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表白后的第一个休息日,李铁柱拎着精心准备的礼物——上好的茶叶、滋补品和一块厚实的毛料,站在了王亚茹家门前。
这是一处低矮的平房,比李铁柱家翻修前好不了多少,但院墙整洁,窗台擦得发亮。
王亚茹有些紧张地整理了一下他的衣领,低声道:“我娘……她可能话不多,你别介意。”
李铁柱握了握她的手,眼神沉稳:“放心。”
门开了,王母站在门口。她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鬓角已有白发,但腰板挺直,眼神带着历经磨难后的平静与审视。
“伯母。”李铁柱微微躬身,语气恭敬。
王母点了点头,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他手中分量不轻的礼物,侧身让开:“进来吧。”
屋子狭小,但收拾得一尘不染。三人坐下,一时有些沉默。
王亚茹忙着倒水,试图活跃气氛:“娘,铁柱给您带了茶叶,说是暖胃的。”
王母接过,放在桌上,没看茶叶,而是直接看向李铁柱,开门见山:
“李老板,你和亚茹的事,她跟我说了。” 她声音不高,带着一丝沙哑,“我就这一个女儿,从小没了爹,跟我吃了不少苦。”
李铁柱坐直身体,迎着她的目光:“伯母,您叫我铁柱就行。亚茹跟我吃的苦,我都记在心里。”
“记在心里……”王母重复了一句,眼神复杂,“铁柱,你是个有本事的。摆地摊,开柜台,买汽车,现在还要去市里开店。这步子,迈得太大,太快了。”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深深的忧虑:“这个体户,今天看着红火,谁知道明天政策会不会变?万一……万一有个闪失,亚茹跟你……”
后面的话她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娘!”王亚茹忍不住开口,带着恳求。
李铁柱抬手,轻轻制止了她。他看向王母,眼神没有任何闪躲:
“伯母,您的担心,我明白。政策会不会变,谁也不敢打包票。”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肯定:“但我李铁柱敢保证的是,无论政策怎么变,我都能带着亚茹,蹚出一条路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因为我靠的不是投机取巧,是合法经营,是信誉和质量!您看——”
他拿出随身带着的皮夹,从里面取出那张小心翼翼保存的“个体营业执照0001号”,双手递到王母面前。
“这是全县第一张个体户执照!政府鼓励我们干,我们就堂堂正正地干!”
他又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这是我们的纳税记录,每一笔都清清楚楚!我们‘丽人’,是工商所挂了号的守法户!”
王母看着那盖着红章的执照和清晰的记录,眼神微微动容。
李铁柱收起东西,语气放缓,却更加深沉:
“伯母,我知道,空口白话,您很难放心。但我李铁柱今天把话放在这儿——”
“第一,我和亚茹,是并肩作战的合伙人。她管着‘丽人’的钱袋子,是我的左右手,不是依附我的藤蔓。”
“第二,”他看了一眼王亚茹,目光坚定,“等市里店面稳定,我和亚茹就结婚。新房我已经看好了,就在县城。”
“第三,”他再次看向王母,承诺重若千钧,“只要有我李铁柱一口吃的,就绝饿不着亚茹,更饿不着您!我会把她当眼珠子一样疼,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这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浮的承诺。每一句,都砸在实处,带着这个年轻男人特有的强势和担当。
王母沉默了。她看着李铁柱,看着他那双经历过风浪却依旧清亮坚定的眼睛,又看了看旁边女儿那充满信任和依赖的眼神。
她想起女儿跟着他后,家里逐渐好转的光景,想起女儿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
许久,她轻轻叹了口气,那口气里,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亚茹这孩子,认死理。”她声音有些哽咽,“她认准了你,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她站起身,走到柜子边,摸索着拿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对成色普通的银镯子。
她拉过王亚茹的手,将镯子戴在她手腕上,动作缓慢而郑重。
“这镯子,是她姥姥给我的……现在,给你了。”
然后,她转向李铁柱,将女儿的手,轻轻放在了他的大手里。
她的手指粗糙,微微颤抖,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铁柱,”她看着他,眼圈泛红,语气却异常严肃,“我把我闺女,交给你了。”
“往后,你们是吃糖还是吃糠,是住高楼还是睡大街,都是你们自己的造化。”
“我只求你一件事……对她好点。这孩子……苦吃得够多了。”
李铁柱紧紧握住王亚茹的手,感受着那冰凉的银镯和自己掌心的温度交融。
他迎着王母泪光闪烁却无比郑重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
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但那份量,屋里的三个大人,都懂。
见家长的这一关,在他坦诚而强势的担当面前,平稳渡过。新的家庭纽带,于此悄然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