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蒲台县的刘海石因天下不太平,十四岁时避乱到了滨州,跟当地的秀才刘沧客同塾读书,俩人关系要好,索性拜了把子结为兄弟。没多久,刘海石的爹妈接连去世,他回乡奔丧,这一别啊,俩人就断了音讯。
再说说那刘沧客,他家境富裕,四十岁时已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吉十七岁就成了县里有名的才子,次子也机灵聪慧。后来,刘沧客又娶了县里倪家的姑娘为妾,对她万分宠爱。
可谁能想到,好日子没过半年,长子突然得了脑痛病,没几天就死了。老两口哭得死去活来,哪成想祸不单行,没过多久,原配妻子也跟着病死;又过了几个月,大儿媳妇也死了,就连家里的丫鬟仆人,也接二连三地死去。
刘沧客天天对着丧事,哭得肝肠寸断,差点没挺过去。
这天,刘沧客正坐在屋里愁眉苦脸,突然守门人通报:“老爷,蒲台的刘海石先生来了!”
刘沧客一听大喜,哪儿还顾得上伤心,三步并作两步跑出门,把刘海石拉进了屋。
刚要寒暄几句,刘海石突然脸色一变,惊道:“大哥!你家有灭门的大祸,你竟不知?”
刘沧客当场就愣了,懵懵懂懂地问:“兄弟,这这话从哪儿说起啊?我咋一点头绪没有?”
刘海石叹了口气,说道:“这么多年没联系,我就猜你近况怕是不好,没想糟到这份上!”
刘沧客再也忍不住,眼泪哗哗往下掉,把家里人接连死去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
刘海石听完直叹气,忽然又笑道:“你这灾殃还没到头呢,我刚是替你揪心;但幸亏你遇上了我,现在该替你高兴!”
刘沧客愕然不解,忙问:“咱们多年不见,难道你学了医术?”
刘海石摆手回道:“医术非我所长,不过看阳宅风水、辨吉凶祸福,我倒真学了些门道。”
刘沧客一听,赶紧拉着他看看宅相。刘海石也不含糊,把刘沧客家里里外外逛了个遍,看完后又说要见见家里的女眷仆人。
刘沧客赶紧照办,让儿子、儿媳妇、丫鬟小妾全都到堂屋里来,一个个指给刘海石看。
等轮到那个倪家姑娘,刘海石突然仰天长笑,笑得众人心里发毛。正惊疑间,只见倪氏浑身颤抖,面色煞白,身子 “唰” 地一下缩短,只剩二尺来高。
刘海石当即拿起桌上的界方敲她的头,像敲石罐子似的“咚咚” 作响。他又一把揪住倪氏头发,翻着她的后脑勺看,见有几根白头发,伸手就要拔。
倪氏赶紧缩着脖子跪下,连声求饶:“我这就走!我这就走!求您别拔!”
刘海石怒喝道:“你害人的黑心还没断是吧?”
说着就从她后脑勺拔下那几根白毛,瞬间,倪氏 “噗” 地一下变了形,成了一只黑不溜秋的黑狸猫。
众人吓得往后躲,刘海石随手把它揣进袖子里,转头对刘沧客的儿媳妇说:“你被这妖精害得不轻,背上定有异状,快看看!”
儿媳妇不好意思脱衣服,刘沧客的小儿子硬行掀开后背,果然背上有四指长的白毛。
刘海石用针挑出白毛后,说道:“若再晚七日,你必死无疑!”
又看刘沧客的小儿子,背上也有白毛,有二指长,
刘海石又说:“你这还能撑一个多月,幸亏发现得早。”
紧接着,刘海石替刘沧客和家里的丫鬟仆人全查看了一遍,把藏在身上的白毛全挑了,
刘海石叹道:“我要是再晚来,你们全家无人能活!”
刘沧客哆哆嗦嗦问:“这到底是啥东西?”
刘海石说:“属狐妖一类,专吸人的精气修炼,最能害人致死。”
刘沧客又问:“你咋变得这么厉害?难道成神仙了?”
刘海石笑了:“只是跟着师父学了点小本事,哪儿敢称神仙。”
刘沧客问他师父是谁,刘海石答:“山石道人。这个妖精我还不能弄死它,得带回去给师父处置。”
说完就要告辞,可一摸袖子,刘海石愣住惊道:“坏了!跑了!刚才没拔它尾巴上的长毛,竟让它遁走了!”
众人听了,吓得脸都白了,无不恐慌。
刘海石镇定地说:“它后脑勺的毛已被我拔光,不能再化作人形,顶多变个畜生,跑不远!”
随后,他先去看家里的猫,又出门唤来狗,都摇头说不是。
走到猪圈门口,刘海石笑了:“它在这儿呢!”
刘沧客凑过去一看,猪圈里多了一头猪,那猪听见刘海石笑,立马趴在地上,动都不敢动。
刘海石一把揪着猪耳朵拎出来,果然看见尾巴上有根白毛,硬得跟针似的。正要拔去,那猪来回打滚哀鸣挣扎,死活不让碰。
刘海石呵斥道:“你造孽多端,拔根毛还不肯?”
说着,一把揪住拔了白毛,那猪立马变回黑狸猫。刘海石把狸猫重新揣进袖里,刘沧客死活留他吃饭。
吃完饭,问啥时候能再见面,刘海石说:“那说不准。我师父立志济世,派我们这些徒弟在世间云游,救苦救难,或许后会有期。”
等刘海石离开后,刘沧客琢磨起他师父的名字,突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好家伙!刘海石怕真是神仙啊!‘山’和‘石’合起来是个‘岩’字,这不就是吕祖(吕洞宾)的名讳吗!”
列位您瞧,这刘海石看着是个寻常书生,实则是吕祖门下的弟子,专门下凡除妖救人。那妖精再狡猾,遇上这么位有真本事的主儿,也只能认栽。
所以说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妖精害人终害己,而真正的高人,往往就藏在寻常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