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胡商代表坐在议事厅下首,双手捧着茶盏,指节微微发白。他抬头看向艾琳,声音不高但清晰:“我们只想知道,如果签了合同,出了事能不能找人管?”
艾琳坐在主位,没有立刻回答。她把手中那份《公平商行令》轻轻放下,换了个更直的坐姿。“你能来问这个问题,说明你愿意谈规矩。那我就告诉你——能管,而且一定有人管。”
胡商眨了眨眼,似乎没料到回答得这么干脆。
“商评庭已经成立,三方共审,判决公示。谁违规,谁受罚,不看身份,只看证据。”她说完,抬手示意书记官递上一份副本,“这是法令全文,你可以带回去看。另外,明天起,边贸区将设专门受理点,外商纠纷优先处理。”
胡商接过纸页,低头看了一会儿,嘴角慢慢松开。“若真是这样……我们愿第一批登记备案。”
“欢迎。”艾琳点头,“守约者,王国自会护其利益。”
谈话结束,胡商被领出宫门。艾琳起身走向偏殿,脚步未停。外交团队卯已在等候,手里抱着一叠文书。
“对方使团今早过了界碑,预计午后抵达。”卯上前一步,“条约草案已按您昨夜修改的内容重抄完毕,印鉴也备好了。”
艾琳边走边听。“边境巡查的事提了吗?”
“提了。但他们要求在三处要道设常驻监督官,还要求有权调阅我方驻军调动记录。”
艾琳停下脚步。“这是监督,不是合作。”
“我们的人当场反对,差点吵起来。”卯语气平稳,“我让他们先退一步,等您定夺。”
艾琳继续往前走,穿过长廊进入主殿。阳光从高窗照进来,落在空着的谈判桌两侧。她走到自己位置前,伸手抚平桌布边缘的一道折痕。
“拿地图来。”
书记官迅速展开一张羊皮卷。艾琳指着北部三个关隘。“过去两年,互市交易额增长四成七,走私案下降八成。我们的税吏、巡队、商路保障全都在线。这些数据,都放进汇报材料了吗?”
“已在第三册附录。”
“再加上军事布防图。”她说,“让他们看看,我们不需要外部监督也能守住边界。”
卯记下指令。“那他们的要求……”
“不接受单方监督。”艾琳语气不变,“但我们可提议联合巡查。每季度由双方各派两人,沿固定路线走访边贸点,记录问题,共同签字上报。怎么样?”
“既保对方面子,又不失主权。”卯点头,“我马上调整方案。”
“还有。”艾琳看向窗外,“开放青石口为边贸特区,免半年关税,专供两国商户入驻。这件事,写进附加条款。”
卯笔尖一顿。“这代价不小。”
“换来信任,值得。”她说,“真正的盟约,不是压出来的,是谈出来的。”
一个时辰后,外宾车队抵达宫门。天色阴沉,雨点开始落下。礼宾官快步跑进偏殿报告:“道路泥泞,车轮陷了片刻,晚到了一刻钟。要不要推迟仪式?”
艾琳正在整理袖口的扣结,听见后只问一句:“宾客到了吗?”
“已至宫门外,正在下车。”
“那就按原时间开始。”她站起身,“把仪式移到内廊举行,火盆点上,热饮备足。我去迎他们。”
众人一怔。“您亲自去?外面下雨了。”
“越是下雨,越要迎。”她说完便走。
宫门外,使团成员正抖着斗篷上的雨水。突然,宫门内侧走出一人。艾琳撑着一把黑伞,在侍从未及反应时已走到阶前。
“贵客远来,恕我未能早迎。”她将伞偏向使团首领一侧,“请入内说话。”
对方愣住,随即深深一礼。“贵国君主亲迎于雨中,此礼厚重,不敢忘。”
一行人转入内廊。火光映着湿衣,暖意渐生。签约仪式准时开始。双方代表落座,文书呈上。艾琳翻开条约首页,逐条确认无误。
就在准备签字时,墨水瓶被人不小心碰倒。黑色液体顺着羊皮卷边缘蔓延,眼看就要浸到签名处。
现场一片寂静。
外交团队卯立即起身,从随身箱中取出另一份完整副本和特制防水墨水。书记官快速铺好新纸,压平四角。
艾琳没有动怒。她接过新笔,蘸墨,抬手,在所有人注视下写下全名。
“此约非止于纸,更立于心。”
话音落下,掌声响起。
外国使团首领站起身,双手接过副本,郑重收进木匣。“我国国王寅得知贵国新政有序、律法清明,特派我等前来缔约。今日所见,远超预期。”
艾琳回礼。“邻邦和睦,百姓之福。愿从此往来不断,信约长存。”
仪式结束,使团成员陆续退场。艾琳留在原地,手里拿着刚签好的条约副本。窗外雨势渐小,风掀动旗帜一角,拍打声清脆。
她转身走进偏殿。教育官员辰和巳已在等候。
“学校扩建的事,你们带来了计划?”她坐下,打开空白卷宗。
“带来了。”辰递上图纸,“主楼加两间教室,宿舍翻修,另增一间图书室。”
艾琳接过图纸,手指划过新建部分。“资金从哪里出?”
“劝学令推行后,民间捐资比上月多了一倍。加上财政拨款,足够第一期工程。”
“教师够吗?”
“新一批考录的书吏中有十二人愿赴教职,再培训一个月就能上岗。”
艾琳点头,在图纸右下角签下名字。“开工吧。东苑那块空地,优先使用。”
她说完,伸手取过茶杯。杯底残留一圈浅痕,水已凉了。
外面传来脚步声,一名书记官小跑进来。
“南岭勘测队回报,新井出水量稳定,周边五村都能灌溉。”
“记入水利档案。”艾琳说,“让子拟个轮灌章程,下周提交。”
书记官记下后退下。偏殿一时安静。
艾琳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王国地图。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扶手。
远处钟声响起,一下,两下。
她抬起手,轻轻摩挲条约封面上的火漆印。红色蜡痕完整,纹路清晰。
风从半开的窗缝吹进来,掀起桌角一张纸的一角。
纸上写着:
“商评庭本月受理案件十七起,结案十五起。其中假冒药材案赔偿商户三百银元,短秤案店主公开道歉并退还差额。”
艾琳伸手压住那页纸。
门外又传来通报声。
“西市有商户举报,一家铁器铺伪造产地标识,称其刀具出自王工坊。”
艾琳抬起头。
“叫商审司去查。”她说,“证据确凿的话,按《欺诈律》顶格处理。”
“是。”
人影退下,门重新合上。
她拿起笔,准备批阅下一卷文书。
笔尖刚触到纸面,门外再次响起急促脚步。
“北境急报!”声音带着喘息,“胡商车队在青石口遭劫,货物被抢,无人伤亡,但……”
“但什么?”
“劫匪留下了一面黑旗,上面绣着断剑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