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光伏半壁照全球,碳中和梦十年圆
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大厅,今天比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几百个国家代表挤在会场里,每个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正前方的巨型电子屏。屏幕上,一组数字正在缓缓跳动——“全球光伏覆盖率:50.3%”。当最后一个小数点定格时,全场瞬间沸腾了,掌声像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差点把天花板掀翻。
“我的天,真的破50%了!”旁边一位非洲代表激动得声音都在抖,他手里攥着的文件被捏得皱巴巴的,“我们国家的沙漠光伏站,现在能供半个国家用电了!”
电子屏随即切换画面,全球各地的光伏项目依次展现在众人眼前:
撒哈拉沙漠,一望无际的蓝色光伏矩阵在烈日下泛着冷光,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得像士兵列队。几个穿着传统长袍的工人正在巡检,其中一个年轻人对着镜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他就是当年索马里光伏小学的石头,现在成了北非最大光伏站的技术主管。“这玩意儿比骆驼靠谱多了!”他操着半生不熟的中文,竖起大拇指,“以前我们这夏天能热死骆驼,现在光伏板发的电,够整个部落吹空调!”
亚马逊雨林边缘,一个被绿色植被包围的小村落里,孩子们正围着光伏水泵嬉戏。清澈的淡水从管道里哗哗流出,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用瓢接了水,仰头就喝,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旁边的村长抹着眼泪,用当地语言对着镜头说:“感谢星辰科技,感谢林晚女士,我们再也不用喝泥水了!”这个村落是亚马逊地区最后一个“无电村”,现在光伏板不仅解决了用电问题,还让他们喝上了干净水。
上海陆家嘴,一栋栋摩天大楼的外墙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仔细看才发现,这些大楼的玻璃幕墙其实是柔性光伏膜,阳光一照,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发电。一个穿着西装的白领站在楼下,看着手机上的“个人光伏贡献”App,笑着对同事说:“咱这栋楼,现在是‘发电站’也是‘办公室’,上个月我家的电费,全靠它给免了!”这些“能量皮肤”大楼,是星辰科技和上海政府合作的试点项目,现在已经推广到全球20多个一线城市。
南极科考站,凛冽的寒风中,几块蓝色的光伏板倔强地立在雪地里。一个戴着厚手套的科考队员正在检查设备,他对着镜头哈了口气,白雾瞬间消散在冷空气中。“以前我们得靠燃油发电机,又吵又污染。”他指着光伏板,眼里满是感激,“现在有了这玩意儿,极昼的时候能把电存起来,极夜也够用,企鹅们都不躲着我们了!”
“女士们,先生们!”联合国秘书长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他站在发言台后,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今天,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全球光伏覆盖率突破50%,碳中和目标提前10年实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入口处:“这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胜利,而是全人类的壮举。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名字,离不开一家企业——林晚女士,以及她带领的星辰科技!”
聚光灯“唰”地一下打向门口,林晚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光伏西装,挽着陆哲的手,缓缓走进会场。她的西装是张瑶特意设计的,面料里织入了微型光伏芯片,走动间,芯片会随着光线微微闪烁,像把一片星空穿在了身上。
她身后跟着张瑶,手里拎着最新款的非遗光伏手包;大姑穿着绣着光伏纹样的唐装,手里还攥着个光伏元件做的平安符;莱拉、念念、星辰则通过全息投影出现在会场两侧的屏幕上——莱拉在叙利亚的光伏小学前,念念在哈佛的图书馆里,星辰在mIt的实验室中。
“林女士,”秘书长亲自迎上前,双手递上一枚镶嵌着光伏芯片的纪念勋章,“是你和星辰科技的技术突破,让光伏从‘小众能源’变成了‘主流选择’。是你们的全球光伏联盟,让80多个国家共享技术,让清洁能源的光洒向了每一个角落。没有星辰的柔性光伏膜、高效储能技术,没有你们对贫困地区的公益赋能,这一天至少要晚来二十年。”
林晚接过勋章,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夜晚。那时星辰科技濒临破产,她抱着母亲苏晴留下的技术图纸,在实验室里熬了个通宵,终于画出了第一块柔性光伏膜的改进方案。
“秘书长先生,”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这枚勋章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星辰科技的每一位工程师,属于全球光伏联盟的每一位伙伴,属于那些在非洲沙漠里安装光伏板的工人,属于那些在甘肃山区教老人使用光伏设备的志愿者,属于每一个相信‘能源可以温暖世界’的普通人。”
她转身指向大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撒哈拉的光伏矩阵解决了北非的用电荒,亚马逊的光伏村落终结了‘无电村’的历史,上海的‘能量皮肤’让摩天大楼变成了‘发电站’,南极的光伏板让科考不再依赖燃油。这50.3%的覆盖率,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团结的证明。”
台下的陆哲望着妻子挺拔的背影,眼底满是骄傲。他想起他们第一次去索马里难民营,看到孩子们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林晚当时就红了眼眶,说“一定要让这些孩子用上光伏灯”;他想起全球光伏联盟成立时,80个国家的代表在协议上签字,林晚在台上哭着说“我们做到了”;他想起昨天晚上,林晚还在熬夜看南极科考站的光伏数据,眼里的血丝都没消。
“碳中和目标的提前实现,意味着全球气温升幅有望控制在1.5c以内。”世界气象组织的代表走上台,补充道,“过去十年,极端气候事件减少了37%,北极熊的栖息地正在恢复,澳大利亚的珊瑚礁白化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这不是数字游戏,这是实实在在的地球重生!”
会场外,全球同步举办的“光伏日”庆典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东京彩虹桥,被一场盛大的光伏灯光秀点亮。桥身的LEd屏上,呈现出地球从灰色逐渐变成蔚蓝的过程,无数东京市民聚集在桥下,举起手机记录这一震撼时刻。一个穿着校服的初中生对着镜头说:“以后我们的孩子,就能看到真正的蓝天了!”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脚下,上万名市民用光伏组件在沙滩上拼出了一个巨大的地球图案。图案的边缘是蓝色的光伏板,中间是绿色的植被,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一个当地环保组织的负责人激动地说:“这是我们送给地球的礼物!”
迪拜沙漠,一片巨大的光伏矩阵组成了“地球”的图案。夜间,光伏板发出的蓝光与星空交相辉映,仿佛把沙漠变成了宇宙。几个欧洲游客躺在沙丘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忍不住感叹:“这比任何奢侈品都珍贵!”
中国江城长江边,大姑带着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用光伏组件在江滩上拼出了“感谢有光”四个大字。夕阳下,光伏组件反射着金色的光芒,老人们一边拼一边笑,王大爷抹着眼泪说:“活了一辈子,没想到能看到中国的技术照亮全世界!”
会场内,张瑶激动地拉着林晚的手,晃个不停:“晚晚姐,你看!我们的非遗光伏礼服现在成了环保时尚的代名词,全球10万手艺人都跟着沾光了!下个月的巴黎时装周,我要把‘地球重生’系列搬上舞台,让全世界看看中国非遗和光伏技术的结合有多牛!”
大姑也凑过来,抹着眼泪笑:“咱中国的光伏技术,真给全世界带来了光!以后我要把光伏课开到南极去,教那些科考队员也学学怎么装光伏板、修光伏灯!”
全息投影里,莱拉挥着拳头,脸上满是自豪:“晚晚姐,叙利亚的光伏小学现在有30所了!孩子们再也不用在煤油灯下读书,他们的课本上,都画着你当年送我的那盏光伏灯!”
念念在哈佛的图书馆里举着手机,背景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晚晚姐,我正在帮非洲的光伏项目申请国际公益基金,有我这公益法律专家保驾护航,你们放心冲!以后谁要是敢在光伏项目上使坏,我第一个跟他杠到底!”
星辰在mIt的实验室里,手里拿着一块闪着银光的芯片,兴奋地说:“妈妈,我们研发的第四代碲化镉光伏芯片,效率又提升了15%!很快就能让光伏覆盖到深海和地下空间,到时候,就算是马里亚纳海沟的科考站,也能用上太阳能!”
林晚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又带着点酸涩。她想起十年前,自己还是个刚继承千亿遗产的“菜鸟”,对着一堆技术图纸发愁;想起第一次看到光伏灯照亮索马里孩子课本时的震撼;想起全球光伏联盟成立时,各国代表伸出的、紧紧相握的手。
“我们做到了。”陆哲在她耳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是啊,”林晚转过头,对上他的目光,眼里闪着泪光,却笑得很灿烂,“我们做到了。”
当晚,“全球光伏覆盖率50%”“碳中和提前十年”的新闻,霸占了全球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
《时代周刊》的封面是林晚站在全球光伏矩阵前的照片,标题是《半壁光伏照全球,十年圆梦碳中和》;《自然》杂志的评论称:“星辰科技的技术突破,重新定义了人类与能源、与地球的关系,这是继工业革命后,人类能源利用方式的又一次革命。”
国内的社交媒体更是炸开了锅:
“从继承千亿遗产到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林晚用十年证明了什么叫‘格局打开’!这才是真正的‘躺赢’——靠的是技术和善意!”
“光伏覆盖率50%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全球每用两度电,就有一度来自太阳能!以后咱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得感谢星辰科技!”
“碳中和提前十年,我们的孩子终于不用在雾霾里长大,不用在课本上看‘北极熊的家’,这才是给后代最好的遗产!”
深夜的星辰科技总部顶楼,林晚站在巨大的光伏幕墙前,俯瞰着江城的万家灯火。这些灯火,有一半都来自光伏能源,它们在夜空中闪烁,像一片璀璨的星河。
陆哲从身后轻轻拥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累吗?”
“不累,”林晚摇摇头,目光望向遥远的星空,“你看,星星都变亮了。”
她知道,50%的覆盖率不是终点。星辰的深海光伏项目已经进入试验阶段,很快就能让海底的观测站、海上的钻井平台用上太阳能;念念的法律团队正在推动全球光伏标准的统一,确保技术共享的公平性;莱拉的叙利亚曙光基金计划在中东沙漠建“光伏绿洲”,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种植作物;张瑶的“瑶光”品牌准备把非遗光伏推向太空时装周,让中国文化在宇宙中闪耀;大姑的光伏课教材已经更新到第五版,准备翻译成更多语言,送到全球每一个有需要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要让光伏覆盖到70%,让碳中和成为常态,让地球真正恢复生机。”陆哲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无限的憧憬。
林晚笑着转身,在他唇上印下一个温柔的吻:“然后,我们要去看看那些因为光伏而重获新生的地方——索马里的光伏小学,叙利亚的曙光基金,南极的科考站……告诉他们,这束光,会一直亮下去,永远不会熄灭。”
远处的星空下,全球的光伏板都在微微闪烁,像无数颗镶嵌在地球表面的蓝宝石,共同守护着这个蓝色星球的未来。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