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宝玉听闻贾母等人回来了,便赶忙多添了一件衣服,拄着拐杖到前边去一一拜见。贾母她们因为这些日子每日操劳,都打算早早歇息,一宿无话。到了第二天五更天的时候,贾母等人又前往朝中去了。

距离送灵出殡的日子不远了,鸳鸯、琥珀、翡翠、玻璃4人都在忙着整理打包贾母的物品;玉钏、彩云、彩霞等人则忙着整理王夫人的东西,她们当着跟随来的管事媳妇们的面,逐一清点核对。

跟随出行的人当中,有大小6个丫鬟,有10个老婆子媳妇,这里还不算随行的男仆。

连着这几天,大家都在忙着收拾驮轿以及出行要用的各种器械。鸳鸯和玉钏儿这次都不跟着去送灵,只留下来看管屋子。

另外,已经提前几天就安排人把帐幔、铺盖等物品发放出去,有四五个媳妇和几个男人把这些东西领走,他们坐了几辆车,绕路先到下榻的地方,把帐幔、铺盖等物品铺好摆好等候。

到了启程那天,贾母带着贾蓉的妻子乘坐了一顶用骡马驮载的轿子,王夫人则坐在后面另一顶同样的驮轿里。

贾珍骑在马上,带领着一众家丁在旁护卫。此外,还有几辆大车,供婆子们和丫鬟们乘坐,车上还放着她们随行替换的衣物包裹等物品。

那天,薛姨妈和尤氏带领着其他人,一直将贾母等人送到大门口才返回。贾琏担心路上会有不便,于是一面安排自己的父母先行出发,随后赶上了贾母和王夫人的驮轿,他自己也带着家丁跟在后面,负责殿后。

在荣国府里,赖大特意增派了人手来值夜。他把两处厅院的大门都关上了,规定所有进出的人都要走西边的小角门。到了日落时分,又下令把仪门也关上,不许任何人进出。园子前后以及东西两侧的角门也都一一锁上,只有王夫人大房后面那扇平时供姐妹们进出的门,还有东边通向薛姨妈住处的角门,因为这两扇门在内院,所以不用锁。

府里这边,鸳鸯和玉钏儿也各自把上房的门关好,然后带着丫鬟和婆子们到下房去休息了。每天,林之孝的妻子都会进来,带着十来个婆子一起值夜。穿堂里还安排了许多小厮坐着打更、敲梆子,整个荣国府的夜间守卫工作已经安排得十分周全。

一天清晨,宝钗从春困中醒来,她撩起帘子走下床榻,微微感觉到有些凉意。等她打开房门一看,只见园子里的泥土湿润,青苔泛绿,原来是五更时分下过一场小雨。于是,她叫来湘云等人,大家一边梳洗,一边闲聊。

湘云觉得两腮发痒,担心又是杏斑癣犯了,便向宝钗要些蔷薇硝来擦。

宝钗说:“前几天剩下的都送给妹妹了。”接着又说:“颦儿配了好多,我正打算向她要些,只是今年我自己没犯这毛病,就给忘了。”

说完,便吩咐莺儿去取些来。莺儿答应了一声,正准备去时,蕊官说:“我和你一起去吧,顺便看看藕官。”说着,两人便一同走出了蘅芜苑。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一边走着,一边说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杏叶渚,接着沿着柳堤漫步前行。

只见柳树刚刚吐出淡淡的碧色新芽,细长的柳丝宛如垂下的金色丝线,莺儿看到这番景象,笑着问蕊官:“你会用柳条编东西么?”

蕊官好奇地问道:“能编什么东西?”

莺儿兴致勃勃地回答:“什么都能编,无论是用来玩的小物件,还是实用的东西都可以。你瞧,我摘些柳条下来,连着叶子一起编个花篮,再采些各色的花放进去,肯定特别好玩。”

说完,她也不急着去取硝了,而是伸手拨开翠绿的柳枝,采摘了许多鲜嫩的柳条,让蕊官帮忙拿着。她一边走,一边动手编起花篮来,每走到一处看到好看的花,就顺手采下一两枝。没过多久,一个精致小巧、能跨过横梁的花篮就编好了。柳枝上原本就长满了翠绿的叶子,把采来的花插进去,显得格外别致有趣。

蕊官看了满心欢喜,笑着说道:“好姐姐,把这个花篮给我吧!”

莺儿却说:“这个花篮咱们送给林姑娘,等会儿回来咱们再多采些柳条,多编几个,大家一起玩。”说着,两人来到了潇湘馆。

黛玉这会儿正对着镜子进行晨间的梳妆打扮,忽然瞧见了放在那儿的花篮,便笑着问道:“这个样式新颖的花篮是谁编的?”

莺儿笑着回应说:“是我编的,想着送给姑娘当个玩意儿解解闷儿。”

黛玉伸手接过花篮,笑着说道:“怪不得大家都夸你心灵手巧,这花篮编得可真是别具一格。”说着,她一边仔细端详着花篮,一边吩咐紫鹃把花篮找个地方挂起来。

之后,莺儿又去向薛姨妈问了好,这才回到黛玉这儿,跟黛玉说自己来拿硝。黛玉赶忙让紫鹃包了一包硝,递给了莺儿。

接着,黛玉又说道:“我这病也好得差不多了,今天打算出去走走逛逛。你回去跟姐姐说一声,让她不用特意过来问候妈了,也不敢让她专门跑来瞧我。我梳完头,就和妈一起到你们那儿去,连饭都端到你们那儿吃,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莺儿应了一声后便出来,径直前往紫鹃的房间去找蕊官。

走进房间,只见蕊官和藕官正聊得兴高采烈,一副难舍难分的模样。莺儿见状,笑着提议道:“姑娘也要去呢,藕官你先和我们一起过去等着,这样不是更好?”

紫鹃听了这话,也附和着说:“这主意不错,她在这儿调皮得也让人头疼。”说着,她一边拿起一块洋巾,将黛玉的勺子和筷子包好,一边递给藕官,说道:“你先带着这些过去,这也算是你出了一趟差事。”

藕官接过东西,脸上带着笑,和莺儿、蕊官两人一同走了出来,沿着柳树环绕的堤岸一直往前走。莺儿看到路边的柳条,来了兴致,便随手采了一些,干脆找了个山石坐下,开始编织起来。她又让蕊官先把手里的硝送过去,然后再回来找她。

蕊官和藕官都被莺儿编织的手艺吸引住了,眼睛一刻也舍不得从她手上移开,哪里还愿意离开。

莺儿见她们俩磨磨蹭蹭的,便不停地催促说:“你们要是再不去,我就不编了。”

藕官一听,连忙说:“我跟你一起去,送完东西马上就回来。”二人这才去了。

这时,莺儿正专注地编着东西,只见何婆的小女儿春燕走来,笑着问道:“姐姐,你在编什么东西?”

正说着,蕊官和藕官两人也到了。

春燕便转向藕官,说道:“前几日你到底在烧什么纸钱?被我姨妈瞧见了,她本想告发你,结果没告成,反倒被宝玉把责任都推到了她身上,让她背了不少黑锅,气得她一五一十地跟我妈说了。你们在外面这二三年,到底结下了什么仇怨,到现在还不肯和解?”

藕官冷笑一声,说道:“能有什么仇怨?分明是她们不知足,反而怨恨起我们来了。在外面这两年,别的不说,就光算我们的米和菜,她们不知道偷偷拿回家多少,全家人都吃不完,还有每天帮我们买东西时赚的钱。可每当我们让她们帮个忙,她们就怨声载道的。你说说,她们还有没有良心?”

春燕笑着说道:“她是我姨妈,我总不能帮着外人说她的不是呀。怪不得宝玉说:‘女孩子没出嫁的时候,就像颗无价之宝的珍珠;等出了嫁,不知怎么的就冒出好多坏毛病来,虽说还是颗珠子,可却没了光彩,成了死珠子;等年纪再大些,就更不像珠子了,简直成了鱼眼睛!明明是一个人,怎么就能变成三种样子来?’

“这话虽说有点荒唐,但也不全错。别人可能不知道,就说我妈和我姨妈,她俩这姐妹俩年纪越大,就越把钱看得紧。以前老姐俩在家的时候,老抱怨没有差事做,没有进项,幸亏有了这园子,把我挑了进来,还刚好把我分到了怡红院。家里省了我一个人的开销不说,我每月还能有四五百钱的结余,可即便这样,她们还觉得不够。

“后来,她俩都被派到梨香院去照看那些小戏子,藕官认了我姨妈当干妈,芳官认了我妈当干妈,这几年她们的日子确实宽裕了不少。现在挪到这边来了,也算是撒开了手,可还是贪心不足。你说好笑不好笑?

“我姨妈刚才和藕官吵了一架,紧接着我妈又因为洗头的事儿和芳官吵起来了。芳官连洗头都不让她洗。昨天发了月钱,实在推脱不过了,我妈买了东西,先让我洗。我想了想:我自己有钱,就算没钱,想洗头的时候,不管跟袭人、晴雯还是麝月说一声,也都不是什么难事,何必借这个机会?多没意思。所以我就没洗。

“我妈又让我妹妹小鸠儿洗了,然后才叫芳官,结果果然就吵起来了。接着,我妈还要去给宝玉吹汤,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可笑死了?她刚一进来,我就把园里的规矩跟她说了,可她就是不信,非要装作什么都懂,结果只能是自讨没趣。

“幸亏园子里人多,也没人能记得清楚谁是谁的亲朋。要是有人记得,就我们一家人在这儿吵吵闹闹的,多不像话。

“你这会儿又跑来摘这些花。这一带地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妈管着,她一得到这个地方,就跟得到了永远的基业似的,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自己辛苦不说,还每天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怕有人糟蹋了东西,又怕耽误了我的差事。

“现在搬进来了,老姑嫂俩还是照看得小心翼翼的,一根草都不许别人动。你还在这儿掐花、折嫩树枝,她们一会儿就来了,小心她们抱怨你。”

莺儿说道:“别人乱摘乱掐肯定是不行的,可我就不一样。自从分了园子里的地盘之后,各房里每天都有份例,吃的那些就不说了,单说这些花草之类的玩意儿。不管是谁负责管,每天都要给各房里的姑娘、丫头们送些折下来的花枝,另外还有插瓶用的。就只有我们主子说了:‘一律不用送,等我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再跟你们要。’可实际上,他们一次都没要过。我今天就掐一些,她们也不好意思说什么的。”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春燕的姑妈拄着拐杖走了过来。莺儿、春燕等人赶忙起身,给她让座。

这位婆子看到采了好多鲜嫩的柳枝,又瞧见藕官她们也采了一大堆鲜花,心里顿时就觉得不舒服了。她看着莺儿在那儿编东西,又不好直接说什么,便把矛头指向了春燕,说道:“我叫你过来照看着点,你倒好,光顾着贪玩不走了。要是等会儿有人叫起你来,你又该说我支使你了,把我当成你的挡箭牌,自己倒玩得开心!”

春燕委屈地说:“你老人家又让我干活,又害怕担责任,现在反倒来责怪我。难道你还想把我劈成八瓣儿使?”

莺儿笑着打圆场说:“姑妈,你可别听小燕瞎说。这些都是她自己摘下来的,还麻烦我帮她编呢,我让她走她都不走。”

春燕也笑着回应道:“你可别瞎说着玩,你这么一玩,老人家可就当真了。”

那个婆子本来就是个愚蠢又顽固的人,再加上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头脑也不清醒,眼里只有利益,完全不顾及任何情面。

此时她正心疼得肝肠寸断,却又毫无办法。听到莺儿这么说,她便倚老卖老,拿起柱杖就朝春燕身上打了几下,嘴里骂道:“你这个小贱蹄子,我正说着你呢,你还敢跟我顶嘴。你妈恨你恨得牙根直痒痒,恨不得撕了你的肉吃呢。你还跟我这么硬气,跟个倔驴似的。”

春燕被打得又羞愧又着急,哭着说道:“莺儿姐姐那是说着玩的,你老怎么就当真打起我来了。我妈为啥恨我?我又没犯什么错,连烧洗脸水都没烧坏过,我到底哪里不对了?”

莺儿本来只是开玩笑,突然看到婆子真的动起气来,赶忙上前拉住婆子,笑着说道:“我刚才就是说着玩的,你老人家打她,我心里多过意不去。”

那婆子却说道:“姑娘,你别管我们的事儿!难道就因为姑娘你在这里,我就不能管教自己的孩子了?”

莺儿听到这番蠢话,顿时气得涨红了脸,撒开了手,冷笑着说:“你老人家要管教,什么时候不能管,偏偏我说了一句玩笑话,你就来管她了。我看你老就管吧!”说完便坐下来,继续编她的柳篮子。

偏偏这时,春燕的母亲出来找她,大声喊道:“你不去舀水,在那儿磨蹭什么呢?”

那婆子立刻搭腔说:“你快过来看看,你女儿现在连我都不放在眼里了!在那儿数落我呢。”

说着,那婆子一边走上前来,一边说道:“姑奶奶,这又是怎么了?我们丫头眼里没亲娘也就罢了,难道连姑妈也不认了?”

莺儿见春燕的母亲来了,只好又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可春燕的姑妈哪容得下别人说话,立刻指着石头上的花柳,对她母亲说:“你看看,你女儿这么大的人了,还玩这些!她先带着人糟蹋我的东西,我还能说别人什么?”

春燕的母亲正因为芳官的事心里憋着气,又恨春燕不听她的话,走上前来就打了春燕一个耳光,骂道:“小贱人,你才风光了几天?就学那些轻浮浪荡的女人,我怎么就管不了你了?别人我管不着,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难道我还管不了你?既然你们这些小蹄子能去的地方我去不得,那你就该死在那儿伺候,别跑出来丢人现眼!”

说着,她又抓起一根柳条,直接扔到春燕脸上,问道:“这叫什么?这编的是你娘的脏话!”

莺儿急忙说道:“那是我编的,你老别指桑骂槐!”

那婆子一直嫉妒袭人、晴雯等人,知道凡是房里稍有些地位的丫鬟都比她们有体面、有权势。每次见到这些人,她心里既畏惧又让步,但免不了又气又恨,甚至把气撒到其他人身上。这时,她又看见了藕官,藕官又是她已故姐姐的“冤家”,各种怨气凑了在一起。

那春燕哭着回怡红院去了。她的母亲担心她会被人问为什么哭,害怕她会说出自己打她的事,晴雯等人又会生气。于是急切地喊住她,想让她回来再解释。

但春燕却坚决不肯回来,急得她母亲跑出去想拉她。

春燕回头看见母亲追来,便向前飞跑。她的母亲只顾追她,不小心踩到了青苔,滑倒了,这引起了莺儿和另外两个丫鬟的欢笑。

莺儿气愤地将花和柳枝都扔进河里,然后独自回房去了。

那个婆子心疼得只能念佛,只能骂道:“这小蹄子真是个促狭鬼!她糟蹋了花,老天也要惩罚她!”她只好自己掐花给各个房间送去,不提。

话说春燕一路跑进院子里,迎面正碰上袭人要去黛玉那里请安。春燕急忙冲过去,一把抱住袭人,哭喊道:“姑娘,快救救我!我娘又要打我了。”

这时,春燕的母亲也追了过来,袭人看到她,心里不禁有些生气,便说道:“你三天两头不是打这个就是打那个,是想显摆你女儿多,还是真不懂王法?”

这婆子虽然来这儿也有几天了,但她见袭人平时总是默默不语,脾气挺好,便毫不客气地说:“姑娘你不懂,别管我们的闲事!都是你们惯的,现在还想管什么?”

说着,她又追着春燕要打。袭人气得转身进了屋,看见麝月正在海棠树下晾手巾。

麝月听到外面的吵闹声就说道:“姐姐,别管她,看她能怎么样。”同时,她还向春燕使了个眼色,春燕心领神会,直接朝宝玉那里跑去。

众人见状,都笑着说:“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事儿,今天居然闹出来了。”

麝月又对那婆子说:“你稍微消消气,难道看在我们这么多人的面子上,求你高抬贵手还不行吗?”

那婆子见自己女儿朝宝玉身边跑去,又瞧见宝玉拉着春燕的手,安慰道:“你别害怕,有我在呢!”

春燕一边哭着,一边把方才莺儿等人发生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宝玉听后,更加焦急起来,说道:“你在这儿闹闹也就算了,怎么还把亲戚都给得罪了?”

这时,麝月又对那婆子和周围的人说道:“怪不得这位嫂子说我们管不了她们的事儿,我们确实是不懂规矩,多管闲事了。不过,现在咱们请个能管得了这事儿的人来管管,这样嫂子你也就心服口服,知道规矩了。”

说着,她便回头招呼一个小丫头:“去,把平儿姑娘给我们叫来!要是平儿姑娘没空,就把林大娘叫来也行。”小丫头答应了一声,就跑去叫人了。

其他媳妇们见状,赶紧走上前来,笑道:“嫂子,你快求求姑娘们,让她们把那孩子叫回来吧。要是平姑娘来了,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那婆子却嘴硬道:“管她哪个平姑娘来,也得讲个理不是?哪有当娘的不管女儿,倒让旁人来管娘的道理。”

众人听了,都笑着说道:“你当是哪个平姑娘呢?那是二奶奶屋里的平姑娘!她要是心情好,说你两句也就算了;她要是翻起脸来,嫂子你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家正说着话,只见那个小丫头回来禀报说:“平姑娘正忙着处理事情呢,她问我有什么事,我把情况跟她说了,平姑娘说:‘既然这样,那先把她撵出去吧,跟林大娘说一声,让她在角门外打这婆子四十板子就行了。’”

那婆子听了这话,哪里舍得被撵出去,顿时又泪流满面,对着袭人等人苦苦央求道:“我好不容易才进了这府里,而且我是个寡妇,家里也没个依靠的人,正好能一心一意、无牵无挂地在里面侍候姑娘们。这样对姑娘们也方便,我家里也能省去不少麻烦事儿。我这一走,又得自己生火做饭过日子,往后说不定连个谋生的法子都没了。”

袭人见她这般可怜模样,心早就软了,便说道:“你既然想留在这儿,可又不遵守规矩,还不听人劝,又动不动就乱打人,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你这么个不懂事儿的,天天跟人斗嘴,也不怕让人笑话,有失咱们这府里的体统。”

晴雯等人听了,不屑地说:“别理她!把她打发走才是正经事儿,谁愿意跟她在这儿斗嘴!”

那婆子又接着央求众人道:“我知道我错了,姑娘们吩咐的事儿,我以后一定改。姑娘们这都是在行善积德。”说着,她又央求春燕道:“本来就是因为我打你才起的这档子事儿,到底也没打着你,可我现在反倒遭了罪。你也帮我说说好话吧!”

宝玉见这婆子可怜成这样,没办法,只好决定把她留下,还吩咐她以后不许再闹事了。那婆子赶忙走过来,一个一个地谢过了众人,这才下去了。

只见平儿迈着步子走过来,开口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袭人等人赶忙说道:“事情已经处理完了,没必要再提了。”

平儿笑着说道:“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能省事的地方就将就着省些事算了。你们这儿的主子才出去没几天,就听各处大大小小的仆人都开始闹腾起来了,这处的事儿还没处理完,那处又出了状况,搞得我都不知道该先管哪一处的事儿了。”

袭人笑着回应:“我只当是我们这儿闹得不可开交了,没想到还有其他几处也这样呢。”

平儿接着笑道:“这算啥呀!我正和珍大奶奶一起算着呢,就这三四天的工夫,大大小小的事儿加起来一共出了八九件了。你们这儿的事儿算是最小的,根本都排不上号,还有更离谱、更让人又气又笑的事儿呢。”

不知道平儿会说出什么事儿来,且听下回分解。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大清隐龙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