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星台回来时,日头已过正午,巷口的积雪化了大半,路面湿漉漉的,映着头顶的蓝云。敖翊辰牵着鹿筱往县衙走,路过苏记药庐时,门帘忽然被掀开,苏晚端着个陶碗走出来,见了他们便停下脚步,笑着招手:“敖殿下,鹿姑娘,进来喝碗姜汤吧?刚煮好的,驱驱寒气。”
鹿筱的目光落在苏晚手里的陶碗上,碗沿冒着白气,隐约能闻到姜的辛辣混着红糖的甜香。她没有应答,只是转头看向敖翊辰,眼神里带着几分询问——这些日子,她习惯了跟着他的安排,自己倒少了些主意。
敖翊辰会意,对苏晚点头:“那就叨扰苏姑娘了。”
跟着苏晚走进药庐,暖意瞬间裹了上来,比外头要暖和许多。药柜上的铜铃轻轻晃着,柜格里整齐码着草药,当归的醇、薄荷的凉、甘草的甜,各种气味混在一起,倒不杂乱,反而让人心里安定。苏晚给他们倒了两碗姜汤,递过来时叮嘱:“小心烫,我加了些红糖,没那么辣。”
鹿筱接过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暖意顺着指尖往上爬,却没在心里激起太多波澜。她小口喝着姜汤,辛辣中带着甜意,滑过喉咙时,胃里渐渐暖了起来。敖翊辰坐在她身边,和苏晚闲聊起天牢的事:“昨夜云澈澜抓了个想救萧景轩的人,审了半宿,只问出那人是受了个蒙面人的指使,别的什么都不肯说。”
苏晚正整理着柜台上的草药,闻言动作顿了顿:“蒙面人?会不会和之前放邪祟雾气的是一伙人?”她想起上次在潭边闻到的腥气,眉头轻轻蹙起,“那些雾气邪性得很,若真有同伙,怕是还会来闹事。”
敖翊辰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已经让云澈澜加派人手守着天牢,也盯着城里的可疑人物。对了,前些日子林先生说你这里缺些麦冬和玉竹,我让人从府里送了些过来,已经放在后院了。”
苏晚眼里露出感激:“多谢敖殿下费心,本来还想着今日去药市看看,这下倒省了功夫。”她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个纸包,递给鹿筱,“这是我配的安神香,夜里点上,能睡得安稳些。鹿姑娘这些日子怕是没休息好,或许能用得上。”
鹿筱接过纸包,指尖触到干燥的草药,闻到里面混着薰衣草和合欢花的淡香。她抬头看向苏晚,轻声说了句“谢谢”——这是玄冰髓封好后,她第一次主动对人表达感谢,声音虽轻,却让敖翊辰眼里闪过一丝欣喜。
苏晚笑了笑:“不用客气,都是些不值钱的草药。对了,巷口张阿婆说今日身子好些了,想请你们傍晚去家里吃碗馄饨,她昨儿包了不少,说要谢谢你们之前帮她治病。”
敖翊辰看向鹿筱,见她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应道:“好,我们傍晚过去。”
又坐了片刻,两人起身告辞。走出药庐时,巷子里飘着淡淡的药香,混着积雪融化的湿气,格外清新。鹿筱手里还攥着那个装安神香的纸包,草药的淡香萦绕在鼻尖,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师傅在竹林里熬药的情景——那时候师傅总让她帮忙扇火,药罐里飘出的香气,和此刻的药香很像。
“在想什么?”敖翊辰见她脚步慢了些,轻声问道。
鹿筱抬头看他,眼神里比平时多了点浅淡的光:“想起师傅熬药的样子,也是这样的香味。”
敖翊辰心里一暖,握紧她的手:“以后若是想师傅了,我们就来药庐坐坐,或者去竹林看看。”
鹿筱轻轻点头,继续往前走。阳光透过巷口的树枝洒下来,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她看着手里的纸包,忽然觉得,那股淡淡的药香,像一缕细线,轻轻牵着她心里的那粒种子,让它又多了几分生机。
或许,不用等太久,她就能找回那些失去的情绪,能再像以前那样,闻到喜欢的香味时,眼里会亮起光,会笑着和身边的人分享心里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