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亮时,灵霄城的东门已悄然开启一道缝隙。赵不凡与付亚丽牵着两匹神骏的黑马,站在城门内,最后望了一眼这座承载了诸多故事的城池。
城墙巍峨,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想起初到此地时的试探与交锋,想起靖安侯府的对峙、烈火谷的淬炼、皇宫中的暗流,还有灵曦姐弟的热忱,两人心中都泛起复杂的滋味。
“走吧。”赵不凡轻轻拍了拍马颈,黑马打了个响鼻,蹄子在青石板上轻轻刨动。
付亚丽最后看了眼灵犀府的方向,那里还一片沉寂,想必灵曦与灵昭还在安睡。她将平安符贴身收好,翻身上马:“嗯,走吧。”
两人策马穿过城门,守城门的老兵认得他们,只是憨厚地笑了笑,又将城门缓缓关上。缝隙闭合的瞬间,灵霄城的喧嚣与纷争,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城外的官道上,晨露沾湿了青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黑马踏着轻快的步伐,很快便将城池远远甩在身后。赵不凡勒住缰绳,回头望去,灵霄城已缩成一个模糊的剪影,被晨雾笼罩,看不真切。
“在想什么?”付亚丽侧头问道,晨光洒在她脸上,映得眉眼格外清亮。
“在想这段日子的事。”赵不凡笑道,“从海上之城到灵世皇朝,好像经历了很多,又好像只是一瞬。”
“确实像一场梦。”付亚丽点头,“不过幸好,不是梦。”她晃了晃手腕,灵昭送的匕首在晨光中闪着寒光,“至少这些,都是真的。”
两人相视一笑,策马前行。官道两旁的景致渐渐变化,从繁华的村镇变成连绵的山林,又从山林变成开阔的平原。他们不再刻意赶路,遇到有趣的城镇便停下来逛逛,尝尝当地的特色吃食;看到秀丽的山水便驻足几日,打坐修炼,或是研究《焚天诀》与《烈火功》的融合之法。
这日,他们来到一处名为“望川”的渡口,打算乘船渡过眼前的大河。渡口旁的茶寮里,几个行商正闲聊着各地的趣闻。
“听说了吗?西域的‘万佛窟’最近有异动,据说窟里的古佛雕像睁眼了,不少修士都赶去看热闹呢。”
“万佛窟?我知道那儿,据说藏着上古佛修的传承,只是几百年都没人能进去。”
“何止啊,我还听说南疆的‘迷雾森林’里,长出了会发光的仙草,能活死人肉白骨,就是周围有千年蛇妖看守……”
赵不凡与付亚丽听着,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好奇。
“万佛窟听起来不错。”付亚丽道,“佛修的功法与我们不同,或许能借鉴一二。”
“迷雾森林的仙草也很诱人。”赵不凡笑了笑,“不过蛇妖倒是其次,我更想看看能发光的仙草长什么样。”
“那就先去万佛窟,再转道南疆?”
“好。”
两人付了茶钱,牵着马登上渡船。船家是个爽朗的老汉,见他们背着行囊,便笑着问:“两位是去西域游学?”
“算是吧,四处走走看看。”赵不凡答道。
“西域好啊,风景独特,就是得小心些。”老汉撑着篙,渡船缓缓驶离渡口,“前阵子有商队说,在戈壁里看到过奇怪的影子,速度快得很,不像咱们这儿的妖兽。”
赵不凡心中一动:“奇怪的影子?什么样的?”
“说不好,黑乎乎的一团,能穿墙,还会吸人的精气。”老汉咂咂嘴,“不过也就听了一嘴,说不定是商队眼花了。”
付亚丽悄悄碰了碰赵不凡的胳膊,眼中带着询问。赵不凡微微摇头,示意她先别声张——老皇说的界外妖物,难道已经渗透到西域了?
渡船行至河中央,两岸的风光越发壮阔。大河滔滔,奔腾向东,仿佛能涤荡世间一切烦恼。赵不凡望着河水,心中却思绪万千。
原本以为离开灵霄城,便能过上安稳的游历生活,却没想到界外的阴影已悄然蔓延。或许正如老皇所说,修行之路从无真正的安稳,唯有不断变强,才能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一切。
“在想界外妖物的事?”付亚丽轻声问道。
“嗯。”赵不凡点头,“不管那影子是不是妖物,都得留意些。”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付亚丽握紧他的手,笑容明亮,“我们现在的实力,总比在灵霄城时强多了,就算遇到,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赵不凡看着她眼中的光芒,心中的忧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豪情。
是啊,他们不再是初出茅庐的修士,经历了灵霄城的风波、西疆的激战、烈火谷的淬炼,早已褪去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底气。
渡船靠岸时,夕阳正染红河面。赵不凡与付亚丽牵着马走下船,朝着西域的方向望去,戈壁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仿佛藏着无数秘密与挑战。
“走吧。”赵不凡翻身上马,回头对付亚丽笑道,“去看看万佛窟的古佛,是不是真的睁眼了。”
“好!”
两匹黑马踏着落日余晖,朝着西域疾驰而去。身后的大河依旧奔腾,灵霄城的轮廓早已消失在地平线,但那段经历所沉淀的力量与情谊,却化作无形的铠甲,护着他们走向更遥远的征途。
前路或许有风雨,或许有迷雾,但只要两人并肩而行,便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