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冀中的急报递到李云龙手里时,他正蹲在兵工厂看第七辆重坦的侧射支架焊接 —— 周铁柱用铁轨钢裁出半米宽的钢板,焊在重坦车身侧面,能架一挺轻机枪,专门打侧面突袭的鬼子。递报的是冀中地道队的队员老孟,裤腿上还沾着地道里的湿泥,手里的桦树皮地图被攥得发皱:“李团长!鬼子在冀中搞‘清乡’,挖了三道封锁沟,修了十二个碉堡,还往地道里灌烟、扔手榴弹,老乡们躲在地道里,粮快吃完了!”

桦树皮地图上,三道封锁沟像三道黑疤横在冀中平原,最宽的沟有两米深,沟底埋着尖木刺;十二个碉堡沿沟分布,每个碉堡都有地道口的位置标记 —— 鬼子摸清了部分地道走向,正挨个破坏。徐昊指着地图上的碉堡群:“地道是冀中老乡的命根子,不能让鬼子毁了!咱们分两路:一路用重坦填封锁沟、炸碉堡,吸引鬼子火力;另一路跟着老孟进地道,转移老乡、设陷阱,保住地道系统!”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车间的钢件上磕出 “笃笃” 声,他手里拿着个竹筒做的传声筒:“俺们给地道做传声筒!竹筒打通节,外面缠麻绳防潮,一头在地道里,一头在地面,能听鬼子的动静;再给重坦的侧射支架加个折叠板,地道口空间小,折叠起来能靠近地道支援!” 这主意是他从老乡们的 “土电话” 得到的启发 —— 以前老乡们用竹筒传声,现在改成地道里的预警工具,正好适用。

李云龙把马刀往腰里一插,旱烟袋在鞋底磕掉火星:“就这么干!徐昊,你带一个步兵连、老孟,进地道转移老乡、设陷阱;俺带两辆重坦、骑兵连,填封锁沟、炸碉堡,给你们打掩护;赵刚,你带着民夫队,准备好粮食和药品,在地道出口接应老乡!”

冀中地道队的老乡们也赶来帮忙,领头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娘,叫王大娘,手里拿着个地道潜望镜 —— 用铁皮卷成筒,里面装着镜片,是她儿子生前做的:“地道里的岔路多,俺们带你们走主道,还能教你们设翻板陷阱,鬼子踩上去就掉坑里!” 老乡们还带来了地道里用的 “土炸药”—— 用黑火药和碎铁片装在陶罐里,罐口塞着艾草,点燃就能炸,“这炸药威力不大,却能把鬼子吓住,给转移老乡争取时间!”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连夜赶制了 “地道战包”—— 每个包里有两斤炒面、一袋红薯干、一块防潮油布,还有用棉花做的耳塞,“地道里炸响时,耳塞能防耳朵震聋;油布能铺在地道里,别让湿泥弄脏衣服!” 她还给王大娘缝了件新的粗布棉袄:“大娘,你这棉袄都破了,换上新的,在地道里也暖和点!”

狗蛋和小石头也吵着要进地道,两人背着小布包,里面装着竹筒传声筒的零件 —— 是周铁柱教他们组装的,竹筒、麻绳、薄铁皮,每样都分得清清楚楚。“俺们能帮着架传声筒!还能给老乡们递干粮!” 狗蛋攥着父亲的撬棍,棍柄上的血迹已经发黑,却依旧攥得紧紧的;小石头则揣着个小铜铃,“要是在地道里迷路,俺就摇铃找队伍!”

天刚蒙蒙亮,两队就分头行动。李云龙带着重坦往封锁沟赶,重坦的侧射支架已经折叠起来,车身涂着和地道口附近土壤一样的黄泥巴,从远处看像两块大土块。刘根柱坐在第一辆重坦的驾驶舱里,反复调试推土铲的角度:“周大爷改的折叠支架真管用!刚才过窄道,折起来一点不挡事!” 副驾驶的小李则拿着王大娘画的地道口标记图,“前面就是第一道封锁沟,沟底有尖木刺,得用推土铲填实!”

徐昊带着步兵连,跟着王大娘钻进地道。地道口藏在一口枯井里,掀开井壁的石板就能进去,里面漆黑一片,只能靠马灯照明。王大娘走在前面,手里的潜望镜时不时伸到地面:“前面五十米有鬼子的巡逻队,咱们走岔道绕过去!” 老乡们在地道里熟练地打开翻板陷阱 —— 用两块木板搭在坑上,木板中间用麻绳连着,上面铺着泥土,看起来和地道地面没两样,“鬼子踩上去,木板就翻,下面是两米深的坑,坑里还埋着尖木刺!”

晌午时分,李云龙的队伍到了第一道封锁沟。沟宽三米,深两米,沟底的尖木刺露着白花花的木头茬,沟对岸的碉堡里,鬼子的机枪已经对准了重坦。“填沟!用推土铲!” 李云龙大喊着,重坦的推土铲插进沟旁的土里,猛地往前一推,泥土 “哗啦” 地填进沟里,尖木刺很快就被埋住。可刚填了一半,碉堡里的机枪突然密集开火,子弹打在重坦的侧装甲上,“叮叮当当” 响个不停,推土铲上的泥土簌簌往下掉。

“用侧射机枪打碉堡!” 刘根柱按下按钮,折叠的侧射支架 “咔嗒” 展开,轻机枪手老赵立刻架枪,对着碉堡的射击口 “哒哒” 扫射,碉堡里的机枪瞬间哑了。重坦趁机加快填沟速度,没半个时辰,第一道封锁沟就填出一条能过人的土路,骑兵连跟着冲过沟,朝着第二道封锁沟赶去。

而地道里的转移也遇到了麻烦 —— 鬼子发现了地道主道,正往里面灌烟,黑色的浓烟顺着地道往里飘,呛得老乡们直咳嗽。“快!往岔道转移!用湿麻布挡烟!” 王大娘喊着,老乡们立刻掏出随身的湿麻布,捂在口鼻上,跟着徐昊往岔道跑。狗蛋和小石头则在后面架传声筒,小石头的马灯被浓烟熏黑,却依旧举得高高的:“后面的老乡快跟上!别掉队!”

徐昊突然发现前面的地道壁有个暗门 —— 是王大娘说的 “应急出口”,打开暗门就是一片高粱地。“快!从这里出去!赵政委在外面接应!” 徐昊和战士们赶紧打开暗门,老乡们一个个钻出去,王大娘最后一个出来,手里还攥着那个潜望镜:“地道不能丢,俺们以后还得用它打鬼子!”

可刚出高粱地,就遇到了鬼子的巡逻队!二十多个鬼子端着枪,正往地道口搜来。“快!躲进高粱地!重坦快到了!” 徐昊喊着,老乡们赶紧蹲下,战士们则架起枪,准备战斗。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重坦的轰鸣声 —— 李云龙带着重坦赶来了!侧射机枪 “哒哒” 地扫向鬼子,鬼子吓得赶紧卧倒,徐昊趁机带着战士们冲上去,手里的步枪对着鬼子开火,没几分钟就把巡逻队消灭了。

第二道封锁沟的战斗也打得激烈。鬼子的两辆 “九七改” 装甲车守在沟旁,重坦的推土铲刚填了点土,就被装甲车的主炮击中,推土铲上的钢板被打凹了一块。“打装甲车的履带!用侧射支架的机枪吸引火力!” 李云龙大喊着,重坦的主炮对准装甲车履带,“轰隆” 一声,履带被炸断,装甲车歪在原地,动弹不得。骑兵连趁机冲过去,马刀劈向剩下的鬼子,没半个时辰就拿下了第二道封锁沟。

傍晚时分,三道封锁沟全被填平,十二个碉堡也被炸毁,鬼子的 “清乡” 计划彻底破产。躲在地道里的两百多老乡全被转移出来,粮库里的粮食也保住了。王大娘看着被填平的封锁沟,激动得直拍手:“以后俺们再也不用怕鬼子的封锁了!这重坦真厉害,地道也真管用!”

周铁柱推着轮椅,检查着重坦的侧射支架:“这支架还能用,下次再改进下,加个防弹板,防止机枪被打坏;地道里的传声筒也得改进,用铁皮包着竹筒,更耐用!” 老铜匠则在给重坦的主炮清理火药残渣,用细钢砂裹着麻布,一点点打磨:“炮管没坏,下次打碉堡更准!”

狗蛋和小石头在高粱地里捡鬼子的弹壳,两人的脸上满是泥土,却笑得格外开心。小石头捡了个铜弹壳,递给狗蛋:“狗蛋哥,这个给你,能做个地道里的小油灯,下次进地道就不怕黑了!” 狗蛋接过弹壳,揣在怀里,之前在地道里弄脏的撬棍,现在还扛在肩上,棍柄上沾着的泥土,像给撬棍添了层新装饰。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给大家送来了热炒面和红薯干。她给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用防潮油布帮老乡们擦去身上的泥:“辛苦你们了,吃点炒面,填填肚子,红薯干能当干粮,带着路上吃!” 她还给王大娘递了袋种子:“这是俺们根据地留的玉米种,抗虫害,你们种在地里,明年准有收成!”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冀中地道协同反清乡 + 重坦破封锁双胜利(击毁 2 辆装甲车、破 3 道封锁沟 12 座碉堡、转移 230 名老乡、保住地道系统)+ 土法地道战术验证(翻板陷阱、竹筒传声筒、重坦侧射支架),解锁 “地道 - 装甲联动战术手册”“冀中地道加固方案”】

【解锁内容:1. 联动战术三法(重坦地面吸引火力 + 地道侧击突袭 + 翻板陷阱阻敌);2. 地道加固方案(用青砖砌主道、竹筒做通风管、陶罐储粮,提升地道生存能力);3. 重坦地道适配优化(侧射支架折叠化 + 推土铲轻量化,适应地道周边地形)】

【任务进度:重坦旅地道协同作战能力成型,晋冀鲁豫根据地 “反清乡” 体系完善,可启动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联动支援计划”,下一步支援冀东根据地】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跳上一辆缴获的装甲车,马刀指向冀东方向,声音在冀中平原上空格外响亮:“兄弟们!老乡们!冀中的‘清乡’破了,咱们就去冀东!把鬼子的敌后据点全端了,让华北的老乡们,都能安稳过日子!”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跟着欢呼起来,声音震得高粱地里的叶子簌簌落下。冀中的老乡们给支援队伍送来了新磨的面粉、晒干的花生,还有自己编的竹篮,“你们帮俺们破了‘清乡’,救了老乡,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别嫌弃!” 王大娘还把那个地道潜望镜送给了徐昊:“同志,这潜望镜陪了俺们三年,能看远处的鬼子,你们带着,准能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支援队伍准备返程。王大娘带着冀中的老乡们,在地道口送行,有的帮着搬重坦零件,有的给战士们塞干粮,有的拉着战士的手,舍不得他们走。“俺们会加固地道,会种玉米,等你们回来!” 王大娘的眼里满是泪水,却笑得格外开心。

返程的路上,重坦的侧射支架已经折叠起来,车身涂着的黄泥巴被风吹得有些脱落,却依旧透着股结实。刘根柱坐在重坦的驾驶舱里,手里拿着王大娘送的潜望镜,时不时伸到窗外观察路况:“这潜望镜真管用,能看老远,以后打鬼子更方便了!” 徐昊则拿着冀中地道的地图,在上面标注着岔道、暗门的位置,“下次再来,就能更顺利地进地道了!”

夕阳下,支援队伍回到了鹰嘴崖根据地。兵工厂的水车还在转动,“吱呀” 声混着车床的切削声,像是在欢迎他们回来;赵刚带着根据地的老乡们,在村口等着,手里拿着新做的护腰和鞋垫;王铁匠和周铁柱已经在车间里准备给重坦焊新的侧射支架,第八辆重坦的支架,很快就能用上更轻便的钢板。

所有人都知道,冀中反清乡的胜利,只是华北敌后抗日的新开始。只要军民同心,只要重坦旅越来越强,只要这份地道 - 装甲协同、护民保家的信念在,就没有打不赢的 “清乡”,没有守不住的家园。那两辆从冀中回来的重坦,车身虽然沾了不少地道里的湿泥,却像是镀上了一层新的光芒 —— 那是反清乡胜利的光芒,是地道共济的情谊,是抗战必胜的希望。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比往常更久,李云龙和赵刚、徐昊坐在指挥部里,看着冀东根据地的地图,准备制定下一次的支援计划;周铁柱还在调试地道传声筒的音质,老铜匠在旁边帮忙改进;狗蛋和小石头则在给重坦的履带清理泥土,他们的脸上满是骄傲 ——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重坦,这些土制地道武器,这些军民同心的努力,终将把鬼子彻底赶出中国,迎来真正的和平。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