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满的心情美美的叫了辆人力三轮车,吩咐师傅把她送到城东的供销社,陈小满坐在车斗里,风一吹,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
这一千块钱,只是她给陈家人的教训,当初他们为了巨额彩礼算计春芽的婚姻有多得意,现在掏钱就该有多心疼。
其实她也就是打了个时间差,陈家就是被“革委会”三个字吓破了胆,只要再等一两天,刘科长就会被放出来,他们也不会有事。
刘科长不过是个服装厂的小科长,手里那点油水,明面上顶天了就是被搜走的金条和镯子,革委会要的是“抓典型”,那些东西到手,早就懒得再揪着底下人不放。
再说了,找刘科长办事的人多了去了,没人举报,谁会闲得一个个查证?
她故意出那个“安置刘志能”的主意,哪里是为了帮陈家?
不过是想让王桂兰他们也尝尝滋味罢了。
当初刘家能出那么高的彩礼,除了想找个人给刘家传宗接代外,还有就是想要个人给刘志能当沙包使。
春芽嫁给刘志能,差点被打死,王桂兰还在一旁说风凉话,骂春芽矫情、不经逗。
现在让陈家去照顾刘志能,正好让他们也尝尝被傻子折腾的滋味,看看王桂兰到时候还能不能不矫情。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停在供销社门口,陈小满利落地下了三轮车。
付了钱后,目光径直投向不远处挂着“城东供销社”木牌的青砖瓦房。
此时正是午后,供销社里人不算多,她走进供销社,直奔二楼的自行车专柜,墨绿色的车架泛着哑光,车把上缠着崭新的黑胶布,在这年头可是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征。
前天她偷偷潜进刘科长家找线索时,翻到了一抽屉票证,她也没认真看以为里面都是粮票。
就随手抓了一把放兜里,今天上午去国营饭店吃饭,掏出来一看才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张自行车票和一张缝纫机票。
跟柜台后的售货员报了型号,又仔细检查了车链、车闸,确认没问题后,干脆利落地付了钱。
推着新自行车出门时,陈小满的嘴角又上扬了几分,有了这车,往后进城可方便多了。
买了自行车她也不耽搁,骑上自行车就往供销社后面的巷子走。
这条巷子里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墙根处长着些杂草,偶尔有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碎纸屑,确实偏僻得很,她前天在这里走了一路也没碰见半个人影。
陈小满心里盘算着:前世王桂兰说陈茜就是在这儿遇的贵人,如今自己提前来,能不能截住这个机会,就看今天了。
她骑着自行车刚走到巷子口,就听见巷子里传来一声尖利的哭喊:“啊!抢劫啊——”
陈小满心里一紧,立马下车,将自行车靠在墙边。
巷子里,一个满脸胡茬的男人正攥着个枣红色的女式提包,眼睛通红,身上还沾着些酒气,一看就是喝多了。
在他脚边,一个头发微微斑白的老妇人正死死抱着他的右腿,身子被拖拽着半趴在地上,却怎么也不肯松手,嘴里还在不停哀求:“把包还给我!那里面有我要紧的东西!”
男人被缠得不耐烦,腾出左手就往老太太背上推,又抬脚想把人甩开,老妇人重心不稳摔在地上,手肘和膝盖蹭破了皮,渗出血丝,可抱着男人腿的手反而更紧了。
陈小满放好自行车,手上多了根足有手臂粗细的木棍,这还是她在村里后山上捡的柴火棍子,空间里还有一大堆。
“住手!”她大喝一声,攥着木棍快步冲了过去。
男人正被眼前这个老女人缠得火大,听见声音回头时,拳头已经扬了起来,眼看就要砸在老女人的脑袋上,自己能脱身了。
陈小满手中的木棍也“呼”地挥出,精准砸中了男人的脸面。
“嗷!”男人闷哼一声,痛得双手捂住脸,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眼睛几乎睁不开。
他还没反应过来,陈小满已经趁机上前,握着木棍对着他的胳膊、大腿又狠狠敲了几下,每一下都避开了要害,却足够让他疼得直咧嘴。
男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想挣扎着反扑,陈小满却瞅准时机,猛地扬起木棍,朝着他的后脖子“咚”地敲了下去。
男人哼都没哼一声,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彻底晕了过去。
“大娘,您没事吧?”
陈小满放下木棍,蹲下身去扶老太太。
老太太从地上爬起来,先是踉跄了一下,站稳后第一时间就扑到提包旁,颤抖着拉开拉链。
她从里面摸出个用手帕层层包裹的小物件,小心翼翼展开——是一张三寸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搂着笑意盈盈的老太太。
老太太用袖口轻轻擦了擦照片边缘的灰,又摸了摸自己被蹭破的胳膊,长长舒了口气:“没事没事,照片还在,人也没大碍。”
她抬头看向陈小满,眼神里满是感激,拉着她的手一个劲道谢:“闺女,真是多亏了你!
要是没有你,我这老骨头今天指不定要遭多大罪,这照片要是没了,我活着都没个念想了!”
陈小满看着老太太鬓角的白发和脸上的擦伤,又瞥了眼地上昏迷的男人,伸手帮她理了理散乱的头发:“大娘您别客气,谁碰见这事都不能眼睁睁看着。
您没受伤就好,这包里头除了照片,还有别的贵重东西吗?要不要我陪您去派出所报个警?”
老太太摇摇头,把照片仔细揣回提包夹层,又拍了拍包身:“没别的值钱玩意儿,就几件换洗衣裳和几块零钱。
报警就不用了,人都晕了,等他醒了自己走就是,我这把年纪,也不想再折腾。”
她说着,又上下打量陈小满,目光落在巷口的自行车上,语气里多了几分好奇:“闺女,你这是刚买的自行车吧?怎么会来这么偏的巷子?”
陈小满顺着她的话茬,指了指巷口:“我刚从前面供销社买的车,想着这条巷人少,正好试试车。没想到刚到这儿就听见您呼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