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太原外围,硝烟渐渐融入暮色,空气中还残留着炮火的焦糊味。
独立旅、386 旅、385 旅的战士们趁着战斗间隙抓紧休整 —— 有的坐在战壕里擦拭 191 式自动步枪,枪身的金属光泽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有的围在炊事班的炊事车旁,捧着搪瓷碗喝着热乎的小米粥,吃着肉菜,蒸汽氤氲中满是疲惫却振奋的脸庞;
还有的靠在坦克履带旁,抓紧时间打盹,头盔扣在脸上。
独立旅指挥部的指挥车里,曾夏勇刚听完各团的伤亡统计,手指在战术平板上轻轻敲击 —— 外围战斗虽胜,却也付出了两百余人的伤亡,这让他更坚定了要周密部署总攻,尽可能减少战士牺牲的决心。
他拿起通讯器,按下预设频道:“陈旅长、成旅长,方便通话吗?咱们碰一下总攻的部署。”
“我这边刚处理完交城的俘虏,随时可以。” 陈旅长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背景里能听到战士们搬运物资的吆喝声。
“阳曲的战场清理得差不多了,我这边也没问题。” 成旅长的回应很干脆,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坦克引擎声。
曾夏勇调整了一下坐姿,将战术平板投屏到指挥车的显示屏上,屏幕上立刻出现太原城的三维地图,红色标记密密麻麻覆盖着城内外:“首先咱们定个总攻时间,我建议明天早上八点 —— 经过今晚休整,战士们精力能恢复,而且清晨能见度好,空中支援和火炮打击的精度也高。你们看怎么样?”
“我同意!”
陈旅长率先应答,“晚上让各团再检查一遍装备,补充弹药,明天一早就能全力冲锋。”
成旅长也点头:“八点合适,太早天没亮,容易误伤百姓;太晚日军可能会有新的部署。就定在明天八点。”
确定完时间,曾夏勇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的红色标记群:“接下来咱们议几个核心重点。第一个,城内外的碉堡和火力点。根据卫星图像、无人机侦察,还有太原地下组织老王同志传回的手绘地图汇总,日军在太原城内外修了足足一千个大大小小的碉堡 —— 有阎喜善当初修的碉堡,也有日军后来加修的碉堡,有的藏在城墙根下,有的架在沿街屋顶,还有的连通着地下坑道,是块硬骨头。”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的想法是,明天总攻前半小时,先让空一团的轰炸机编队对着标注的碉堡群进行空中打击,用精确制导炸弹和钻地弹先炸掉一半以上的重火力碉堡;同时咱们三个旅的炮兵团集中火力,对着剩余的碉堡和火力点进行定点清除,尤其是城墙根下连通坑道的碉堡,必须用钻地弹炸塌坑道入口,防止日军从地下反扑。”
成旅长附和道:“385 旅这边没问题,炮兵团已经做好了协同准备,明天保证火力不脱节。”
第二个重点,曾夏勇的手指移到地图上标注的 “防空炮阵地” 区域:“日军的防空力量 —— 总部情报显示,太原城内现在有六十门防空炮,其中二十门是日军原本的九六式高射炮,四十门是筱冢义男后来从周边据点调过来的,主要部署在日军司令部和弹药库周边。另外,日军还把部分重机枪架在屋顶当防空武器用,虽然精度差,但密集射击起来,对咱们的直升机和低空战机还是有威胁。”
“这点得重点处理。” 成旅长的声音严肃起来,“阳曲的战斗,就有一架武直 - 10 被日军重机枪扫中尾桨,差点坠毁。我的建议是,空中打击先从防空炮阵地下手 —— 让歼击机编队带着导弹,专门打日军的防空阵地;同时咱们的炮兵团对着防空炮阵地的弹药库开火,只要炸掉弹药库,那些防空炮就是废铁。”
曾夏勇赞同道:“没错,空地导弹和弹药库打击必须同步进行。另外,让陆航团的武直 - 10 编队在防空炮被摧毁后再升空,贴着屋顶飞行,对着那些架着重机枪的日军火力点进行扫射,防止他们对着低空战机开枪。”
第三个重点,曾夏勇的手指在太原城中心区域画了个圈:“巷战问题。太原城比咱们之前打的长治、晋城、平安都大 —— 光主城区就有十几条主要街道,上百条小巷,还有大量的民房和商铺,而且城内还有 4.5 万日军残兵,其中大部分是第一军的精锐,加上还有几万老百姓没来得及撤离,既要消灭日军,又要保证百姓安全,难度不小。”
“我考虑过这个问题。”
陈旅长语气郑重,771团和772团他们有在长治打巷战的经验,明天可以让他们负责城西的居民区 —— 提前让地下组织的同志给百姓们发传单,让他们待在家里别出门,门口挂块红布当标记;战士们进城后,先用小型侦察无人机确认房屋里有没有日军,再用机器狼和无人支援作战车清剿,尽量不用重武器,避免误伤百姓。”
成旅长也补充道:“385 旅负责城北的工业区,那里厂房多,日军可能会藏在厂房里打伏击。我们打算让坦克在前头开路,步战车跟在后面,逐栋厂房清理,同时派小分队保护周边的百姓,把他们转移到预先划定的安全区 —— 城北有个废弃的火车站,面积大,能容纳上万百姓,明天一早就让战士们去搭建临时帐篷和医疗点。”
曾夏勇点点头:“独立旅负责城东和城南的商业区,那里商铺密集,日军可能会利用柜台和阁楼设伏。我们会让特战团的队员带着消音步枪和小型无人机,先潜入商业区摸清日军部署,再配合主力部队清剿;同时让空突团的直升机在安全区上空巡逻,要是有百姓被困,及时空投物资和医疗人员。”
第四个重点,曾夏勇的手指移到太原城外的 “大同”“石家庄” 方向:“敌军援军 —— 晋察冀军区那边传来消息,日军 110 师团在大同外围被他们的部队阻击在白登河以北,虽然多次发起冲锋,但都被打退,暂时过不来;冀鲁豫军区也来电,111 师团在正太铁路被他们袭扰,补给线断了,推进速度慢得很。但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 这两个师团毕竟是日军精锐,要是咱们总攻时间拖得太长,他们迟早会突破阻击,到时候咱们就会腹背受敌。”
他语气坚定:“所以明天的总攻,必须速战速决 —— 上午拿下城墙和外围街道,中午前控制日军司令部和弹药库,下午肃清城内残敌,最晚明天傍晚前结束战斗。这样既能减轻晋察冀和冀鲁豫军区的压力,也能避免夜战带来的额外伤亡。”
“说得对!”
陈旅长赞同道,“386 旅已经做好了快速推进的准备,明天只要突破城墙,保证两小时内拿下城西的日军据点,配合独立旅和 385 旅合围日军司令部。”
最后一个重点,曾夏勇的声音沉了下来:“晋绥军和中央军 —— 总部情报显示,阎喜善的晋绥军 358 团已经推进到太原西南的汾河岸边,蒋介石派来的中央军也到了太原东南的小店镇,他们名义上是 ‘配合作战’,实际上是等着咱们打完仗,来抢胜利果实。咱们必须尽快拿下太原,把城内的政权和物资控制在手里,不能让他们钻了空子。”
“这点我早就防着了。”
成旅长冷笑一声,“769团已经派了一个营驻守阳曲到太原的公路,要是晋绥军敢靠近太原城,先让他们尝尝咱们的火炮的厉害。另外,让城内的地下组织同志盯着城门,一旦咱们拿下太原,立刻组织百姓和战士守住城门,不许晋绥军和中央军随便进城。”
陈旅长也附和:“我们旅这边也派了新三团驻守交城到太原的要道,保证他们进不来。而且咱们打下太原后,第一时间把缴获的日军武器和物资登记造册,派部队看守,他们就算想来抢,也没那么容易。”
三个旅长围绕着五个重点又讨论了近一个小时,从火力协同到部队调动,从百姓转移到物资看守,每个细节都反复确认,直到没有遗漏。
“那就这么定了。” 曾夏勇最后总结,
“我现在以三个旅的名义起草电报,向总部汇报总攻部署,请求批准。你们两个也尽快让各团传达部署,确保明天每个战士都清楚任务。”
“好!”
“没问题!”
挂了通讯器,曾夏勇立刻让参谋陈定国拿来纸笔,快速起草电报 —— 从总攻时间、火力部署,到巷战中的百姓保护措施,再到应对晋绥军和中央军的预案,每一条都写得详细明确。
“发出去吧,用最高加密级别,确保总部能在一小时内收到。” 曾夏勇把写好的电报递给陈定国,目光望向窗外。
指挥车外,夜色已经降临,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火光在旷野上连成一片,像星星落在地上。
远处的太原城漆黑一片,只有日军司令部的方向偶尔亮起灯光,却透着一股死寂的压抑。
陈定国拿着电报匆匆走出指挥车,通讯兵早已做好了发报准备。
很快,电报的电波穿透夜色,朝着八路军总部的方向飞去。
曾夏勇走到指挥车外,望着篝火旁的战士们 —— 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低声交谈,有的在给家里写信,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胜利的期待。
他知道,明天的太原总攻,将是一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