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走了,她要去处理常茂的事情,按理说朱棣也该离开的,不过马皇后临走之前交代了一声,让朱棣在这陪郭岳聊聊天,她一会还得回来。
二人见识天差地别,郭岳也就是懂一点民间事,不过朱棣情商很高,聊的也大都是一些郭岳感兴趣的话题,一直聊了一个多时辰,马皇后没等到,倒是把朱元璋给等来了。
“兄弟俩聊着呢?呵呵,挺好。”
“儿臣拜见父皇!”
“臣参见陛下!”
二人聊着聊着天,朱元璋竟然不讲武德,都没派人招呼一声就走了过来,二人急忙大礼参拜。
“都起来吧,都是自家人。”
朱元璋此时已经换了宽松常服,以前的性格还没怎么变,所以穿的也裸露了一些,露着胸膛。
“儿臣是奉了母后的命令,在这陪着表弟聊聊家常。”
朱元璋刚一落座,朱棣立马便解释了起来,生怕老朱有什么误会。
“怎么?咱在你心里就是会怀疑自己儿子的主?”
“儿臣不敢。”
“不敢?”老朱的脸属四川的,说变就变,刚才还好言好语的。“咱看你不是不敢,你这胆子不是大的很吗,快建成的燕王府比皇宫都不差了!”
卧槽!我听到了什么?这话是能当着我的面说的吗!我要不要把自己耳朵戳破,直接失聪算了!
还有!你这个浓眉大眼的朱老四是怎么回事,现在就露出苗头了?你这脑子想什么呢,你爹你大哥都还在呢,现在就要争了?还是这家伙现在就已经遇到过姚广孝,被姚广孝蛊惑过了?
“父皇!”朱棣一听,立马跪在地上喊冤。“燕王府之事一直是工部在负责,儿臣实在不知。”
“哼!知不知你心里明白,咱这次给你留点脸,回去后自己把事情处理好,不该有的心思收一收,不然别怪咱这个当爹的狠心。”
“儿臣明白!”
朱元璋看着趴在地上一动都没动的朱棣,看不见他的表情,也不知道他是真明白了还是假明白,王府规模可都是定好的,自己儿子敢擅自更改存的什么心他一清二楚,无外乎争一争自己的地位罢了。
既然他有了心思不纯的苗头,那就得好好敲打敲打,防止苗头扩大,到时候做出来的就不是动王府图纸的事情了。
“陛下……”老朴站在朱元璋背后等了一会,终于有机会插话了。
“啥事?”
“这……”老朴抬头看了看郭岳,明示了有外人不好开口。
“陛下,时候不早了,臣该告退了。”郭岳很懂事的提出了告辞,刚才那段已经够刺激了,他可不想再刺激下去了。
“退?退哪里,你走了你姑姑还不生我的闷气,说我来了就把你小子给撵走了。”朱元璋拉着郭岳的胳膊,又把郭岳按在了石凳上。“直说就行,这里没有外人。”
老朴内心一惊,将郭岳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又往上提了一档,随后开口说道。“今日充妃娘娘的父兄又进宫了。”
“她怎么搞的!”朱元璋皱着眉头,毫不掩饰自己对胡充妃的厌烦。“不是才和她说过,让她收敛点吗!”
郭岳松了口气,还好只是父兄,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男人,不然自己能不能活都两说。
这就是郭岳不想进宫的原因,来的多了万一被有心之人弹劾后宫妃子通外,那可不光是自己要死,郭宁妃都得被弄死,没见那胡充妃父兄进宫多了都被朱元璋厌烦了吗!
“去,等充妃把人送走了,再警告一下她。”
“奴婢遵旨。”
朱元璋一想到那个不招人喜的充妃,内心就十分厌烦,这女人怎么就那么蠢呢,自己都快跟她明说外臣进宫不合适了,还是不知收敛。
“你还趴着干什么!难道让咱亲自扶你起来吗!”
朱元璋心里不爽,连带着看朱棣都带着气,一个个没一个省心的。
“陛下莫要动火,天气燥热,火气伤肝。”
这么下去不是个事,不让自己走,又在教育儿子,自己得有点表示了,郭岳倒了杯水,双手递到了老朱面前。
“你看看人家!一个两个都不是省心的!”
朱元璋接过茶水饮了一口,原本严肃的表情顿时舒展开了,心里想着这小子懂事啊,就算咱让他多进宫走动他都不来,还是不下令来都不来的那种,多懂事啊,若这些皇亲国戚都像这小子一般懂事就好了。
“儿臣让父皇失望了,儿臣不孝。”
“孝不孝的不是嘴上说的,既然你心不静,那等燕王府建好后就去北平吧,这些日子你自己也准备准备。”
“父皇,儿臣还想多陪陪您和母后,不想这么早去北平。”
朱棣刚站起来的身子又跪了下来,虽然心里也猜到了自己这一两年就得就藩,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心中还是难免有些激动的,只要出了应天,从此海阔凭鱼跃,北方战事多发,有的是机会让自己一展拳脚。但面对老朱,该装一下还是得装一下,不能你说让我就藩,我就谢恩吧,这么做可是要被人弹劾不孝的。
“行了行了,在咱身边就别装了。”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朱棣可以走了。“起来滚蛋,回去偷着乐吧。”
“儿臣告退。”
“臣恭送燕王殿下!”
“送什么送,你坐下来,咱还有事问你。”
郭岳借机溜走的想法还是没能逃过老朱的双眼,直接被叫了回来。
“陛下请说,臣洗耳恭听。”
“咱问你,咱让你做咱的监察御史之时是怎么交代你的?”
“额……”郭岳低着头双眼滴溜溜的转着,试图找一找能糊弄过去的借口。
“咱让你一个月给咱上三个折子,折子呢?”
“陛下,您记错了。”
“什么?”朱元璋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吃惊的看着郭岳。“咱什么记错了?”
“如果臣没记错,您当前说的是让臣每个月找出大明的三个问题,任何事都行,包括官吏民事等,臣如果没有记错,臣于七月辛卯可是上了一封折子的,折子上可是四个问题,如今不过十六,还没到一个月呢。”
“呵呵……”朱元璋不怀好意的笑着说道。“你倒是记得清楚,但如果咱没记错,咱可是让你每月初一上的折子,再说了,那不是给咱的家书吗?怎么又是折子呢?你说是不是?”
郭岳低头叹了口气,大意了,这些日子过得太舒服了,被老朱阴了。
“陛下记得没错,是臣记错了,臣甘愿受罚。”
“既如此,咱就罚你三个月的俸禄,另外有件事咱准备让你去办。”
“何事?”
“朕还没想好,先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