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盟誓的余温尚在心间萦绕,现实的寒意却已迫不及待地渗透而来。京城的春日,看似繁花似锦,但敏感的人已然察觉到,吹拂过宫墙柳絮的风中,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冷意。
靖帝偶感风寒,起初并未引起太多重视,毕竟陛下春秋鼎盛。然而,这场风寒却迁延日久,时好时坏,太医院屡次诊脉,皆言“忧思过度,肝火郁结,需静心安养”,开出的方子也多是温补调理之药。渐渐地,陛下临朝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便出现,眉宇间也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憔悴,朝政大事,开始更多地交由储君三皇子萧景琰处置。
萧景琰监国之后,并未急于大刀阔斧地改革,行事反而愈发沉稳持重。他每日勤勉政务,虚心听取老臣意见,对靖帝更是晨昏定省,孝心可鉴,赢得了朝野上下不少赞誉。然而,在这份“贤明”的表象之下,一些细微的变化,正悄然发生。
首先感受到这股寒意的,正是身处荣耀顶峰,实则如履薄冰的镇北王府。
这一日,萧煜被传召至东宫议事。如今的东宫,已非昔日可比,宫人肃穆,气象威严。萧景琰端坐于书案之后,身着杏黄色储君常服,面带温和笑意,亲自起身相迎。
“镇国公来了,快请坐。”他态度亲切,仿佛只是寻常叙话,“近日北疆军报,提及狄虏败退后,各部皆有异动,相互攻伐,似有内乱之象。国公久镇北疆,熟知狄情,不知对此有何高见?”
萧煜依礼坐下,神色平静:“回殿下,狄虏内部本就派系林立,阿史那咄吉此番大败,威望受损,各部首领心生异志实属正常。然,狄人畏威而不怀德,一旦有强权人物整合各部,仍是心腹大患。臣以为,当趁其内乱,加强边防,同时可遣使分化拉拢,以夷制夷,方为上策。”
萧景琰听得连连点头,赞道:“国公所言,深合兵法要义,老成谋国。”他话锋随即一转,状似无意地提起,“不过,如今北疆有周、韩、孙三位将军坐镇,皆是国公旧部,能力出众,想必能妥善应对。只是……这三位将军如今分驻三地,军令协调、粮草调配,难免有所滞涩。加之如今国库……”
他轻轻叹了口气,面露难色:“父皇卧病,本王初理朝政,方知当家之难。去年北疆战事耗费巨大,南方漕运又不畅,国库实在吃紧。今日召国公前来,也是想与国公商议,北疆一线,能否……酌情削减部分军费开支?毕竟狄虏新败,短期内应无力大举南犯,让将士们稍作休整,也好为国库缓一口气。”
削减军费!萧煜心中冷笑,这才是今日召见的真正目的!北疆防线绵长,狄虏虽败,但小股骚扰从未断绝,且其内乱更需警惕,此时削减军费,无异于自毁长城!但他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是沉吟道:“殿下忧心国事,体恤民力,臣感佩。然北疆防务关乎国本,军费开支皆有定例,骤然削减,恐动摇军心,给狄虏可乘之机。不若由臣与兵部、户部详细核算,看看能否从其他方面节省,或可部分延迟发放,待秋税收缴后再行补足,如此既不伤边防根本,亦可暂缓国库压力。”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随即又化为理解和赞同:“国公思虑周祥,如此甚好。那此事,便劳烦国公与两部协商了。”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仿佛随口又道,“对了,听闻国公麾下几位将军家眷仍在京中?如今他们在外为国戍边,家小在京,朝廷理应多加照拂。本王已吩咐下去,一应俸禄赏赐,皆按最高规格发放,绝不能让将士们寒心。”
这话听着是体恤,实则是提醒,更是无形的警告——你们的家眷,可都在京城“照拂”之下呢。
萧煜面色不变,起身谢恩:“臣代诸位将军,谢殿下体恤。”
从东宫出来,萧煜乘坐马车回府。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的声响。他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眉宇间染上一丝疲惫。萧景琰的手段,比他预想的更为绵密难防。削权、制肘、以家眷为质……步步为营,将他与北疆旧部的联系一点点割裂、淡化。
回到镇国公府,书房内,亲卫队长萧锐低声禀报:“国公,我们安排在兵部、户部的几个眼线,近日都被以各种理由调离了关键岗位。还有……三殿下似乎有意重启对去年军需采购的核查,尤其是我们龙骧军经手的那几批。”
萧煜睁开眼,眼中寒光一闪:“知道了。让我们的人,近期都安分些,账目清理干净,不要留下任何把柄。”
“是。”
---
与此同时,苏府挽月小筑。
苏挽月正在听顾清风汇报“霓裳”的运营情况,以及通过玄甲卫渠道收集到的一些零散信息。
“……三殿下监国后,提拔了一批寒门出身的官员,多安置在御史台和六科给事中等言官位置,这些人近来弹劾勋贵、旧臣的奏章明显增多。”顾清风低声道,“虽未直接指向我们或镇国公府,但风向已然不对。”
苏挽月轻轻拨弄着算盘,神色平静:“树欲静而风不止。新帝登基前,总要立威,清理一批‘旧势力’,扶植自己的班底,不足为奇。让我们的人,生意照做,少议朝政,尤其不要与那些被弹劾的官员走得太近。”
“是。”顾清风应下,又道,“还有一事,有些蹊跷。我们一支往西域贩运丝绸的商队,在边境附近,隐约探听到……似乎有西戎打扮的使者,秘密进入了北狄的地界,行踪很是隐蔽。”
西戎使者密访北狄?苏挽月拨弄算盘的手停了下来。西戎位于大靖西北,与北狄素来因牧场和水源纷争不断,关系紧张。此时秘密接触……
她立刻联想到萧景琰意图削减北疆军费的举动。若在此时,北狄与西戎摒弃前嫌,甚至联手……那北疆防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主张削减军费的萧景琰,届时又将如何应对?是将责任推给前线将领,还是……
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升。这绝非巧合!
“此事非同小可。”苏挽月神色凝重,“让我们在边境的人,不惜代价,务必查清西戎使者此行的真实目的,以及北狄高层的反应。消息务必保密,直接传回给我。”
“明白!”顾清风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顾清风退下后,苏挽月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初绽的玉兰花。阳光和煦,但她却感到一阵心寒。
新日初升,照耀的却依旧是权力倾轧的旧局。萧煜在朝堂上被步步紧逼,边境又可能酝酿着新的巨大风暴。而她和萧煜,如同怒海中的两叶扁舟,必须更加谨慎,才能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的波诡云谲中,寻得一线生机。
她轻轻抚过腕上的沉香木念珠,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无论前方是何等的惊涛骇浪,既然选择了与他同行,她便绝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