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集 完美交付?信任的建立
陇南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早,才十一月初,就下起了小雪。货栈的院子里,五十台简易纺织机嗡嗡作响,女工们坐在机器前,手里的棉纱快速变成布匹 —— 这是林天传过来的零件组装的,比古代的织布机快三倍,原本需要半个月才能织完的布,现在五天就能完成。
秦云站在院子里,看着堆积如山的布匹和棉花,心里稍定。粮商那边已经凑齐了一千石粮食,林天也传了一千五百石压缩饼干(包装成 “精米”)和五百石面粉(包装成 “小麦”),刚好凑够两千五百石;棉衣也已经缝好了一千二百套,剩下的三百套明天就能完成,比预期的还快。
“掌柜的,边军的人来了,在门口等着,说要提前验货。” 阿虎跑过来说。
秦云心里一紧 —— 提前验货?难道是刺史不放心,让边军来挑毛病?他赶紧整理了一下衣服,去门口迎接。
门口站着两个身穿铠甲的士兵,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校尉,脸上有一道刀疤,眼神锐利,正是边军的周校尉。看到秦云,周校尉没什么表情:“秦掌柜,奉命来验货,粮食和棉衣在哪?”
“周校尉里面请,都在仓库里。” 秦云笑着引路,心里却在打鼓 —— 压缩饼干虽然包装成了精米,但口感和真米不一样,要是被发现就麻烦了。
仓库里,粮食堆得像小山,棉衣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周校尉走到粮食堆前,拿起一袋 “精米”,打开袋子,抓了一把放在手里,仔细看了看 —— 颗粒饱满,颜色雪白,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他又拿起一块 “精米”,放在嘴里嚼了嚼,眉头皱了起来:“这米怎么有点硬?口感不太对。”
秦云心里一慌,赶紧解释:“周校尉,这是外地运来的‘晚稻’,比咱们本地的米更耐旱,所以口感硬一些,但饱腹感强,边军兄弟们吃了抗饿。”
周校尉又拿起一袋面粉,打开看了看,没发现异常。他走到棉衣前,拿起一件,摸了摸里面的棉花,又看了看针脚:“这棉衣的针脚很密,棉花也足,比之前官府采买的好多了。”
秦云松了口气,笑着说:“周校尉,这都是按您的要求做的,棉花用的是上等的新棉,布也是新织的,保证兄弟们穿了暖和。”
周校尉点了点头,对身后的士兵说:“清点数量,没问题就签字。”
士兵们开始清点,半个时辰后,士兵汇报:“校尉,粮食两千五百石,棉衣一千五百套,数量没错,质量也没问题。”
周校尉拿出一张单子,签上名字,递给秦云:“秦掌柜,货不错,比预期的好。刺史大人说,要是你能按时交货,会给你加三成采买价,这是定金,剩下的交货后再付。”
秦云接过单子和银子,心里大喜 —— 不仅没挑毛病,还加了三成采买价,这说明边军和刺史都认可了他的能力。他赶紧说:“多谢周校尉,明天我亲自把货送到边军营地,保证不会耽误。”
第二天,秦云带着五十个伙计,赶着二十辆马车,把粮食和棉衣送到边军营地。周校尉亲自在营门口迎接,看到马车里的货,脸上露出了笑容:“秦掌柜,辛苦你了。今年冬天冷,兄弟们有了这些棉衣和粮食,就能好好守着边关了。”
秦云笑着说:“能为边军出份力,是小人的荣幸。要是以后还有需要,尽管找小人,一定优先供应。”
交货后,秦云刚回到货栈,刺史府的幕僚就来了,手里拿着一张银票:“秦掌柜,刺史大人说了,你这次做得好,加三成采买价,这是剩下的货款。另外,大人让我跟你说,以后官府的采买,优先考虑你秦氏货栈,要是你能再为陇南的民生多做些贡献,大人还会奏请朝廷,给你个官职。”
秦云接过银票,心里清楚,这是刺史开始真正拉拢他了。他躬身说:“多谢大人抬爱,小人一定尽心尽力,为陇南百姓、为官府效力。”
幕僚走后,阿虎兴奋地说:“掌柜的,咱们这次不仅赚了钱,还得到了刺史和边军的信任,以后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秦云笑着点头,心里却没放松 —— 他知道,刺史的信任是有条件的,以后官府的订单只会越来越多,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去。他拿出手机,联系林天,汇报交货的情况。
林天看着屏幕里兴奋的秦云,笑着说:“做得好!这次不仅赢得了信任,还打开了官府的市场,以后古代线的生意会更稳。不过你要注意,刺史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以后再接订单,要留个心眼,别把自己逼得太紧。另外,边军那边可以多走动,他们手里有不少资源,比如铁矿石、战马,说不定以后能合作。”
秦云点了点头:“先生放心,我会注意的。边军的周校尉说,以后有需要会找咱们,我打算过几天送些香料过去,跟他打好关系。”
“好主意。” 林天说,“另外,我传了一批‘高产小麦种子’过来,你找块隐蔽的地,先试试种植,要是成功了,不仅能解决粮食问题,还能让百姓更信任你。”
秦云心里一喜:“太好了!先生,我这就去找试验田,一定好好种!”
挂了通话,秦云看着货栈里堆积的银子和官府的采买单子,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完美交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等着他,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