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港”的信号回应,如同在漫长寒冬中点燃的第一缕篝火,瞬间照亮了“深渊堡垒”内每一个幸存者的脸庞,也点燃了他们心中沉寂已久的、名为“希望”的烈焰。然而,狂喜过后,是更为沉重的责任与紧迫感。信号微弱、断断续续,且充满了警告意味,说明“避风港”的处境同样艰难,甚至可能危在旦夕。他们必须尽快行动!
主控室内,气氛凝重而专注。伊芙琳带领技术团队,将所有计算资源集中于破解那段残缺的坐标信息上。信号源受到的干扰极其严重,且使用了复杂的动态加密和跳频技术,显然是为了规避“黑暗中的眼睛”的监听。破译工作如同在浩瀚的沙海中寻找一粒特定的金沙,进展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
“信号源的大致方向可以确定,在星球的另一侧,跨越整个‘悲伤之海’主洋盆,指向一片我们从未探索过的、被远古数据库标记为‘风暴壁垒’的未知海域。”伊芙琳指着全息星图上那片被浓厚云层和混乱能量场覆盖的广阔区域,眉头紧锁,“但具体坐标……被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加密协议层层包裹,强行破解可能会触发自毁机制,或者暴露我们的位置。”
“没有时间等待完美破解了。”林越的声音斩钉截铁,“每延迟一秒,‘避风港’就可能多一分危险。我们必须出发,在航行中继续破译!大致方向就是我们的航标!”
一场横跨星球尺度的远征,就此定论。这绝非易事。“悲伤之海”广袤无垠,平均深度超过万米,途中遍布着强大的洋流、恐怖的海底风暴、未知的深海巨兽巢穴,以及……天外威胁可能建立的巡逻网和监测点。更不用说,那支神秘的银色守护者舰队和“黑暗中的眼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详细的远征计划迅速制定:
路线选择:放弃相对安全的近海航线,选择一条穿越洋盆中心、环境极端但可能更隐蔽的深层海流通道,以最大限度规避可能存在的监视。
航行模式:全程保持深海潜航状态,利用“深渊堡垒”升级后的反探测系统和“生命精粹”能量提供的强大隐匿场,尽可能抹去航行痕迹。
资源保障:启动堡垒内所有制造单元,全力生产备用的能源核心、武器弹药、维修零件以及足够维持数月的合成食物和淡水。生态农场进入最高产模式。
战斗准备:所有武器系统完成最终检查与校准。汉克和赵山河负责组织联合战斗小组,进行高强度的模拟对抗训练,磨合双方人员的配合默契。
信号监控:航行期间,保持最高级别的电子静默,只接收不发射任何信号。伊芙琳团队在航行中持续尝试破解坐标,并监听任何可能与“避风港”或威胁相关的蛛丝马迹。
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了数日。当最后一批补给物资被装入仓库,当所有系统完成了出发前最后一次全面自检,“深渊堡垒”这艘承载着人类最后希望的方舟,已然整装待发。
启航的时刻终于到来。堡垒缓缓驶出藏身的裂谷,巨大的舰体调整姿态,如同瞄准目标的箭矢,对准了星图上那片遥远的、充满未知的“风暴壁垒”海域。
“所有单位注意,远征行动,‘归途’,正式开始!”林越站在指挥席上,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遍堡垒每个角落,“我们的目标,找到同胞,汇聚力量!无论前方有何艰险,我们,一往无前!”
“一往无前!”通讯频道中传来战士们整齐划一、充满决心的回应。
“深渊堡垒”的主推进器喷射出幽蓝色的离子流,强大的反重力场抵消着深海的巨压,这座钢铁之城开始加速,义无反顾地驶入了无边的黑暗与深邃之中。
最初的航程相对平静。堡垒沿着规划好的深层寒流带悄然滑行,外部是永恒的黑暗与死寂,只有偶尔游过的、散发着磷光的深海生物,证明着生命的存在。内部,所有人各司其职,保持着最高警惕。伊芙琳的团队日夜不停地分析着信号数据,试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破解机会。
然而,平静永远是暴风雨的前奏。航行至第七天,当堡垒试图穿越一片异常活跃的海底热液喷口群时,危机不期而至。
“警报!右舷侧向30度,距离5链,发现高速水下物体接近!数量……三!能量特征……匹配数据库……是天外威胁的‘镰刀’级高速侦察艇!”声呐员急促的报告打破了舱内的宁静!
“全员一级战斗准备!护盾全开!武器系统上线!保持静默,尝试规避!”林越瞬间进入指挥状态。
三艘形如黑色匕首、速度极快的敌方侦察艇,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喷口群弥漫的浓密黑烟中钻出,径直朝着堡垒潜航的方向扑来!显然,堡垒的隐匿并非完美无瑕,还是被巡逻的尖兵发现了!
一场不可避免的遭遇战,就在这片炽热与黑暗交织的海底荒原上,骤然爆发!
(直播系统介入 - 远征遇敌)
直播画面瞬间切换到战斗视角,堡垒外部摄像头捕捉到了高速逼近的敌艇身影。弹幕瞬间紧张起来:
**【卧槽!出门就遇敌!运气太背了!】
.****【‘镰刀’艇!速度超快,擅长缠斗!】
.****【千万别被缠住!不然会引来大部队!】
.****【主播快想办法甩掉它们!】
.****【远征第一道坎来了!】
(直播系统介入结束)
远征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了荆棘。能否干净利落地解决眼前的麻烦,并将行踪再次隐藏,成为了对“深渊堡垒”和整个团队的第一次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