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园的凤凰木落了第三场花瓣时,林薇和江屿的关系彻底冻成了“老巷冬夜的水管”——连客气的招呼都省了。
上次市集后江屿那句“喜欢听你讲老巷的故事”,像颗没爆的烟花,在林薇心里悬了好几天。她夜里翻来覆去想,要不要主动发句“今天陈伯煮了新的姜撞奶”,可指尖刚碰到输入框,白天市集里那些“靠江设计师上位”的议论就会冒出来,像根刺扎得她手缩回去。最后她干脆把微信对话框顶上的“未读”小红点,点成了“已读”,却一个字没回。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顾妍。她某天早上带了双份牛肉粉来工作室,刚把辣油包拆开,就看见林薇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屏幕上是许家老宅展陈的补充方案,江屿昨天发过来的,她却连文件夹都没点开。
“你俩这是咋了?上次市集不是还好好的吗?”顾妍把牛肉粉推到她面前,辣香飘了满桌,“江大神昨天还问我,你是不是没看到方案,我还说你忙着改新品图,结果你压根没看?”
林薇戳着碗里的牛肉,没抬头:“看了也没用,我自己能改。”她这话没底气,许家老宅展陈的灯光参数她查了半天资料都没弄明白,之前都是江屿三两句就能点透的,可现在她宁愿对着电脑熬到凌晨,也不想再主动找他。
顾妍翻了个白眼,抢过她的鼠标点开文件夹:“你这叫啥?跟自己较劲呢?人家江大神又没说啥,你倒先把人拒之门外了,我看你就是怕别人说闲话,把自己裹成了粽子!”
林薇没反驳,只是把辣油包全倒进碗里——越辣越能盖过心里的别扭。可刚吃两口,就听见工作室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手一抖,筷子差点掉在桌上。抬头就看见江屿拎着个文件夹走过,浅灰色t恤袖口挽着,跟平时没两样,只是目光扫过工作室时,没在她身上多停一秒,像看个普通邻居。
门“咔嗒”关上的瞬间,林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空了一块。她扒拉着碗里的米粉,突然没了胃口——早知道刚才就不该装没看见,至少问一句“灯光参数怎么调”也好啊。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彻底进入“避嫌模式”。林薇故意把去园区打印店的时间,从江屿常去的下午三点,改成了早上九点;遇到要对接的展陈细节,她宁愿发长文消息,也不打语音电话;有次在老巷调研,她远远看见江屿在跟修鞋摊的王爷爷聊天,赶紧绕到糖水铺躲着,直到江屿走了才敢出来,结果被陈伯笑:“丫头,躲啥呢?江设计师刚才还问你咋没来。”
这话让林薇心里更乱了,她捏着手里的速写本,纸页都被捏得起了毛——她怕自己一靠近,那些流言又会冒出来,更怕自己会错了意,最后连合作关系都保不住。
顾妍看她这副样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次趁林薇去接水,偷偷给江屿发了条微信:“江大神,你倒是主动点啊!我们家薇薇就是嘴硬心软,你多说两句她就好了!”结果消息刚发出去,就被林薇抓了个正着,她一把抢过手机,手忙脚乱地撤回,脸涨得通红:“你瞎发什么!我们就是合作关系!”
“合作关系能让你躲着人家走?”顾妍抢回手机,看着撤回成功的提示,叹了口气,“林薇,你再这么冷战下去,别说感情了,连工作都要受影响!”
顾妍的话没说错。没过几天,麻烦就找上了门。
那天林薇正在画新品“老巷四季”系列的草稿,手机突然响了,是合作了半年的厂家张工。她以为是之前订的树脂材料到了,笑着接起:“张哥,材料没问题吧?我这新品等着用呢!”
电话那头的张工却叹了口气,语气为难:“小薇啊,不是哥不帮你,总公司昨天发了通知,要砍小批量订单,你每次订个几百个,利润太低,总公司不让接了……”
“啥?”林薇手里的马克笔“啪嗒”掉在草稿纸上,黑色的墨汁晕开,把刚画好的“秋日槐叶”染成了一团黑,“张哥,你再跟总公司说说呗?我这新品都快画完了,没材料咋做啊?”
“我跟领导吵了好几次了,真没用。”张工的声音透着无奈,“小薇,你赶紧找别的厂家吧,别耽误了你的事。”
电话挂了,林薇盯着草稿纸上的墨团,脑子一片空白。她赶紧翻出手机里存的厂家名单,一个个打电话过去——要么是报价比张工高了三成,要么是说“树脂立体工艺做不了”,最气人的是有个厂家,听她说要订五百个,直接笑了:“五百个?我们起订量五千,您这单太小,不接。”
林薇挂了电话,瘫坐在椅子上。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桌上的草稿纸上,可她觉得浑身发冷。顾妍回来时,就看见她对着一堆厂家资料发呆,眼睛红得像兔子,桌上的牛肉粉凉透了,一口没动。
“咋了这是?”顾妍赶紧放下包,拿起资料一看,瞬间明白了,“张工那边黄了?没事,咱再找!大不了多跑几家,总能找到合适的!”
话是这么说,可接下来的三天,两人跑遍了江城周边的厂家,要么工艺不达标,要么价格太高。林薇夜里对着电脑查全国的厂家,眼睛熬得布满血丝,连数位屏都因为长时间亮着,发烫得厉害。有次顾妍半夜起来上厕所,看见工作室的灯还亮着,推开门就看见林薇趴在桌上哭,手里攥着张没谈成的厂家报价单,嘴里念叨着“怎么办啊,新品要黄了”。
顾妍心疼得不行,偷偷给江屿发了条微信,没说林薇哭了,只说“厂家出了问题,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可消息发出去石沉大海,江屿没回——林薇后来知道,那段时间江屿在忙老巷改造的紧急会议,连轴转了两天两夜,根本没看手机。
就在两人快绝望时,转机像“老巷突然窜出来的小猫”,撞了她们个措手不及。
那天中午,林薇正啃着干硬的面包,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江城创意市集-李姐”。她以为是市集要收押金,没精打采地接起:“李姐,押金我明天就转过去……”
“小薇啊,不是押金的事!”李姐的声音透着兴奋,“我们集团最近要做个文旅项目,就是把江城老城区的景点串起来,需要一批伴手礼,要带老巷特色的,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你了!你这‘小薇文创’的风格,跟我们项目太搭了!”
林薇手里的面包“啪嗒”掉在桌上,她怀疑自己听错了:“李姐,您……您说真的?要做伴手礼?”
“当然是真的!”李姐笑着说,“我们初步想做钥匙扣、笔记本、冰箱贴,还有文创盲盒,订单量大概五千套,要是卖得好,后续还能加单!你要是有兴趣,明天来我们公司聊聊?”
五千套!林薇的心脏“咚咚”狂跳,比第一次接到许家老宅的订单时还激动。她赶紧点头,声音都在抖:“有兴趣!太有兴趣了!我明天一早就过去!”
挂了电话,林薇愣了三秒,突然跳起来抱住顾妍,眼泪又掉下来了,这次是激动的:“妍妍!我们有订单了!五千套!文旅项目的伴手礼!”
顾妍也懵了,反应过来后,跟着她一起跳,两人撞翻了桌上的马克笔,彩色笔帽滚得满地板都是,却笑得像个傻子。顾妍抓起手机,要给江屿发消息报喜,被林薇拦住了:“别发了,我们自己能搞定。”可她心里,却悄悄盼着江屿能知道这个好消息——毕竟,这是她靠自己争取到的机会。
第二天,林薇特意穿了那件米白色连衣裙,领口别上“民国书局”胸针,提前半小时到了李姐的公司。对接很顺利,李姐看了她带的样品和新品草图,当场就敲定了初步合作意向,还把项目负责人介绍给她:“后续的设计细节,你们直接对接,争取下个月签合同,年底前交货。”
拿着初步意向书走出公司时,阳光正好,林薇忍不住对着天空挥了挥拳头——她做到了!不靠别人,靠自己的文创,也能接到这么大的订单!
可兴奋劲儿过去,压力也跟着来了。五千套订单,比她之前所有订单的总和还多,设计要细化、品控要严格、交货时间还紧,最关键的是——生产厂家还没找到。
她坐在公交上,手里捏着意向书,指尖都在冒汗。之前找的厂家要么不行,要么报价太高,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就算签了合同,也没法交货。她掏出手机,翻到江屿的微信对话框,输入“你知道哪家树脂厂家做小批量订单靠谱吗”,又赶紧删掉——不行,不能再找他了。
回到工作室,顾妍已经打印了一堆厂家名单,还标了“重点联系”“备选”“不推荐”的记号:“薇薇,别愁了,咱们今天再打电话,总有一家能成!实在不行,咱就跟李姐商量,先少订点,慢慢做!”
林薇点点头,拿起手机,刚要拨第一个号码,就看见窗外有人走过——是江屿。他手里拎着个文件夹,好像要去工作室,路过她门口时,脚步顿了一下,往里面看了一眼。
林薇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她赶紧低下头,假装看厂家名单,可耳朵却竖了起来,听着外面的脚步声——他走了,没进来。
她心里有点失落,却还是拿起手机,拨了第一个厂家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嘟嘟”的忙音,林薇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起来——就算没有江屿帮忙,她也要把这个订单拿下,要让所有人知道,“小薇文创”能起来,靠的不是别人,是她自己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是那些藏在老巷里的故事,给了她底气。
窗外的凤凰木又飘下一片花瓣,落在工作室的窗台上,像一片小小的鼓励。林薇看着花瓣,握紧了手里的手机——这场仗,她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