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贾琏在梨香院为尤二姐守灵,一连七天七夜都待在那里,这期间每天都有僧人、道士来此,不停地为她做着各种超度亡灵的佛事。

贾母把贾琏叫到自己跟前,吩咐他说尤二姐的灵柩不能送到贾家的家庙中去安葬。贾琏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没办法违抗贾母的命令,只好又去找负责办理丧事事宜的时觉商量,最后决定就在尤三姐坟墓的上方又选了一块地方,破土挖穴,将尤二姐安葬了。

到了送殡出葬的那天,来送葬的人并不多,只有贾家同族的人,还有王信夫妇以及尤氏和她的婆婆。凤姐对这次丧事的一切事宜都不闻不问,全由贾琏自己去操办处理。

又到年底了,各种事务像潮水般纷纷涌来,堆积在一起,让人忙得不可开交。

除了这些常规事务外,林之孝还递来了一份人员名单,上面列着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按照规矩,他们到了该娶妻成家的年纪了,等府里有合适的丫鬟放出来,好为他们指配婚事。

凤姐接过名单,先来到贾母和王夫人那里,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然后大家一起商议起来。虽说名单里有几个丫鬟是该被指配出去的,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情况。

第一个是鸳鸯,她早已发誓绝不嫁人。自从那天之后,她一直刻意躲着宝玉,连话都不跟他说一句,平日里也不再精心打扮,总是素面朝天。大家见她心意如此坚决,也不好勉强她。

第二个是琥珀,她眼下正生着病,身体虚弱得很,这次自然是指配不了了。彩云因为最近和贾环关系彻底破裂,也染上了不治之症。

只有凤姐儿和李纨房里那几个做粗活的丫鬟被指配了出去。其余的丫鬟年纪还小,没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只能让剩下的小厮去外面寻觅合适的人自娶去了。

原来这段时间,因为王熙凤生病,李纨和探春忙着打理家中的事务,根本抽不出空闲时间。接着又逢年过节,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接踵而至,诗社的活动就这么被搁置了。

如今到了仲春时节,虽说有了空闲时间,可宝玉却因为柳湘莲冷冷地出家远遁了,尤三姐用剑自刎了,尤二姐吞金自尽了,柳五儿也被气得生了病,一桩桩、一件件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弄得心里的闲愁哀怨一重接着一重,怎么也消解不完。他神情恍惚,好似痴傻了一般,说起话来也常常颠三倒四,就像染上了怔忡之症。

这可把袭人等人急坏了,她们又不敢把宝玉的情况回禀给贾母,只能想尽各种办法逗宝玉开心,跟他说笑。

这天清晨,宝玉刚从睡梦中醒来,就听见外间屋子里传来一阵“咭咭呱呱”的欢笑声,笑声连绵不断。

袭人因此笑着对他说:“你赶紧出去解解围吧,晴雯和麝月正两个人一起按着温都里那挠她痒痒呢。”

宝玉一听,连忙披上一件灰鼠毛的袄子,快步走了出去一瞧,只见她们三人的被褥都还没叠起来,连外衣都还没穿上。

晴雯只穿着一件葱绿色的院绸小袄,里面是红色的小衣,脚上蹬着红色的睡鞋,头发随意地披散着,正骑在雄奴身上。麝月则穿着红绫的抹胸,外面披着一件旧衣裳,正伸手去挠雄奴的肋下。雄奴仰面躺在炕上,穿着撒花的紧身衣,红裤子配着绿袜子,两只脚在空中乱蹬,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宝玉见状,连忙走上前去,笑着说:“你们两个大的欺负一个小的,看我来帮帮她。”说着,他也爬上了床,开始挠晴雯的痒痒。

晴雯被挠得痒痒的,忍不住大笑起来,连忙从雄奴身上下来,和宝玉互相挠起痒痒来。雄奴则趁机又把晴雯按倒,继续挠她的肋下。

袭人在一旁看着,笑着提醒道:“你们可得小心点儿,别冻着了。”她看着这四个人裹成一团,觉得十分好笑。

忽然,李纨派丫鬟碧月过来,说道:“昨晚,奶奶在您这儿落了块手帕,不知是否还在这里?”

小燕连忙应道:“有,有,有,我在地上捡到了,不知道是哪一位的,刚洗了出来,现在在晾着还没干呢。”

碧月看到他们四人正在床上乱滚,便笑着说道:“你们这儿可真热闹,一大早就这么叽叽喳喳地聚在一起玩。”

宝玉笑着回应:“你们那儿人也不少啊,怎么不在一起玩?”

碧月叹了口气说:“我们奶奶不玩,连带着两位姨娘和琴姑娘也拘束着不敢玩。现在琴姑娘又去陪老太太了,就更冷清了。两位姨娘过了今年,到明年冬天也都走了,那就更冷清了。你看,宝姑娘那里的香菱一走,就冷清了不少,让云姑娘都落了单。”

正说着呢,就瞧见湘云又派了翠缕过来传话:“请二爷赶紧出去瞧瞧好诗。”

宝玉一听,赶忙问道:“哪里的好诗?”

翠缕笑着回答:“姑娘们都在沁芳亭那里,你去了就知道了。”

宝玉听了这话,连忙梳洗一番出来。果然看道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正拿着一篇诗在看。

众人见宝玉来了,都笑着说道:“这会子还不起来,咱们的诗社都散了一年了,也没人张罗着搞。现在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万物焕然一新,正该鼓足干劲重新把诗社办起来才对。”

湘云笑着说道:“咱们头一回办诗社是在秋天,那时候就不太顺。如今正好赶上万物逢春,都象征着生机勃勃、繁荣昌盛。再说这首桃花诗又写得这么好,不如就把海棠社改成桃花社。”

宝玉听了,点头称赞说:“这主意不错。”接着就急着要看诗。

大家又都说:“咱们这会儿就去稻香老农那儿,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怎么重新起社。”说着,大家便一同起身,都朝着稻香村走去。

宝玉一边走,一边看着纸上写的《桃花行》那篇诗,诗里写道: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帘外的桃花在轻柔东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帘内有人慵懒地坐在妆台前,迟迟不愿开始晨妆。

帘外的桃花与帘内的人,距离是如此之近。

东风颇通人意,它用力地吹动帘栊,桃花想要透过帘子窥探一下帘内人的容颜,那帘子却不卷起来。

帘外的桃花依旧在枝头绽放,帘内的人却比桃花还瘦。

桃花懂得怜惜人,也在为人发愁。隔着帘子的消息,随着风一点点地透过来。

风穿透了湘妃竹制成的帘子,将满庭的桃花吹得四处飞舞。庭院前的春色却让人倍增伤感。

长满青苔的院落,大门静静地掩着。夕阳的余晖洒在栏杆上,人独自凭栏而立。

凭栏而立的人对着东风哭泣。茜裙在桃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桃花和桃叶在风中乱纷纷地飘落,新的花朵绽放出鲜艳的红色,新长出的叶子凝聚着碧绿的光泽。

一万株桃花被雾气和烟霭所笼罩,烘托着楼阁、映照着墙壁的红色也变得模糊不清。

天上的织女用织机烧破了鸳鸯锦,春睡将要醒的人想要挪动那珊瑚制成的枕头。

侍女端着金盆走了进来,盆中的水清澈见底。水面上倒映着美丽的容颜。

水中显得格外鲜艳的胭脂又与什么相似?应该是桃花的颜色和人的泪水。

倘若将人的泪水与桃花相比,泪水会一直流淌不息,桃花依旧娇媚动人。

当泪眼朦胧地观赏桃花时,泪水很容易就会流干。当泪水流干,春天也即将逝去,桃花也会变得憔悴不堪。

憔悴的桃花遮掩着同样憔悴的人,花在风中飞舞,人感到疲惫不堪,黄昏也已经降临。

一声杜鹃鸟的啼鸣宣告着春天的离去。寂寞的帘栊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冷清,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

宝玉接过诗稿看了看,并未开口称赞,反而滚下泪来。

他心里清楚这肯定是黛玉写的,所以触景生情落下泪来,又怕被旁人瞧见,便赶忙自己抬手擦了。随后,他问道:“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诗稿的?”

宝琴笑着反问道:“你猜猜这是谁写的?”

宝玉笑了笑说道:“自然是潇湘子的手笔。”

宝琴却故作神秘地说:“其实是我写的呢。”

宝玉摇了摇头,笑道:“我不信。这诗的声调口气,跟蘅芜君的风格大相径庭,所以我实在难以相信。”

宝钗这时也插话笑道:“所以说你不懂。难道杜甫的诗就全是‘丛菊两开他日泪’这样悲凉的句子吗?他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这般柔美清新的诗句。”

宝玉点头笑道:“话虽这么说,但我知道姐姐你肯定不会让妹妹写这种哀伤悼念的语句。妹妹虽然有才,但也绝不会写这样的诗。这和林妹妹不同,她经历过离丧之痛,所以能写出这样哀婉的诗句。”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他们已经来到了稻香村,把诗稿拿给李纨看。李纨看了之后,自然是赞不绝口。

提到诗社,众人商议决定:“明天就是三月初二了,咱们就这一天重新开社,把原来的‘海棠社’改名为‘桃花社’,由林黛玉担任社主。明天饭后,大家到潇湘馆集合。”

接着,众人又开始商量作诗的题目。林黛玉提议说:“咱们就以桃花为题,写一首一百韵的长诗。”

薛宝钗连忙摇头说:“这样不行。写桃花的诗太多了,就算写出来也容易落入俗套,比不上你之前写的那首古风。咱们还是再换个题目。”

正说着,有丫鬟来通报:“舅太太来了,请姑娘们出去见礼。”于是,大家便一起到前厅去见王子腾的夫人,陪着她聊天。用完饭后,又陪着她到园子里四处逛了逛。直到晚饭后点上了灯才离开。

第二天是探春的生日,元春早早地就派了两个小太监送来几件精美的玩物作为贺礼。家里人自然也都准备了寿礼,这自然不用多说。

饭后,探春换上正式的礼服,挨个儿到各处去行礼。

黛玉笑着对大家说:“我这诗社选的日子可真不巧,偏偏忘了这两天是探春的生日。虽说不用摆酒席、请戏班来庆祝,但大家少不得都要陪着她,在老太太和太太跟前热热闹闹地玩上一整天,哪里还能有空闲时间。”于是,诗社的活动就改到了初五举行。

这天早上,众姐妹都在房里陪贾母用完早饭,就收到了贾政寄来的书信。

宝玉先向贾母请了安,随后拆开给贾母的问安信,一字一句念给贾母听。信上不过是些请安的话,提到六月中旬准能回到京城。至于其他家信和事务方面的帖子,则由贾琏和王夫人拆看。

大家一听贾政六七月就能回京,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偏巧这时,王子腾的女儿定了亲,要嫁给保宁侯的儿子,婚期定在五月初十。凤姐儿为此忙得不可开交,常常三五天都不在家。

这天,王子腾的夫人又来接凤姐儿,还邀请众外甥、外甥女一起去玩一天。

贾母和王夫人便让宝玉、探春、黛玉、宝钗四人跟凤姐儿一同去。大家不敢违抗,只得各自回房重新梳妆打扮了一番。五人一同辞别贾母等人,玩了一整天,直到掌灯时分才回来。

宝玉走进怡红院,稍作休息了一会儿后,袭人便瞅准时机,借着眼前的情景劝宝玉该收收心了,让他闲暇时把书整理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宝玉屈起手指算了算日子,说道:“还早着呢。”

袭人说道:“读书是第一件事,练字是第二件事。等到了需要的时候,你就算有了书,可你写的字又在哪儿呢?”

宝玉笑着回答:“我平时也写了不少好看的字,难道都没收着保存起来吗?”

袭人说:“哪能没收着呢。昨天你不在家,我就把你写的字都拿了出来,总共数了数,才五六十篇。你这三四年时间,难道就只写了这么几张字?依我看,从明天开始,你就把别的心思都收起来,每天抓紧时间多临摹几张字补上。虽说不能保证每天都写,但至少得让数量看起来过得去。”

宝玉听了,赶忙自己又亲自检查了一遍,发现实在无法搪塞过去,便说:“从明天开始,我一天写一百个字才行。”说完这些,大家便各自休息去了。

到了第二天,宝玉早早起身,洗漱完毕后,便坐在窗边研起墨来,认真用楷书临摹字帖。

贾母见宝玉一直没来请安,还以为他生病了,赶忙派人去询问。宝玉这才去给贾母请安,并解释道:“因为要练字,所以把早晨这段时间都用来临帖了,等完成这些再去忙别的,因此出来得晚了。”

贾母听了,十分高兴,便吩咐他说:“以后你就专心写字读书,不用特地过来请安也没关系。你去跟你母亲说一声让她也知道。”

宝玉听了,便前往王夫人的房间说明情况。王夫人听后,说道:“现在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要是平时天天认真写写念念,哪会有完不成的事儿?这么一赶,要是再赶出病来可怎么办!”

宝玉连忙回说不妨事。

这时,贾母也在一旁说怕他会急出病来。

探春、宝钗等人听了,都笑着劝慰贾母:“老太太别着急。书我们可没办法替他读,但字我们可以帮他临摹。我们每人每天临摹一篇给他,这样就能先应付过这一阵子了。一来,等老爷回来看到,也不会生气;二来,宝玉也不会因为着急而生病。”贾母听了,高兴得不得了。

原来,林黛玉得知贾政从外地回家后,肯定会过问宝玉的功课情况。她担心宝玉会因此分心,到检查功课的时候吃亏。所以,林黛玉自己故意装作对诗社的事情并不上心,不再张罗诗社活动,也不拿其他杂事去吸引宝玉的注意力。

探春和宝钗两人每天都会临摹一篇楷书字送给宝玉,宝玉自己每天也更加用功,有时写两百字,有时写三百字,并不固定数量。到了三月下旬,他已经积累了不少临摹的字。

这天,他正盘算着,要是再能凑够五十篇,差不多就能应付过去了。

没想到,紫鹃走了过来,给宝玉送来一卷东西。宝玉拆开一看,原来是在老油竹纸上临摹的钟繇、王羲之风格的蝇头小楷,字迹和自己的非常相似。

宝玉高兴极了,连忙向紫鹃作了一个揖,又亲自过去道谢。

紧接着,湘云和宝琴也各自临摹了几篇字送来。这些字凑在一起,虽然还不够完成功课,但也足够用来搪塞了。宝玉这下放了心,于是把该读的书又重新温习了几遍。

他每天都专心用功,可巧这时,靠近海边的地方发生了海啸,冲毁了好几处百姓的住所。地方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让贾政在顺路的时候去查看灾情、发放赈济物资后再回来。这么一算,贾政得到年底才能回家。

宝玉听了这个消息,便又把读书写字的事情放到一边,依旧像从前一样四处游荡玩耍。

当时正值暮春时节,史湘云觉得十分无聊,这时她看到柳絮纷纷扬扬地飘舞,一时兴起,便偶然写成了一首小令,选用的是《如梦令》这个词牌,词的内容是: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大意为:这哪里是那褪色的绣线球滚落时扬起的丝丝残絮,分明是卷起了半幅如香雾般氤氲的帘幕。用纤细柔美的手轻轻拈起,竟惹得杜鹃悲啼、春燕妒忌。暂且停一停,暂且停一停!千万别让这大好春光就此匆匆离去。

湘云自己写好了一首作品,心里很是得意,便用一张纸誊写好,先拿给宝钗看,接着又去找黛玉。

黛玉看完后,笑着说道:“写得好!这内容新奇又有趣。不过我可写不出来。”

湘云笑着说:“咱们这几个诗社,一直都只是作诗,从来都没有填过词。你明天何不发起一个诗社来填词,换个花样,岂不是更有新意?”

黛玉听了,一时来了兴致,便说道:“你这话说得太对了。我现在就去请他们过来。”说着,她一面吩咐下人准备几种果品点心,一面马上派人分别去邀请众人。

这边,史湘云和林黛玉两人就商定了以“柳絮”为题,又限定好几个词牌,写好之后,挂在墙上。

大家都围拢过来查看,只见上面写着:“以柳絮作为主题,限定用各种词牌小调来创作。”

众人又都看了史湘云所写的,纷纷称赞欣赏了一番。

宝玉笑着说道:“在填词这方面我其实水平一般,不过既然有这样的活动,我也免不了要胡诌一首出来。”

接着,大家开始拈阄来决定各自要用的词牌。宝钗拈到了《临江仙》,宝琴拈到了《西江月》,探春拈到了《南柯子》,黛玉拈到了《唐多令》,宝玉拈到了《蝶恋花》。

紫鹃点上了一支梦甜香,大家便开始静下心来思索创作。

不一会儿,黛玉就有了灵感,写完了自己的词。紧接着,宝琴和宝钗也陆续完成了。

她们三人写完之后,互相传看,这时宝钗笑着说道:“我先把你们的都看完了,再来看我自己的。”

探春笑着说道:“哎呀,今天这香怎么烧得这么快,都已经只剩下三分之一了!我才刚写出半首。”说着,她又问宝玉写好了没有。

宝玉虽然已经写了一些,但自己觉得不满意,便都擦掉打算重新写,等他回头看那香的时候,发现香已经快要烧完了。

李纨等人笑着说道:“这就算宝玉输了。蕉丫头那半首就先写出来吧。”探春听了,赶忙把自己写的半首《南柯子》写了出来。众人看时,只见纸上只有半首词,写的是: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大意为:

柳枝只是空自挂着纤细的枝条,徒然垂下那如丝缕般交缠的柳线。既难以彼此绾系住,也无法互相长久羁绊。只能听任那东西南北的风吹得各自分离。

李纨笑着说道:“这倒也挺容易续写的,怎么不接着续上?”

宝玉看到香已经燃尽了,便心甘情愿地承认输了,不肯敷衍了事、勉强拼凑,于是把笔搁下,过来瞧瞧这半首诗。看到诗没写完时,他反倒来了兴致,有了灵感,于是提起笔接着续写道: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花瓣飘落,你且不必为此感到惋惜,它们何时再度飞回枝头,我心中自会知晓。黄莺哀愁、蝴蝶疲惫,这已是晚春芳华将尽的时节。即便来年春天还能再次相见,可那也已隔了整整一年的光阴!

大家都笑着说道:“你份内该做的都做不出来,到这儿却偏偏有了。就算写的挺好,也不算数。”说着,大家便一同看起了黛玉写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大意为:

轻盈的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百花盛开的洲渚之上,馥郁的香气在燕子楼前渐渐消散。

它们一团团两两相依,结成圆球的形状。

柳絮飘泊无依,又像人那薄如蝉翼的命运。在风中相互缠绕、缱绻情深,展现出风流姿态!

草木好像也知道忧愁,年纪轻轻居然头发白了。

深深叹息这一生最终会落入谁的手中,又会被谁收藏?

它们托付给了那无情的东风,春天对它们不管不顾。任凭它们离去,不忍心让它们长久停留。

大家看了,都纷纷点头,心中满是感慨,说道:“写得太令人伤感了,不过确实写得极好。”接着,众人又看宝琴所作的那首《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大意为:

汉朝皇家园林里,零星散落的几株花树显得有限。

隋朝大堤上,繁花似锦的点缀无穷无尽。

多年的丰功伟业,终究淹没在历史的长河;如明月般皎洁、梅花般高雅的志向也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

不知有多少庭院里落花满地?又有谁家的帘栊间飘散着如雪的柳絮?

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都是同样的景象;偏偏是那些离乡背井的人,心中的怨恨最为深重!

大家都笑着说道:“到底是她的词句洪亮有气势。像‘几处’‘谁家’这两句写得最是精妙。”

宝钗笑着回应说:“不过,这两句终究还是稍显有些过于消沉衰败了。在我看来,柳絮原本就是那种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但依我的想法,我偏要把它写得美好动人,这样才不至于落入俗套。所以,我也胡乱写了一首,可能不一定合大家的心意。”

众人听后,笑着劝道:“别太谦虚了。我们这就好好欣赏欣赏,相信肯定是好的。”于是,大家一同观看宝钗写的这首《临江仙》,只见词中写道: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在人之上了。”又看底下道: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大意为:洁白轻盈的柳絮在华美的白玉堂前随风翩跹起舞,东风将它们卷得非常均匀。

成群的蜜蜂与蝴蝶在花丛间纷飞缭绕。柳絮几时会随那流水白白逝去?又怎会轻易零落成泥、委身于尘埃?

尽管柳絮随风飘散、忽聚忽分,但它的本性始终不变,任凭命运让它聚散离合。

盛开的花朵不要嘲笑柳絮没有根基,它会频频借助风的力量,飞向那高远的青云之上!

大家都被这诗作惊艳得直拍桌子,连声叫好,纷纷说道:“这诗写得太有水平、太有力量了,自然得数这首最好。潇湘妃子的情感缠绵又带着悲戚,排第二;枕霞的情致妩媚,排第三;小薛和蕉客今天名次靠后,得接受惩罚了。”

宝琴笑着说道:“我们自然会接受惩罚,不过不知道那些交白卷的,又该怎么罚?”李

纨说道:“先别急,对交白卷的人肯定得重重处罚,下次再犯就按这个标准来罚。”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窗外竹林里“啪”的一声响,就像帘子底下的横档突然倒下来似的,把屋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丫鬟们赶忙跑出去查看,这时站在帘子外的丫鬟大声喊道:“有个大蝴蝶形状的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其他丫鬟听了,都笑着议论:“这风筝做得真精致!也不知道是谁家放风筝时把线弄断了。把它拿下来。”

这时,宝玉等人听到动静也走了出来。

宝玉一看那风筝,就笑着说道:“我认识这个风筝,这是大老爷院子里娇红姑娘放的,咱们把它拿下来给她送回去吧。”

紫鹃听了,笑着说道:“难道全天下就她有这样的风筝,别人就不能有了?我才不管,我先把它收起来。”

探春见状,说道:“紫鹃你也变得小气起来了。咱们自己又不是没有,现在去捡别人放飞掉下来的,也不怕犯了忌讳!”

黛玉也笑着附和:“就是呢,谁知道这是谁在放晦气的,快把它丢出去吧!把咱们的风筝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紫鹃听了,连忙吩咐小丫头们把这风筝送到园门口,交给值日的婆子,并叮嘱说:“要是有人来找,就还给人家。”

这里的小丫鬟们听到要放风筝,个个兴奋不已,恨不得立刻就行动起来。大家手忙脚乱地各自忙碌,都忙着去拿出一个美人形状的风筝来,有的搬来高凳准备放飞,有的忙着捆扎风筝线轴的支架,还有的则在整理缠绕风筝线的籰子。

宝钗和其他几位姑娘则站在院门口,吩咐丫鬟们到院子里空旷的地方去放。

宝琴笑着说道:“你这个风筝样子不怎么样,比不上三姐姐的那个软翅大凤凰风筝好看。”

宝钗笑着说道:“确实是这样”,随即转头对翠墨说,“你去把你们的风筝也拿来,咱们一起放放。”翠墨笑嘻嘻地应了一声,便跑去取风筝了。

宝玉见状,也来了兴致,打发一个小丫鬟回家,说:“把昨天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风筝拿过来。”

小丫鬟去了好久,却空着手回来了,笑着解释说:“晴姑娘昨天已经把风筝放走了。”

宝玉听了,有些失落地说:“我还没放过一次呢。”

探春在一旁笑着安慰道:“横竖算是给你把晦气放走了。”

宝玉听后,只好说:“那好吧。再去把那个大螃蟹风筝拿来。”

丫鬟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就和几个人一起抬来了一个美人风筝和籰子,说道:“袭姑娘说,昨天把螃蟹风筝给了三爷了。这个是林大娘刚送来的,就放这个吧。”

宝玉仔细端详了一番,只见这个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很是喜欢,便吩咐道:“快放起来吧。”

这时,探春的风筝也被拿来了,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在那边山坡上已经放飞起来。宝琴也让人把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形状的风筝取来。宝钗也来了兴致,也取了一个风筝来放,她的风筝是一连串七只大雁形状的。

大家都把风筝放上了天。只有宝玉的美人形状风筝怎么也放不起来。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亲自上阵,放了半天,风筝才飞到房子那么高,就又落了下来。

这可把宝玉急得满头大汗,大家见状又都笑了起来。宝玉气得把风筝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要不是这风筝是个美人形状,我一脚就把它踩得稀烂!”

黛玉笑着说道:“那是风筝的顶线不好,拿出去让人重新做一根顶线,就能放好了。”

宝玉一边让人拿出去重新做顶线,一边又取了一个风筝来放。大家都仰着头看天空,只见这几个风筝都高高地飞在半空中了。

这时,丫鬟们又拿来许多各式各样用来“助兴放风筝”的附加物,大家玩闹了一会儿。

紫鹃笑着说道:“这一回的风可大了,姑娘您来放放风筝吧。”黛玉听了,便用手帕垫着手,稍稍停顿了一下,果然感觉到风势强劲。她接过缠线工具,顺着风筝的势头一松手,只听见一阵“哗啦啦”的响声,线轴上的线瞬间就放完了。

黛玉便招呼大家一起来放。众人都笑着说:“每个人都有机会,你先请吧。”

黛玉笑着回应:“放风筝虽然有趣,但我心里总是有些不忍。”

李纨在一旁说道:“放风筝就是为了图个乐子,而且还有说法是能放走晦气呢。你更应该多放放,把你这病根儿都一并带走,那就好了。”

紫鹃也笑着说道:“我们姑娘真是越来越小气了。哪一年不放飞几个风筝呀?今年怎么突然心疼起来了。姑娘要是不放,那就让我来放吧。”

说着,她从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在风筝线根部一寸不留地“咔嚓”一声剪断,笑着说:“这一剪,病根儿可就都被带走了!”

那风筝飘飘摇摇,渐渐往后退去,一会儿就变得只有鸡蛋大小了,转眼间就只剩下一个黑点,再一眨眼就完全看不见了。

大家都仰着头,眯着眼睛,赞叹道:“有趣,有趣。”

宝玉在一旁感慨道:“可惜不知道它落在哪里了。要是落在有人居住的地方,被小孩子捡到还好,要是落在荒郊野外,没有人烟的地方,我可真替它感到寂寞。这样想着,我还是把我这个也放飞吧,让它们两个作伴儿。”

于是,他也用剪子剪断了线,照着之前的样子把风筝放飞了。

探春正准备动手剪断自己风筝上系着的线,让那只绘有凤凰图案的风筝飞走,就在这时,她抬头望见天空中还飘着另一只凤凰风筝,不禁好奇地问道:“不知道这只风筝是谁家放的?”

周围的人听了都笑着回应:“先别急着剪你的风筝线,看看这只风筝,好像正朝着咱们这边飞过来,像是要和你的风筝绞在一起呢。”话音刚落,那只凤凰风筝果然越飞越近,最终与探春的风筝紧紧缠绕在了一起。

大家正准备收线,让风筝落下来,却发现对方也在收线,两边的线缠得更紧了,难以分开。

就在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形状如同门扇一般、装饰着响鞭的“喜”字风筝,它带着清脆的响声,如同钟声回荡在半空中,也迅速向这边逼近。

众人见状,纷纷笑道:“这下好了,又来一个凑热闹的。先别急着收线,让它们三个绞在一起,肯定很有趣!”说着,那“喜”字风筝果然也加入了战局,与两只凤凰风筝紧紧缠在了一起。

三组风筝的线纠缠在一起,大家手忙脚乱地想要分开它们,却不料线突然全部断开,三个风筝失去了牵引,飘飘摇摇地飞向了远方。众人见状,纷纷拍手大笑,说道:“真是太有趣了!就是不知道那个‘喜’字风筝是谁家的,放得这么调皮!”

这时,黛玉也说道:“我的风筝也放去了,我也感觉有些累了,想去休息一下。”

宝钗笑着说:“再等等我们吧,等我们都放完了,大家一起散。”

说着,她看到姐妹们的风筝都已经放去了,大家这才各自散去。黛玉回到房间,歪在床上养神休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大清隐龙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