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吕辰回到家时,家里灯火通明,淡淡的饭香和布料气息扑面而来。
正堂里,陈雪茹和陈婶正坐在灯下,手里拿着针线布料,低声交谈着。
一旁的回风炉烧得正旺,炉壁泛着暗红的光,炉子上的水壶“咕嘟咕嘟”地冒着白气。
小念青大概已经睡了,摇篮空着,只有小咪蜷在炉边,慵懒地舔着爪子。
“回来了?”陈雪茹抬起头,眉眼弯弯,手里拿着一件快成型的深蓝色中山装,看尺寸正是给吕辰的。
她身边还放着几块颜色稳重、质地厚实的布料。
“嗯,嫂子,陈婶。”吕辰脱下沾了寒气的棉外套挂好,走到炉边烤火,目光落在陈雪茹手中的衣服上。“又在忙活衣服?表哥和雨水呢?”
“雨水去晓娥家学习去了,柱子哥去赵师傅家了。”陈雪茹站起身,拿起衣服,在吕辰身上比划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
“给你开春准备的,尺寸正好。你瞅瞅这针脚,还有这儿,”她拉过袖口,指着内侧一个用同色线精心绣出的、娟秀小巧的“辰”字,“喜欢不?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算是咱家的小记号。”
那“辰”字虽小,却结构匀称,针脚细密,透着一股灵秀之气,显然是花了心思的。
吕辰笑道:“嫂子手艺真好,这字绣得比印的还漂亮。太费神了。”
“自家人,费什么神。”陈雪茹嗔怪地看他一眼,将衣服小心叠好,话锋随即一转,“小辰,眼看就要过年了,你那些在轧钢厂实践的同学们,不是好些都没回家吗?我看他们整天在车间里摸爬滚打,衣服都磨边开线了,看着怪叫人心疼的。他们这次不是都发了‘实践补助’吗?于情于理,也该做身新衣服过年,精神精神!”
她眼睛亮晶晶的,继续说着她的计划:“你回头去问问他们,要是乐意,我们合作社可以接这个活儿!布料他们可以自己选,我们保证做工精细,价格也绝对公道。要是人多,我们甚至可以派人去你们实践基地,统一给大家量尺寸,也省得他们跑来跑去耽误工夫。”
吕辰一听,立刻明白了陈雪茹的打算。
这既是一份体贴的心意,关心他这些并肩作战的兄弟,同时也是一笔不错的生意。
同学们刚拿到一笔不小的补助,确有添置新衣的需求和能力。
由她出面组织,合作社能接到批量订单,同学们也能方便地买到合身、质量好的衣服,确实是双赢。
他不得不佩服嫂子这生意头脑,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并用一种让人舒服的方式提出来。
“嫂子你这主意好!”吕辰赞道,“我明天就去基地问问大家。估计响应的人不少,到时候怕是要辛苦你和合作社的师傅们了。”
“这有什么辛苦的,我也是为了合作社。”陈雪茹笑得很开心,显然对自己的提议很是得意。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张奶奶的声音:“雪茹,柱子和小辰回来了吗?”
陈雪茹忙应了一声,起身去开门。
只见张奶奶提着一个布袋子,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张奶奶,快进来烤烤火,外面冷。”吕辰连忙让座。
张奶奶在炉边坐下,将手里的布袋放在桌上,从里面拿出两包东西。
一包是晶莹洁白的白糖,另一包是散发着清雅香气的茶叶。
“家里也没什么稀罕物,这是你张叔单位里发的内部供应品,白糖和一点茶叶,拿来给你们尝尝,别嫌弃。”
陈婶连忙推辞:“张婶儿,您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
张奶奶摆摆手,脸上带着喜悦:“拿着吧,拿着吧。说起来,还得谢谢小辰。你们家张叔,这回组织上信任,给他加了加担子。以后啊,怕是更忙了,少不了还要继续麻烦小辰给他出出主意。这点东西,不成敬意。”
众人一听,都反应过来——张科长这是升职了!
“张奶奶,您是说我张叔他……”吕辰惊喜地问道。
“嗯,”张奶奶点点头,声音里带着自豪,“副局长的任命下来了,今天刚宣布的。”
“哎呀!这可是大喜事!”陈雪茹立刻笑着恭喜,“张叔能力强,人又正派,早该升了!恭喜您啊张奶奶!”
“恭喜张奶奶!”吕辰和陈婶也连声道贺。
院子里弥漫着欢快的气氛,张科长的升迁的确算得上是整个甲字号几家人的荣耀。
张奶奶笑着接受了大家的祝贺,又对陈婶说起另一件事:“对了,我家后院那暖棚里的芥菜,这几天长得正好,棵棵都水灵,能收了。我寻思着明天,叫上赵家姐姐、吴姐姐、小王、小李媳妇和你,咱们几个一起动手,收了它,几家分分,正好赶在年前做点酸菜,过年吃饺子、炖肉都能用上。”
陈婶也笑道:“那正好,我们后院这个暖棚,那些小白菜苗也窜起来了,咱们顺便把苗分了,该移栽的移栽,该间苗的间苗,人多干活快。”
说起暖棚的事,张奶奶又接着说道:“还有件事儿,得跟你们念叨念叨。小辰啊,前些日子你拉回来那四十吨煤,可真是解了咱们的大急!尤其是咱们这两处暖棚。”
她指了指自家和吕辰家后院的方向:“这整个冬天,火龙可不能熄,耗煤量可不小。我跟你她们几个私下里商量,不能让你们一家又出力气又贴补这么多,我们这几家,一家凑点钱给你,这煤钱不能让你一个人担着。”
陈婶闻言忙说:“张婶儿,您这话就见外了,小辰能弄来煤,也是大家伙的福气,邻里邻居的,算那么清干嘛。”
张奶奶很是坚决:“说什么话?一码归一码,才不作邻里和气。”
吕辰心中感动,这些长辈总是这样,不愿意占小辈一点便宜。
他略一思忖,开口道:“张奶奶,您们的心意我明白。不过,既然煤是大家都要用的,暖棚也是咱们六家共同的‘菜篮子’,我看不如这样,咱们也别算细账凑钱了,显得生分。如果大家觉得过意不去,不如一家先给我两百块钱,就当是咱们甲字号这几户共同的‘燃煤基金’。这批煤,咱们六家一起用,无论是取暖还是暖棚,都从这里出。等这批煤用完了,咱们再看情况,到时候再一起想办法去买。这样既公平,也省得一次次算钱,您看怎么样?”
张奶奶听了,眼睛一亮,拍手道:“哎!这个法子好!既不让小辰吃亏,也省得我们几个老婆子心里老是过意不去。一家两百,公平合理!回头我就跟她们说去,他们肯定也没意见!还是小辰你想得周到!”
张奶奶又坐了一会儿,聊了聊暖棚里其他蔬菜的长势,便起身告辞了,说明天一早再来招呼大家干活。
送走张奶奶,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陈雪茹感慨道:“张叔这一升职,咱们这片儿就更安生了。”
晚饭是陈婶做的,简单却可口。
小雨水果然如吕辰所料,在娄晓娥家吃了饭才回来,小脸红扑扑的,满是兴奋,说什么去学习,显然是去玩了。
饭后,吕辰正准备去书房整理一下今天的项目笔记,就听到院门又被轻轻敲响。
陈雪茹去开了门,略带惊讶的声音传来:“张叔?您怎么这么晚过来了?快请进。”
来人正是刚刚升任副局长的张科长,他穿着一身半旧的深色便服,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沉稳。
“刚开完会,顺路过来看看。”张副局长声音不高,带着笑意跟陈婶打了招呼,目光便落在吕辰身上,“小辰,还没休息吧?有没有空,去你书房说会儿话?”
“有空,张叔您请。”吕辰心知他此来必有要事,连忙引着张副局长进了书房,掩上了门。
书房里,吕辰给张副局长沏了杯热茶。
张副局长没有过多寒暄,抿了口茶,直接切入正题:“小辰,这次的事,张叔得谢谢你。”
他目光诚恳:“上次老王升职请大家吃羊肉,你提的那个‘对口支援内蒙’的点子,我回来仔细琢磨了,觉得大有可为,就开始着手推进。”
他脸上露出一丝回忆的神色:“上报领导、制定方案、联系对接、选派人员……过程是复杂了些,但效果出奇的好。那边治安压力大,人员业务能力不齐,办案物资紧张,我们针对这些进行了对口支援,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市局领导知道了,非常重视,把这当成了一个典型,专门开会表彰了我们分局……这次升职,这个‘援蒙’工作,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起了关键作用。张叔心里有数,这份情,我记着。”
吕辰连忙谦虚道:“张叔,您言重了。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真正把事情做成的,是您和局里的同志们。我们能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生活,多亏了有您和各位高邻照应,尤其是张奶奶,把我们当自家孩子一样疼。要说感谢,也该是我们感谢您才对。”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
当初他们三兄妹毅然离开南锣鼓巷那个是非之地,来到这新街口,左右邻居皆是明理厚道之家,张科长这位公安干警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让那些宵小不敢轻易觊觎。
张奶奶等长辈更是时时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
这份安稳的成长环境,弥足珍贵。
张副局长摆摆手,神色严肃了几分:“维护一方安宁,本就是我的职责,不值一提。”
他话锋一转,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倒是你,小辰,你在轧钢厂搞的那个实践基地,动静可是越来越大了。不瞒你说,现在我们局里,上上下下都听说了。高层也在关注,认为你们这群年轻人,硬是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的困难时期,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咱们国家的工业发展,蹚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新路子!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在期待着你们最终的成果。”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低沉而有力:“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红星轧钢厂厂长这个位置,变得异常敏感。谁能最终坐上那个位置,挑起‘厂校合作’这副重担,谁就等于拿到了一张通往更高层面的入场券。这不仅仅是管理一个工厂那么简单,它代表着一种方向,一种被上面认可的模式。”
他略作停顿,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李怀德副厂长,能力是有的,魄力也不小。不过,我听到一些风声,他那位在部委担任副职的岳父,似乎认为他……还欠些火候,觉得他目前的能力和条件,还不足以完全驾驭一个红星轧钢厂这样规模的万人大厂。”
吕辰心中一动,李怀德这岳父,真是高人啊!
“当然,”张副局长话锋又一转,“这些都是内部的看法。官面上的事,风向变得快。如果李副厂长能在关键时刻,拿出实实在在、让人无法忽视的成果,证明他不仅能推动项目,更能驾驭全局,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和稳定,那么,之前所有的‘条件不足’、‘欠火候’,就都不是问题了。成绩,是最好的通行证。”
这番话,既是提醒,也是鼓励。
吕辰深深点头:“我明白,张叔。我们会全力以赴。”
这时,吕辰想起了正白旗村和四王村也在开始酝酿蔬菜基地的事。
他原本打算牵线,让王副处长他们单位参与这种“机关单位+农村”的共建模式,既能解决单位部分职工蔬菜供应,也能支援农村建设。
此刻,他看着新任副局长的张叔,心中权衡了一下。
张叔刚履新,想必千头万绪,而且公安局的业务与后勤保障、农业合作关联度不高,最主要的是,他未必分管这一块,贸然插手可能敏感。
不过,吕辰还是简单提了提这件事:“张叔,还有个情况。香山下面的正白旗村和四王村,看到白杨村搞蔬菜基地成功了,也准备弄暖棚种菜以及深山养殖。国庆时,我推荐他们去了密云那边学习,想必开春就会开始建设,搞搞‘单位+农村’合作,互惠互利。”
他没有明确推荐张副局长去推动,只是陈述了事实,留下了余地。
张副局长,沉吟片刻,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点了点头:“嗯,这个机会不错,我会留意,具体情况,我再了解了解。”
他没有大包大揽,显得沉稳而谨慎。
两人又聊了几句闲话,张副局长便起身告辞,叮嘱吕辰也早点休息,别太劳累。
送走张副局长,吕辰站在院中,仰望星空。
寒夜清澈,星子寥落,却颗颗明亮。
时代的潮汐悄然涌动,将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卷入其中,推向未知而充满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