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周书记的决定,将林舟推向省委决策层
周书记的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那句“你有几成把握”,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无声无息,只在每个人的心底扩散。
李瑞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放在身侧的手悄然握紧。马叔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写满了紧张。
这是一个陷阱,也是一个考验。
说十成,是狂妄无知。说七八成,又显得底气不足。在这样的场合,任何一个数字都是错的。
苏晓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她没有去看周书记那双深邃的眼,而是将目光落在了办公桌上那份还散发着墨香的报告上。
“书记,”她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丝毫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这份报告,不需要说服。它只需要被看见。”
一句话,让办公室里紧绷的弦,骤然松弛下来。
李瑞的嘴角,勾起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马叔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高明。
她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把问题本身消解了。她将所有的焦点,从“人”的身上,重新拉回到了“事”的本身。这既是最大的自信,也是对林舟最大的尊重。
周书记看着眼前的女人,看着她苍白却坚毅的脸,看着她眼中那片燃烧过后的平静。他忽然笑了,那是一种卸下了千斤重担的,发自内心的笑。
“好一个‘只需要被看见’。”
他缓缓站起身,不再看那份报告,而是在办公室里踱起了步。地板上的红木发出轻微的嘎吱声,每一下,都敲在李秘书的心尖上。
周书记没有说话,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他内心正在进行的激烈博弈。
他知道,这份规划的分量。它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江北省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大门。但它也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超前与激进,足以在常委会上掀起惊涛骇浪。
让林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来汇报,本身就是一步险棋。如今林舟倒下,让他的团队——一个律师,一个来路不明的“技术员”,一个基层老干部——来代替他,登上省委决策的最高殿堂,这已经不是险棋了,这是在悬崖上走钢丝。
一旦失败,不仅这份呕心沥血的规划将彻底沦为笑柄,他周书记的政治声誉,也将在退休前,留下最不光彩的一笔。
他停下脚步,站定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
“小李。”他头也不回地开口。
“书记,我在。”李秘书立刻应声。
“通知办公厅,原定于九点召开的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议程不变。”
李秘书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变?林舟都这样了,还怎么变?
“关于‘省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汇报,由省发改委特聘顾问、红山县文化扶贫项目组核心成员,苏晓同志,代林舟同志进行汇报。”
周书记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铁水浇铸,掷地有声。
特聘顾问?
苏晓、李瑞、马叔三人都是一愣。
李秘书更是目瞪口呆,他从未听说过省发改委有什么“特聘顾问”。这显然是周书记在刚才那短短几分钟的踱步中,当场定下的名分。
一顶帽子,不大,却足以让他们名正言顺地站上那个讲台。
“书记,这……”李秘书忍不住想要提醒其中的风险。
周书记转过身,目光扫过李秘书,那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份规划,是省委交办的重点课题。林舟同志为了完成它,殚精竭虑,心力交瘁,如今还躺在医院里。”他的声音沉了下去,“他的心血,不能白费。他的声音,必须被听到。”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晓三人身上。
“你们,就是他的声音。”
这一刻,苏晓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沉重的力量,压在了她的肩上。那不是压力,而是一种责任,一种被托付了全部信任的使命。
“另外,”周书记的语气再次一转,变得锐利起来,“通知孙主任,让他立刻来我办公室。还有,给张副省长和李副省长分别去个电话,就说我临时有点想法,想在会前跟他们碰一碰。”
李秘书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书记的用意。
这是在铺路。
这是在为苏晓即将开始的汇报,扫清外围的障碍。先稳住发改委的孙主任,拿到直属部门的支持。再分别敲打两位副省长,让他们明白,这份报告,是他周书记力主推动的,谁想在会上发难,就得先掂量掂量和他这位即将退休的省委书记撕破脸的后果。
老辣,沉稳,滴水不漏。
“是,我马上去办。”李秘书躬身退了出去,脚步匆匆。
办公室里只剩下周书记和苏晓三人。
周书记走回办公桌后,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了一个号。
“保健局吗?我是周海东。省立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林舟同志,你们要组织最强的专家力量,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另外,从现在起,关于他的一切病情,列为最高机密,除了我本人,不允许向任何人透露。”
放下电话,他看向马叔,眼神温和了许多。
“老马,你叫马国安,对吧?红山县扶贫办的老同志了。”
马叔受宠若惊,连忙点头:“是,书记。”
“辛苦了。”周书记看着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等这件事了了,回红山替我看看那些剪纸的老艺人,也替我看看,剪纸小镇的雏形。”
马叔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周书记又看向李瑞,这个年轻人从一进来就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气质,但此刻,那双眼睛里却只有专注。
“你叫李瑞?”
“是。”李瑞答道,不卑不亢。
“ppt做得不错,很有冲击力。”周书记淡淡地评价了一句,却让李瑞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没想到,书记连这种技术细节都看在眼里。
“报告里那些数据模型,是你做的?”周书记又问。
“我只是把林舟的东西,翻译了一遍。”李瑞说的是实话。
周书记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他知道,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不简单。
他最后看向苏晓,语气变得郑重。
“苏律师,不,苏晓同志。离会议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这份报告,林舟给了它骨架,你们给了它血肉。但最终,要让它站起来,活过来,开口说话,靠的是你。”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门禁卡,放到桌上。
“这是省委一号会议室的通行证。小李会带你们过去,熟悉一下设备和场地。”
苏晓走上前,拿起那张冰冷的卡片。它很轻,但在她手里,却重如泰山。
“书记,”苏晓抬起头,迎向周书记的目光,“我们不会让您失望,更不会让林舟失望。”
周书记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
当三人走出办公室时,李秘书已经等在门外,他的表情复杂,看向三人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敬畏。
“三位,请跟我来。”
走在通往省委核心会议区的走廊里,脚下的红色地毯厚实得听不见一点声音。墙壁上挂着历任领导的肖像,气氛庄重而肃穆。
他们路过了几个挂着不同部门牌子的办公室,偶尔有人从里面走出来,看到李秘书亲自引领着三个陌生面孔,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李瑞双手插在口袋里,看似闲庭信步,实则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三个人能听到的音量对马叔说:“老马,我现在感觉自己像是要上断头台的革命义士。”
马叔瞪了他一眼,嘴唇翕动,却没说出话来。
苏晓没有理会他们的互动,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脑海里那份报告的每一个字,每一张图表,每一个逻辑节点里。
一号会议室到了。
那是一扇厚重的、对开的红木门,门上镶嵌着金色的国徽,庄严,肃穆,带着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压迫感。
李秘书刷开门,推开一条缝。
“里面现在没人,你们可以进去调试设备。一个小时后,常委们会陆续到场。”
苏-晓站在门口,透过门缝,能看到里面那张巨大的、环形的会议桌。每一个座位前,都摆放着铭牌、崭新的笔记本和未开封的矿泉水。正对着主位的,是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幕,此刻正幽幽地亮着,显示着会议的标题。
——江北省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苏晓深吸一口气,握着U盘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
她回头,看了李瑞和马叔一眼。
李瑞冲她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马叔则重重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那粗糙的手掌带着一股朴实而坚定的力量。
苏晓点了点头,不再犹豫,迈步走进了那间将决定江北省未来,也将决定他们所有人命运的会议室。
在她身后,李瑞轻声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对着空无一人的走廊说道:
“林舟,你个疯子,看好了。你的葬礼,我们给你办得风风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