官媒后坐在桌前,认真地写起来了庚帖和聘书,
不一会儿,庚帖和聘书都写好了。
许氏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收起来,然后转头看向官媒,微笑着说:“这些都弄好了,您看看黄历定一天吉日。”
“好。”官媒从怀里掏出一本黄历,翻了翻,指着其中一页说:“十月初八是个好日子,宜嫁娶,您看怎么样?”
许氏接过黄历,仔细看了看,她心里暗自算了一下。
“今天是十月初七,十月初八那就是明日。”许氏惊讶地叫了起来,“这是不是太急了一点?”
官媒见状,连忙压低声音解释道:“林夫人,这等事自然是越快越好,省得夜长梦多。”
她还好意地提醒,“这件亲事,最好不要大办,引来事端,这样一来也就不在乎成亲定在哪一天。”
许氏听了,稍微思考了一下,觉得官媒说得也有道理,于是点头道:“是这样,那就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