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想得出神,回到家时,三哥和蒋蔓已经回来了。
收回思绪,首先问了今天看厂房的事。
三哥说跑了几个地方,都不是很如意,要么比较贵,要么地方太小。
杨志才突然想到,“你们今天是不是,只在灵江东岸这边看的?”
“是的,吴哥说西岸那边,只有一座桥,经常堵,和郊区差不多,就没过去。”三哥说道
“小蔓,你来分析一下。”杨志才才说。
“我自己也是认同三哥刚说的,但是志才哥你说分析的话,我得想想~”她说道。
“发展”他说了两个字。
“我想到了,上次你在广德说,那边的城市会扩大一倍,意思是新绵也会这样。”“西岸那边,未来是有机会的扩城的,对吧?志才哥!”
蒋蔓高兴地说。
“对了,这小脑袋瓜,转得快!”杨志才说道,
“三哥,把新绵城地图拿过来。”四人围在饭桌旁,开始研究起了地图。
杨志才首先,把大的干道指出来,然后又把较小的街道标出来。
所有的标识出来的街道,再对着西岸的位置,分析可能建新桥的位置,以及延伸出的,可能修干道的建筑物。
这才说,“只要建桥,两岸就通了,而对面建筑最少的地方,赔偿也小,成本低,可能性就大,明白吗?”
“你们看,只要建大桥,都会修引桥,这些位置200米内,几乎都被挡住了,意义不大。”
“只有离桥一定距离,有大马路的地方附近,才是最佳位置。”
“明天就该去找这样的地方,明白吗?”
说完,看着三人。
“志才哥,那这样的地方就好找多了,是吗?”蒋蔓问道。
“还可以缩小范围的。”
然后指着刚勾出的四个地方,“明天先在东岸这边看,凡是已经开建、新建了大型建筑的地方排除掉,政府不可能再拆迁,成本更高的。”
三人不住地点头。
“你们还忘了我们有援军,那就是梁哥、杨津娜他们。”
“新建的大型建筑,老板基本上认识建设局的人,也就是知道市里的规,所以敢建。若排除这些地方,可选的地方就可以确定了。”
“到时再找他们去打听,就省事多了。”
“如果我们提前买了这个地方,桥一通,光地皮涨价,就够我们赚一大笔了!”
“想不到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啊!”三哥感叹道。
“小蔓,我们手中还有王牌,张叔,记得他的职务吗?”他说。
“我明白了,志才哥。”
等把这些地点搞明白了,三哥也是信心百倍,明天再去看看。
蒋蔓这才说,“今天已经抽空,把宗亲会的钱给转过去了。”
这下,就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了。
杨志才催三哥去他屋里,把驾驶技术讲出来,让三嫂写,增强记忆。
他和蒋蔓坐在客厅,把今天,给阿顺他们的电话内容告诉她,心里要知道该怎样建台账。
小妮子精神倍增,决定当即开干。
杨志才喊停她,“不给你妈打电话吗?刚好你爸今天去省里开会去了。”
小妮子这才记起,赶紧掏出电话拨了出去。
杨志才搂着她,听着母女二人聊天,自己则贴着脸听着。
姿势有点暧昧但又合乎情理。
蒋蔓由着他这样,仔细地和邢阿姨讲着。
虽然知道会同意,杨志才最终还是接过电话,在丈母娘面前秀了下肌肉。
“阿姨,现在没办法了,马上出租车公司开业,有三个事情需要跑,马上服装再开业,更忙了。”
“今天咨询了一下,至少得买两辆车才能够用,我俩都没驾照,所以只能现学了。”
他连续说道。
“那投资这么多,钱呢?”邢云清问道。
“这个不用担心,投资出去50万,小蔓手上,还有买出租车的差不多20万。”
“不瞒您说,下周我还能分100万左右,就是说,我还有300多万资金,不担心。”他说完。
听到电话那头“咕”一声,邢阿姨吞了口水,“志才,你赚得这么快?”
“是真的,您给叔也说一下,我这边有准备的。”
“行,我知道了,也不担心了,阿姨同意!”
说到这个程度,才把电话交给蒋蔓,让她娘俩儿聊天,自己则果断地躲在一边,专心揩油。
一通闲篇扯完,三哥他们已经写了不少要点、技巧,据说还有两晚就可以完成。
洗漱完毕,虽然不累,蒋“技师”依然上岗,乐此不疲的过来效劳,两人自然腻歪好一阵。
杨志才知道,她刚才打电话时,就故意拉长时间,也是在享受那种爱抚。
他发现,每晚的按摩环节,现在都成了“致命的诱惑”,难以应付。
此时,内心崩溃的他,无比怀念,前世着名品牌“杰士邦”。
可惜人福药业,要在明年才开始创立此品牌,呜呼!…
最终,败下阵来的他,只能搂着小妮子,含泪入睡。
早上吃饭,可以细嚼慢咽了,杨志才决定 ,今天不去股市了。
给三哥交待清楚,要去看得几个地点,有事打电话,这才清闲起来。
约莫九点,给林秋平去了电话。
“林哥,你好!”
“志才,今天没去证券公司吗?这时有空给我电话?”
看来白嫂子是和他是随时电话互通的。
“今天会涨,下周你账户资金我估计突破40万,问题不大,林哥。”
“是吗?那可太好了!”
“哦,林哥,我打电话有两个事。”
“第一是百塔注册的事,我和林姐这边,好转资金过来,不知什么时候能弄好?”
“第二个是厂里的资金报销问题,小于5000计划由我姐夫审核,5000以上则由我父亲代签,你看行吗?”
“注册就是这两天的事,资金报销的问题,我同意;再给邓哥通报一下,可以的。”
“那就好,主要下周股市这边走不掉,有大机会的。下月底你就知道了,林哥。”他说道。
“没事,兄弟,你干好那边就行了,这边由我盯着,问题不大。”
“行,林哥,那就这样!”
挂完电话,这才坐下来喝了口水。
上班两年多,因为主要精力都在单位,很多事情都没有详细考虑。
现在出来了,以前的同学朋友,也得联系下,方便以后的做事。
张远航上次说,班长在组织7月的同学会,自己先得联系下,这样会好交流点。
杨志才他们财大会计专业,当年班上共有32人,女生21,男生11人。
小说写到这里,没有一位女同学出现。
并不是他和班里她们关系不好,毕竟做学生会副主席的人,同学之间那是相当的熟稔。
班里的苦活儿累活,几乎被他们男生包了。
比如每次放假,天南海北的女孩回家,几乎都是他,组织两个寝室的兄弟,分批次把行李帮送上车,忙前忙后,很得她们喜欢和信任。
当然,假期信中提到接站,好处不少,不同地方的特产,开学后那是拿到手软。
只不过他家里贫困,大一期间,都是拼命学习,挣奖学金。
他们这个专业也是社会争抢专业,传统是大一几乎没人谈恋爱。
大二有机会了,他苦心钻研写作、演讲等技巧。
等遇上蒋蔓,就顾不上“窝边草”了,即使有人对卿有意;传统意识灌脑的他,也只能挥一挥手,不沾染一片云彩了。
看着面前的通讯录,还是先打给了寝室兄弟,白玉普。
第71章曾提及了他的雅号,“阿古”。
白玉普,云南大理洱海人,哈尼族,当年高考有加分。
这个民族的人不多,所以他曾自豪地说,他是族里唯五以内的,名牌大学学生。
他们老家寨子不在民族聚居区内,而是洱海边的洱源县,聚在一起的族人2、3万人的样子。
据他说,族内很多人小名叫“阿古”,于是在班上,大家也这样称呼他。
宿舍5个人,这家伙能歌善舞,又善交际,很得众人喜欢。
但考虑到他在族人心中的地位,无奈没敢谈恋爱,分配也是选择回大理,奔着寨子的族长位置而去。
这个电话是打给寨子里的,国家重视民族关系,早就安装了一部。
电话接通后,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杨志才听了半天还是明白了,村长。
可能“新闻联播”节目收听惯了,加上大学生阿古名声有点大。
杨志才的普通话一说,对方一下就明白来意,说“同志请等下,马上给你电话。”
他记下一台座机电话,和人家说了谢谢,这才拨了出去。
电话接通,对方流利的普通话传过来,“您好!洱海风景区宣传办公室,请问你找谁?”
“你好,我找白玉普!”他说道。
“好的,稍等。”电话那头说话,“白科长,有人找。”
少顷,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中川味的普通话,“您好,哪位?”
杨志才故意说道,“白玉普,阿古、白科长?”
话音刚落,“我草,志才,是你吗?”
“阿古,你小子耳朵是狗鼻子吗?一句话就听出来了。”
“那是,兄弟一块住四年,能听不出来吗?说普通话叫阿古的能有几个?对吧?兄弟。”
“混得不错啊,都科长了,小伙子。”
“副科、副科。”阿古纠正道。
“也不错了,族长位置有谱了吗?我打寨子那边,人家马上就给了我电话。”
“有力竞争者,接电话的估计是我五叔,就怕你们找,把办公室电话留在寨子里了。”他说道。
“行啊,有手机号吗?”杨志才问道。
“年后买的,你记下?兄弟。”
“我不记了,我手机给你打电话呢,你记下来待会儿打给我。”
“好的”
“你把远航的号码也记下来!”
“赵元富和邓增军的你有吗?阿古。”
“有的”
两人一阵忙碌,才把电话记下。“兄弟,现在我们可以随时联系了,你把班长的号码给我,听说她要搞同学会,是吧?”
杨志才问道。
“是的,上个月去昆明,她提过,你记下。”
“行,阿古,空了我打给你,我和班长聊聊。”
“好的,志才,我这里工作不是很忙,随时联系都可以。”阿古说。
“行,先挂了。”
没有意外,顺利联系到阿古,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