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站在城墙暗处,风掀动她的斗篷。她没有回头,只抬起手,轻轻打了个手势。两名亲卫立刻散开,沿着墙根潜行向前。远处那座磨坊的灯火刚刚熄灭,送菜车停在门前,驾车人已不见踪影。
她低声对身旁的士兵说:“记下所有人进出的时间。”
士兵点头,迅速写下几行字。艾琳盯着磨坊外墙,目光落在一块突出的石砖上。那里有一道刻痕,三道短划交叉成荆棘状。她认得这个标记。它出现在敌营文件袋内侧,也出现在精锐小队带回的地图边缘。现在,它出现在王国内陆的一座废弃建筑上。
“去河边礁石看看。”她下令。
一名士兵快步离开。艾琳原地不动,视线扫过四周。这片区域荒废已久,杂草长过脚踝,碎石路上没有脚印。但她知道有人来过。就在刚才,提水桶的男人把纸条交给小船上的接头人。船顺流而下,不会靠岸,只会中途换手。
半小时后,士兵返回,手里拿着一片湿泥。“礁石背面有刮痕,和磨坊的一样。”
艾琳接过泥块,翻看背面。那痕迹极浅,若不仔细摸根本发现不了。她用手指蹭了蹭,确认是人为刻画。这不是巧合。四个间谍路线不同,但都留下了同样的符号系统。
“坟地那边呢?”她问。
另一名士兵报告:“木签插在歪脖子树下,周围泥土被压出弧形凹槽,像是有人蹲过。我们起出了木签。”
艾琳接过木签,带回随身携带的药水瓶。她在木签表面涂了一层透明液体。片刻后,一行细小的字浮现出来:“东塔虚设,南桥无伏”。
正是她昨日故意泄露的假情报内容。
她终于明白这些人的任务不是传递真实军情,而是验证王宫是否设防、防线真假。他们要确认内部有没有卧底,也要测试防卫体系的反应速度。这是一种试探性攻击,为真正的行动铺路。
“乐坊那边怎么样?”
士兵答:“吹笛老人接过乐谱后,走进后院密室。我们没敢靠近,但观察到他烧了一张纸。灰烬中有残留音符排列异常。”
艾琳闭了闭眼。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结论:这是一套完整的中转网络。每个间谍只负责一段,彼此不碰面,不留直接证据。但他们留下的标记、交接方式、甚至藏匿手法,全都遵循同一套规则。这套规则来自敌方组织的核心训练体系。
她转身对身边士兵说:“通知四路人马,继续跟踪,不准打断链条。”
士兵迟疑:“万一他们销毁证据怎么办?”
“不会。”艾琳说,“他们以为拿到了真消息,一定会尽快上报。越是重要,越不敢拖延。我们要让他们把情报送到头。”
她抬头看向北郊田野尽头。月亮已经升起,照出一条模糊的小路。那是送菜车回去的方向。驾车人正骑马离开磨坊,沿原路返回市集。他的动作很自然,像完成了一次普通运输任务。
艾琳让亲卫取出地图,在上面标出四个中转点:磨坊、河边、坟地、乐坊。她用红线连接它们,再画出各自的延伸路径。四条线最终都指向北方——西岭山脉边缘。
那里有一片废弃军营,十年前曾是边防驻地。后来因补给困难被弃用。如今只剩断墙残壁,无人管理。
“那就是他们的落脚点。”她说。
士兵低声问:“要不要现在派人围剿?”
“不行。”艾琳摇头,“我们现在抓的只是传信的棋子。幕后的人还在暗处。如果我们现在动手,他们只会换地方,重新布网。我们必须等他们把情报全部送出,才能顺藤摸瓜,找到接收者。”
她收起地图,下令:“继续保持距离监视。任何人试图改变路线或销毁物品,立即用铜哨示警。”
士兵领命而去。艾琳站在田埂上,看着远方的夜色。她知道敌人正在一步步走入陷阱。但他们自己并不知情。他们以为自己在刺探情报,实际上,每一步都在暴露自己的位置。
又过了一个时辰,坟地方向传来信号。一名影线队员悄悄靠近,递上一张纸条。那是从清洁工工具桶里搜到的行程记录,上面写着每日清扫路线和停留时间。其中一天标注了“延误”,地点正是市政厅广场西侧。
艾琳记下了那个时间点。那天她宣布北营空虚,主力调往东河。这个信息就是通过清洁工的手传出去的。
她转向另一名士兵:“查一下这几天进出市政厅的所有杂役名单,特别是轮班时间和活动范围。”
士兵应声而去。艾琳继续观察磨坊方向。那里仍无动静。但她知道,今晚的情报传递还没有结束。真正的接收者还没出现。
她让亲卫取来一只密封陶罐,里面装着特制显影粉。她准备好了应对突发情况的手段。如果对方中途烧毁文件,她也能从灰烬中还原内容。
远处,提水桶的男人骑马穿过一片树林。他走得不快,像是怕惊动什么。艾琳下令:“盯住他,不要跟太近。记住他经过的每一个岔路口。”
士兵分两组出发。一组继续监视磨坊,一组跟随提水男。艾琳本人则带着两名亲卫,缓缓向北移动。她不能留在原地太久。敌人可能会派反侦察人员巡查周边。
走到半路,河边士兵突然跑来。“小船靠岸了!接头人在岸边挖了个坑,把纸条埋了进去!”
艾琳立刻赶往现场。她亲自挖开泥土,取出纸条。纸条用油纸包着,完好无损。她打开一看,上面只有四个字:“信号确认”。
她笑了。这是回复,不是传递。说明前方已经收到情报,并反馈成功。这意味着整个链条正在运转,而他们已经掌握了全部节点。
“把纸条放回去。”她说,“让他们以为一切正常。”
士兵照做。艾琳站起身,拍掉手上的土。她知道,最后一环即将闭合。只要对方开始调动兵力,或者发出下一步指令,她就能锁定他们的指挥中心。
她对身边的亲卫说:“你去通知莱昂,让他准备好禁军待命。但不要轻举妄动,等我的命令。”
亲卫点头离去。艾琳独自站在河岸上,望着水流缓缓向前。她没有说话,也没有做出任何情绪化的举动。她只是静静地站着,像一块石头。
月亮升到中天时,乐坊方向传来新的消息。吹笛老人离开了密室,带着一个布包出门。他没有走正门,而是翻墙而出,直奔城外小道。
艾琳下令:“放他走。但一定要记清他的路线。”
她转身走向林荫小道。两名亲卫紧随其后。她的脚步很稳,每一步都踩在实地上。
她知道,这场追踪还没有结束。但她已经看清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