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信都行台颁布的《安民十条》如同巨石投湖,在河北大地激起了层层涟漪。其中最为引人瞩目,也最让底层百姓将信将疑的一条,便是“核查田亩,推行均田,授田与民,轻徭薄赋”。千百年来,土地是农人的根,也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战乱之后,荒地遍野,但谁有资格耕种?收获又归谁所有?这些问题悬在每个人心头。

行台户曹经过紧张筹备,决定选择信都郡下属的“安喜县”作为推行《均田令》的首个试点。此县地处平原,战乱中受损严重,无主荒地多,人口流失量大,颇具代表性。

这一日,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安喜县境内一个名为“孙家洼”的破败村落,迎来了几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为首的是一名年轻的户曹吏员,姓张,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官服,带着两名书吏和四名负责护卫的县兵。他们赶着一辆骡车,车上装着丈量工具、木桩、笔墨简牍和一袋应急的粮食。

村正早已得到通知,惴惴不安地带着几个面黄肌瘦的乡老在村口迎接。村民们则躲藏在自家残破的院墙后,用警惕、好奇又带着一丝恐惧的目光偷偷打量。

“老丈不必多礼,”张吏员虽年轻,却显得干练沉稳,他出示了盖有行台大印的公文,“奉行台独孤大将军令,朝廷恩典,特来孙家洼核查户口,清丈土地,推行均田。”

工作首先从村正那间摇摇欲坠的屋子里开始。张书吏铺开简牍,磨墨执笔。

“村正,烦请将村里现有人口,挨家挨户,如实报来。姓名、性别、年龄、与原户主关系,是否丁男、丁女…”

村正念着名字,声音颤抖。许多名字后面跟着的是“死了”、“逃荒去了”、“被魏军抓走了”…记录下的,多是老弱妇孺。偶尔有几个丁壮,也是面带菜色,眼神躲闪。

核查过程中,难免有隐瞒。一户人家,明明藏着一个适龄的儿子,生怕被拉去当兵或服徭役,谎称只有老母幼女。张吏员并不点破,只是温和道:“大叔,朝廷均田,按丁口授田。多一口丁男,便能多分四十亩露田(口分田),家中便多一份活命的指望。朝廷若要征丁,自有法度,岂会因噎废食?”那户主犹豫半晌,终将儿子唤出。

消息渐渐传开,村民们的恐惧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期盼——多一个人,真能多分地?

核查完户口,更繁重的工作开始——清丈土地。张吏员带着人,在村正和乡老的指引下,走向村外广袤的荒野。

昔日良田,如今杂草丛生,甚至能看到暴露的白骨。这里有原属北魏官府的“公田”,有逃亡外地或被杀的豪强地主的“私田”,更多的是主家死绝或无能力耕种的“抛荒田”。

书吏展开粗糙的县境地图进行标注,衙役们则拉起长长的绳索,拿着步弓(丈量工具)开始丈量。每量好一大块适合耕种的土地(露田),或是适合种桑、麻的土地,便在边界处钉下一个刻有“官”字的木桩,表示此田已登记在册,纳入授田范围。

“这块地,肥力足,记上等露田百二十亩。”

“那边坡地,可种桑,记桑田二十亩。”

木桩钉入土地的沉闷声响,在寂静的田野里回荡,仿佛敲击在村民们的心上。

初步清丈后,张吏员在村里打谷场上召开了全体村民会议。他站在一个石碾上,手中举着一份《均田令》摘要,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高声宣讲:

“乡亲们!朝廷新政:凡我大秦编户之民,男子年满十五,授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此田身死还官!”

“此外,每户另授桑田二十亩,须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麻田十亩!桑麻之田,皆为永业,可传子孙!”

“新附之民,免一年赋税!次年始,每亩纳粟二升,绢二尺…”

这些条款,对于世代为佃户、甚至奴隶的村民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安静地听着,脸上多是麻木和怀疑。

新政并非一帆风顺。村中原本一个钱姓小地主,原本还想趁机低价兼并些荒地,如今美梦落空。他暗中串联几户人家,试图隐瞒部分靠近水源的肥田,谎称是自家祖产,并非无主荒地。

张吏员察觉有异,核对旧时鱼鳞图册残卷,又走访老农,很快发现了猫腻。

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请来了驻扎在附近的一名北秦队正。那队正带着五名甲士往钱家门口一站,什么话都没说。钱地主顿时汗流浃背,当晚便主动找到张吏员,承认“一时糊涂”,表示全力拥护均田令。杀鸡儆猴的效果立竿见影。

村民孙望一,五十多岁,是个老实巴交的佃农。战乱中,儿子被魏军抓夫不知所踪,老伴饿死,只剩他和一个瘦弱的小孙子相依为命。他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等着饿死或者冻死。

均田令的宣讲,他听得最认真,浑浊的老眼里第一次燃起了微光。

丈量土地时,他远远跟着,看着那些木桩,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

最终授田的日子到了。张吏员根据户籍和土地清册,大声念道:“户主孙望一,丁男一,授露田四十亩!永业桑田二十亩!麻田十亩!地块位于村东二里坡下,界桩已标明!”

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名书吏将一份写有他名字、田亩数和地块编号的简陋田契递到他手中。

孙望一用那双布满老茧、颤抖得像风中枯叶的手,死死攥着那张轻飘飘却又重如千钧的麻纸。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着信都方向连连磕头,老泪纵横:“青天大老爷…活命之恩啊…陛下万岁…大将军万岁…”

他挣扎着爬起来,拉着小孙子就往村东跑。跑到那片刚刚被钉下界桩的土地上,扑倒在地,抓起一把冰冷的、带着草根的泥土,紧紧捂在胸口,仿佛抱着失散多年的孩子,嚎啕大哭。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所有围观的村民。怀疑、观望、麻木…种种情绪开始冰雪消融。希望,如同春日的野草,在孙家洼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上,顽强地钻出了头。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四面八方。周围村镇的百姓闻风而动,纷纷打听何时轮到他们。更远处,那些还在山林中躲藏、或在他乡乞讨的流民,开始听到了“回乡分田”的传闻。

《均田令》下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秩序,是希望,是大秦王朝扎根于河北沃土,最深最牢的根基。独孤信的铁血征伐打下了江山,而这一纸政令,正开始悄然收获民心。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大清隐龙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