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玉手指尖亮起微光,射入紧箍之内,口中不断默念松箍咒。
但随着她此番动作,紧箍白光闪烁不定,却是缓缓紧缩。
一时间,唐僧只觉比先前还要剧烈百倍的疼痛席卷而来,他双眸圆睁,惨嚎一声,直接晕死过去。
孙悟空作势惊呼连连,上蹿下跳,故作急声道。
“哎呀菩萨,唐僧被你的紧箍咒给疼死了。您为何下手如此之重啊,这下该如何跟佛祖交代啊!”
观音菩萨面色铁青,赶忙止住口诀,玉手轻扬间,柳枝轻轻摆动,数滴三光神水自玉净瓶中抛向唐僧,转瞬间融入体内。
随即观音菩萨接连施展佛法,这才让唐僧缓缓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见此情形,观音菩萨顿时松了口气,若是唐僧真魂归地府,那她可就成了佛门的罪人。
随后她狠狠盯着孙悟空,漠声开口。
“孙悟空,我最后再说一次,将禁箍解开,放唐僧出来,你与佛门还有挽回的余地。”
孙悟空也笑容敛去,一字一句道。
“那观音你也听清楚了,这唐僧你佛门若有本事尽管救走,若是没事,活该他遭遇此劫,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谁也无法阻挡。”
观音菩萨仿佛早有预料,闻言面色不变,微微颔首,随即朝着虚空稽首一礼。
“欢喜佛,那此事就拜托您了。”
此话一出,只见虚空荡漾起层层涟漪,阵阵佛音猛然大放,周围虚空陡然出现无数座佛陀金身法相,将方圆百里尽数包裹。
众多佛陀法相作拈花状,层层叠叠徐徐旋转,宏大的诵经声不绝于耳。
随即便见一道身着月白佛袍的清瘦高干的人影现于半空,眉目尽显慈悲之色,但那双眼睛却如红宝石般晶莹剔透。
来人轻笑一声,步履轻挪间,虚空盛开朵朵金莲,落于脚下,仿佛在迎接此人到来。
观音菩萨瞧见此人的现身,稽首一拜。
“见过定光欢喜佛!”
此人正是佛门定光欢喜佛,封神大战后期一举成名,响彻三界的人物。
定光佛作势轻抚,微笑颔首。
“观音师妹,你我之间不必行此虚礼,今日奉我佛法旨,助你一臂之力。”
随即他将目光转向下方一脸惊疑不定的孙悟空,轻呵一声。
“孙悟空,汝为我佛门取经人,功成后自可证得果位,我佛门待你不薄,怎可行此叛逆之举?”
孙悟空闻言,金瞳闪烁不停,心中暗道。
“定光欢喜佛?俺老孙也算三界识人颇多,为何从未听过此人名号,大雷音寺也未见其人,怪哉?”
听到对方喝问,孙悟空轻挠手背,嗤笑道。
“嘿嘿,别把自己说得那般大义凛然,你佛门是何目的,俺老孙岂能不知?什么狗屁果位,老孙不稀罕。
知晓你佛门最会行那打不过就摇人的卑鄙之事,有何本事尽管使出来,俺老孙不惧你等。”
定光欢喜佛闻言,眉目微冷,嗔怒道。
“果然是只刁蛮不识天数的猢狲,佛祖镇压你五百年,让你修身养性,消除顽劣之性,如今却依旧不改本性,果然不堪教化,如此便再将汝镇压,以赎其罪。”
话罢,赤脚于虚空行走间,朵朵金莲融入其中,随即便是遮天蔽日的阴影覆盖孙悟空周身,强烈的风压刮得孙悟空的黄金锁子甲呼声作响。
孙悟空只觉一股如天之将倾的强悍威压陡然将其身形锁定,笔直的身影被厚重汹涌的恐怖气势压得双腿瞬间弯曲,他抬眼望去,一只巨大的赤脚朝着他狠狠踏来。
他虽不知此人底细,但从这一手便判断出,其实力要胜过观音菩萨数分。
但孙悟空怡然不惧,他狞笑一声,双拳紧握,迎着威压缓缓挺直脊梁,弯曲的双膝也奋力站直,随即猛然怒声咆哮。
“想让俺老孙轻易屈服,妄想,杀!”
继而一股蛮荒狂暴的气势陡然迸发,声声怒吼中,那瘦小的身躯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体型随即膨胀开来。
孙悟空的身躯在咆哮中节节拔高,金色毛发根根倒竖,眼中金光迸射如电。
他双拳紧握,骨节爆响如雷鸣,周身萦绕这数不尽的白色流光,将那漫天佛光都灼得扭曲变形。
转瞬间,身躯已达万丈之高,化作蛮荒巨猿,那凶残暴戾气息尽显无疑。
他随即后撤半步,抬起泰山巨拳便向着定光欢喜佛的赤足迎了上去。
轰!!!
两者悍然相撞,爆出的恐怖气浪向着肆无忌惮的席卷而去,那远处的数道山峰直接被余波夷为平地。
观战的观音菩萨面色未变,莲座荡漾开十丈无形屏障,将唐僧沙悟净二者笼罩在内,免受伤害。
抬眼瞧去,只见孙悟空那魔猿法天象地妖躯轻晃,大地发出声声哀鸣,轰隆作响间,孙悟空双足所处地面塌陷,裂出深不见底的巨坑。
他的双足此刻正埋陷其中,丝丝裂纹随着双足蔓延至千里之外。
而高空赤足而立的定光欢喜佛,此刻面色微凝。
自他成佛以来,便结合佛门真经悟得足下佛国的神通,其威力堪称数个小千世界的重量齐齐压下。
而且此招更能体现他定光欢喜佛高高在上,俯瞰芸芸众生的气魄,但未曾想如今首次失利。
难怪观音菩萨去往西天灵山,拜求如来佛祖时,曾言孙悟空晋升大罗金仙后,虽修为处于大罗初期,但其在晋升时得到诸般造化机缘,其战力比牛魔王也要更胜一筹。
如今看来,所言非虚啊!
但战力再强又有何用,一日不晋升准圣,如何能体验圣道法则奥妙。
况且,他定光欢喜佛乃二姓圣人之徒,昔日在截教通天教主座下倾听上清仙法,而后又得西方准提接引两位圣人传得佛门妙法,经过多年修炼,他已将道佛玄法融合出属于自己的理解。
今日,便是他定光欢喜佛皆镇压孙悟空之际,再次扬名三界之时。
他要以今日结果告知三界,自己弃暗投明,乃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更借以此来为自己正名,他绝不是徒有虚名之辈。
(pS:明天四更,为昨日三位大大加更,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