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国东京,皇居内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前的天空。
日本天皇裕仁坐在御座上,手中捏着冈村宁次发来的晋东南战役战报,纸张因用力而微微褶皱。
战报上 “帝国陆军损失二十万,第 6、第 13 、第36、第41师团全军覆没,长治、晋城失守” 的字眼,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着他的神经。
“八嘎!”
裕仁猛地将战报摔在地上,随手拿起桌上的青花瓷茶杯,狠狠砸向地面。
“嘭” 的一声,茶杯碎裂,瓷片四溅,滚烫的茶水浸湿了地毯。
“一群无能之辈!二十万皇军,还有两个精锐师团,竟然被八路军的一支偏师打败!冈村宁次是干什么吃的?华北方面军的脸都被他丢尽了!”
裕仁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眼神中满是杀意。
旁边的侍从官吓得大气不敢喘,连忙跪下收拾地上的瓷片。
裕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对着侍从官下令:“传朕的命令,让玉仁亲王立刻召开御前会议,召集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的重臣,商讨如何应对八路军独立旅,务必将这支部队彻底消灭!”
“哈伊!” 侍从官连忙应声,起身快步退出殿外。
两小时后,皇居的会议室内,御前会议正式召开。
玉仁亲王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下方坐着东条英机、杉山元、后宫淳、井上成美等军政重臣。
会议桌中央摆放着晋东南战役的详细战报和地图,红色的箭头清晰标注着独立旅的进攻路线和日军的溃败轨迹。
东条英机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陛下,此次晋东南失利,主要是冈村宁次指挥不当,未能充分发挥帝国陆军的优势。八路军独立旅虽有一定战斗力,但终究无法与我皇军抗衡,无需过度重视,更不必调动关东军的主力。只要加强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再增派两个师团,定能将其消灭!”
杉山元也附和道:“东条君说得对!关东军是帝国的战略预备队,主要负责防备苏联,不能轻易调动。华北方面的问题,应由华北方面军自行解决。我们可以从本土调派两个师团增援,再配合航空部队的轰炸,独立旅必败无疑!”
两人话音刚落,陆军省次官后宫淳立刻反驳,语气尖锐:“东条君、杉山君,你们未免太轻敌了!战报上写得清清楚楚,独立旅两个团七千余人,就能歼灭帝国一个三万人的师团;一个团就能消灭一个旅团!这样的战斗力,已经远超我们的预估!若是还抱着侥幸心理,只会让更多的皇军将士白白牺牲!”
海军省代表井上成美也站起身,对着玉仁亲王躬身行礼后,说道:“亲王殿下,后宫次官说得有理。此次晋东南战役,帝国陆军损失惨重,不仅动摇了华北的统治根基,更打击了全国的士气。若是不能彻底消灭独立旅,任由其发展壮大,未来必将成为帝国的心头大患。关东军虽然防备苏联,但目前苏日边境相对稳定,调出部分兵力增援华北,并不会影响整体防御。”
东条英机脸色一沉,刚要反驳,就被后宫淳打断:“东条君,你难道忘了第 6、第 13 师团的下场吗?那可是帝国的精锐,却被独立旅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若是只从本土调派两个师团,恐怕还不够独立旅塞牙缝!”
“你胡说!” 东条英机怒拍桌子,站起身来,“帝国陆军的战斗力,岂容你随意诋毁!”
“我是不是诋毁,战报就是最好的证明!” 后宫淳也不甘示弱,两人剑拔弩张,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玉仁亲王皱着眉头,用力拍了拍桌子:“够了!现在是商讨对策,不是让你们争吵的!”
东条英机和后宫淳这才冷静下来,悻悻地坐下。
玉仁亲王看着桌上的战报,沉思片刻后,语气坚定地说道:“此次独立旅的威胁,远超我们的想象。为了确保华北的安全,必须动用足够的兵力,将其彻底消灭。我决定,上报天皇陛下,调关东军的第 29 军、第 30 军两个军,共计六个师团二十万人,入华北增援,由华北方面军统一指挥,务必在三个月内歼灭独立旅!”
东条英机和杉山元脸色一变,想要反对,却看到玉仁亲王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低下了头。
后宫淳和井上成美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着玉仁亲王躬身行礼:“亲王殿下英明!”
玉仁亲王继续说道:“另外,命令航空部队配合地面部队,对独立旅的阵地实施不间断轰炸,摧毁其武器库和补给线;情报部门加大对独立旅的侦察力度,查清其装备来源和兵力部署。绝不能再给独立旅任何发展壮大的机会!”
“哈伊!” 众人齐声应答,随后纷纷起身,开始着手准备调兵事宜。
东京皇居内的这场御前会议,标志着日国对华北战略的彻底调整,二十万关东军的调动,也意味着独立旅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
与此同时,在苏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正主持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晋东南大捷对亚洲战场的影响。
会议室内,苏联陆军元帅朱可夫、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等高级将领围坐在会议桌旁,桌上摆放着关于晋东南战役的详细情报和地图。
斯大林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沉稳地说道:“同志们,八路军在晋东南取得的胜利,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一支装备相对落后的华国军队,竟然能以四万人的兵力,歼灭日军二十万,还包括两个精锐师团,这在亚洲战场上是前所未有的。你们怎么看待这场胜利对亚洲战场的影响?”斯大林此时还认为独立旅的装备过于落后。
朱可夫率先发言,他指着地图上的晋东南地区,说道:“斯大林同志,我认为这场胜利意义重大。首先,它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削弱了日军在华北的兵力,缓解了华国战场的压力;其次,它证明了华国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八路军的战术水平和战斗意志,远超我们的预期;最重要的是,它可能会改变亚洲战场的格局,让日军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部署,减少对其他战场的投入。”
华西列夫斯基也补充道:“朱可夫元帅说得对。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八路军独立旅的装备情况。根据情报显示,这支部队的装备非常先进,既不是我们的苏械,也不是美械,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武器。这支部队的崛起,可能会对未来的亚洲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应该加强与华国同志的联系,了解这支部队的详细情况,或许可以考虑提供更多的援助,共同应对日国。”
斯大林点点头,眼神深邃:“你们说得有道理。日国是我们在远东的主要威胁,八路军的胜利,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利的。我们可以通过共产国际,向华国的同志表达合作的意愿,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扩大战果。同时,加强对日军动向的侦察,尤其是关东军的调动情况,防止日军因为失利而对苏联采取报复行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命令远东军区加强戒备,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一旦日军在华北的进攻受挫,可能会将矛头转向远东,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防范。”
“是!斯大林同志!”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齐声应答,随后开始着手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莫斯科的这场会议,不仅让苏联高层重新认识了八路军的战斗力,也为苏联和华国共抗日本帝国主义奠定了基础。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罗斯福总统正坐在办公桌前,仔细阅读着关于晋东南战役的情报报告,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报告上 “八路军独立旅以少胜多,歼灭日军二十万”“装备先进,战斗力强悍” 的内容,让他对这支突然崛起的华国军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抬起头,对着身旁的国务卿赫尔和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说道:“先生们,你们怎么看待这支八路军独立旅?他们竟然能以如此少的兵力,歼灭这么多日军,这太不可思议了!”
赫尔推了推眼镜,说道:“总统先生,根据我们的情报,这支独立旅是华国红色组织领导的八路军的一支精锐部队,指挥官名叫曾夏勇。他们的装备非常先进,战术打法也很独特,可能是目前华国战场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晋东南大捷可能会改变华国战场的局势。”
马歇尔也点头附和:“国务卿先生说得对。目前,我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很大,需要华国战场能牵制更多的日军。这支独立旅的崛起,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在亚洲战场上的重要合作力量。如果我们能与他们建立联系,提供必要的援助,帮助他们扩大战果,就能让日军不得不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华国战场,减轻我们在太平洋的压力。”
罗斯福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支独立旅很可能会成为未来亚洲战场上的关键力量。我们应该尽快派人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立场,探讨合作的可能性。或许,我们可以通过重庆国民政府,或者直接与华国的红色组织联系,建立一条与独立旅沟通的渠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命令中情局加强对独立旅的情报收集,查清他们的装备来源、兵力部署和指挥官背景。同时,与英国、苏联等盟国沟通,了解他们对这支队伍的看法,共同制定应对策略。”
“是!总统先生!” 赫尔和马歇尔齐声应答,随后起身离开办公室,开始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罗斯福坐在办公桌前,望着窗外的华盛顿纪念碑,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支突然崛起的八路军独立旅,可能会成为改变二战亚洲战场格局的关键力量,而美国能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战争走向。
晋东南大捷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国际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
日本的疯狂反扑、苏联的密切关注、美国的主动接触,都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亚洲战场上拉开序幕。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独立旅,也即将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与机遇。
在晋东南的长治城内,曾夏勇正与陈旅长商讨后续的防御部署。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胜利已经引起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关注,更不知道一场关乎亚洲战场格局的博弈,已经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