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一新、更内敛也更危险的“龙威”号,如同经过淬火重铸的利剑,缓缓驶离天津卫码头。它的北上之行,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技术秀”与“伤痕展”,成功地扭转了朝堂的舆论风向,为凌云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战略窗口期。此刻南归,它承载的不再是质疑与掣肘,而是帝国默许的、决绝的战争授权。
朱棣最终的旨意虽未明言支持一场远征深渊的决战,但其“务必肃清海氛,永绝后患”的措辞,以及默许“龙威”号携带未经完全说明的新装备南返,已足以说明一切。这位雄主在权衡了内外威胁与帝国利益后,终于选择将赌注压在了凌云和他所代表的、能够带来绝对力量的新兴体系之上。
随舰南下的,除了凌云、陈默等核心人员,还有几位身份特殊的“观察员”——一位是兵部职方司的郎中(代表朝廷记录战况),另一位则是脸色依旧沉静、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复杂情绪的韩雍。皇帝需要最直接的战报,也需要最后一道保险。韩雍的存在,既是监督,或许,也带着一丝见证历史、乃至被迫重新认知世界的意味。
舰队并未直接返回吕宋,而是在海上与李参将率领的、已完成最终战备的南洋主力舰队汇合。一时间,以“龙威”号为核心,数十艘新式战舰组成的庞大钢铁集群,桅杆如林,蒸汽蔽日,展现出一股足以令天地变色的磅礴力量。所有将士都明白,这绝非一次寻常的巡航。
汇合后,凌云立刻在“龙威”号上召开了最高级别的战前会议。
巨大的海图桌上,南方那片被标记为“环形结构”的海域被猩红的圆圈勾勒出来。“潜蛟二号”传回的更精确数据,以及玄玑子通过灵能遥感感应的能量流动图,被叠加在海图上,清晰地显示出一个由七个主要节点支撑的、能量活动日益剧烈的巨大“门扉”。
“根据最新情报,‘门’的稳定性在持续增加,能量溢出峰值已达到临界点。”陈默指着能量图谱上几条不断攀升的曲线,语气凝重,“我们判断,‘圣主’的总攻,随时可能开始。甚至……可能在我们抵达之前。”
“所以,我们的计划必须立刻执行。”凌云目光扫过与会的每一位将领和技术负责人,“‘龙威’号将作为主攻佯动力量,直扑环形结构外围,启动‘谐波共振核心’,制造最大范围的灵能干扰,吸引并牵制‘深渊巨口’及所有守军主力。”
他指向海图上环形结构的几个特定点位:“与此同时,‘潜蛟二号’将搭载特战小组,依靠‘龙威’号制造的混乱,潜入核心区域。你们的任务,是同时破坏至少四个主要节点上的‘深渊之心’!‘相位穿刺器’原型只有三台,这意味着,你们必须有一组人,在无法使用专用武器的情况下,设法摧毁第四个节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负责“深潜者”行动的指挥官和苏槿工程师。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会找到办法。”那位面容坚毅的海军指挥官沉声道,他身后几名同样神色决然的队员默默点头。
“李参将。”
“末将在!”
“你率领主力舰队,在外围构筑防线,拦截任何从‘门’内涌出或从外部回援的敌方单位,确保‘龙威’号和‘潜蛟’的行动不受干扰。”
“遵命!”
“陈工,玄玑子道长。”
“在!”
“远程火力支援和全局灵能监控,就交给你们了。尤其是‘镇魂钟’阵列,必须在关键时刻,为‘潜蛟’小组提供掩护。”
“明白!”
命令一条条下达,任务被清晰分解。每个人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何其重大,又何其危险。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一直沉默旁观的韩雍,突然开口:“凌总督,你可知,此战若败,南洋精锐尽丧,大明海疆门户洞开,届时……”“
“若败,则万事皆休。”凌云打断了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仅海疆不保,韩御史,你脚下这艘船所代表的一切,你所见的格物之力,乃至你所信奉的儒家秩序,都可能被来自深海的黑暗彻底吞噬。我们已无路可退。”
韩雍与凌云对视片刻,最终,他缓缓移开目光,不再言语。他或许依旧无法完全理解那些机械与灵能,但他无法否认眼前这钢铁洪流所代表的决心,以及那海图之上、仿佛能透过纸张散发出的冰冷威胁。
舰队开始以最高战速,向着最终战场挺进。越是靠近那片海域,空气中的压抑感便越是沉重。海水的颜色变得愈发幽暗,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墨汁。偶尔可以看到一些扭曲的、散发着微光的深海浮游生物(疑似被轻微污染),以及远方天际那永不消散的、仿佛连接着另一个世界的扭曲光晕。
“龙威”号的舰桥上,灵能感应器的警报声开始变得频繁而尖锐。那种熟悉的、冰冷粘稠的意志,如同苏醒的巨兽,从深海之下弥漫开来,带着一丝……嘲弄与期待?
“它在等我们。”玄玑子忽然开口,脸色苍白,“它知道我们要来。那股意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甚至……带着一丝‘愉悦’。”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深海之下,那低沉的、非人的嗡鸣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仿佛蕴含着某种规律,如同……来自深渊的低语,在欢迎着注定到来的客人,也在宣告着毁灭的倒计时。
“龙威”号巨大的螺旋桨搅动着墨色的海水,坚定不移地驶向那低语的源头。
全体人员,进入最高战斗岗位!
最后的倒计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