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买不了了,两个人就往其他的地方去。
现在天气热了,有的东西放不住。
加上老父亲也要忙活着盖房的事情,能往外换东西的时间也很少。
两个孩子就没打算弄特别多卖的东西,而是开始思考自己需要点啥。
最重要的就是吃的,米面地窖里都有不少,这个不用愁,吃到明年这个时候都是绰绰有余的。
然后就是菜。
肉了话,买太多了也放不住,还是打算实在是馋肉了,就等天黑了过来买点。
这么一算的话,其实迫切需要买的东西还真不多。
“哥,那咱就多买点东西,让咱爸今天和明天拿出去换,多攒点钱,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嘛。”
家里有多少钱,两个孩子是知道的。加上盖房子需要花出去的钱,目前应该有1500 、1600的样子。
其实很多了,但吃过没钱的苦,两个孩子总是想多扒拉一点,再多扒拉一点。
“行,走吧,这边关门了的话,咱就只能去超市了。”
超市里还是那么的熟悉,两个人直奔卖肉的地方,今天还有那种九块九一斤的肉。
每个人限购5斤,两个人加起来一共买了10斤。
等会再去张叔那里买点肥的,那种几乎没什么瘦肉,只有肥肉的地方卖的也挺便宜,但是拿到他们那边去确实非常的受欢迎。
两个人刚准备走呢,就见两个阿婆从旁边走过去,念叨着手里的菜怎么做好吃。
“这猪肝啊,先切片再泡血,水泡干净一点,放点青菜打个汤,我家孩子老爱吃了。
就是做起来麻烦了点,我这上午来买,拿回家就得切了,放水里泡着,等下午做饭才来得及。”
“有没有试过用盐焗哦?我家孩子爱这么吃。买包粗盐,再买块猪肝,一会就能做好,这个还补气血嘞。
我孙女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蹲下去站起来,那都眼前一黑的,比我这老人家身体还不如呢,我想着给她弄点补血的,红枣什么的都不爱吃,这盐焗猪肝还挺爱吃的。”
两个人说着走远,苏小小却听了进去。
“哥,你听到了没?红枣和猪肝吃了都补血,咱俩不也站起来,就眼前一黑,咱也买点呗。”
“行,买一块猪肝回去尝尝味。”兄妹俩来这边那么长时间,还真没有买过猪肝,猪心这些内脏。
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是觉得不划算。
这边这些猪内脏什么的,除了猪肝,其他的基本上卖的比肉都贵。
要是想吃点油水的话,当然还是买正经肉更划算。
猪肝7块钱一斤,两个人要了一斤,回去试试,看看有没有效果。
直接煮汤,里面再放点荠荠菜。
每次都会在超市里面买米,送的小拖车已经用不完了,今天就不打算在超市里面买,准备去别的地方看看。
买了猪肝和肉以及一大块豆腐,又买了10来斤的糖,就结账走了。
拖着车往市场那边走,等会再去张叔的店里买点肉,凤姨的店里买点水果。
走到半路的时候两个人停了一下,去了她们来这边第一次买米的那家店。
“老板,你们这边最便宜的米是哪一种啊?”
苏小小踮着脚趴在柜台上,才能让老板看到她。
老板依旧还是在用手机最大的声音刷视频,吵得人脑瓜子嗡嗡的。
看到有客人点了暂停,“这得看你们要多少,几十斤有几十斤的价格,几百斤有几百斤的价格。”
苏小小挠了挠头,“我们就要几十斤,最多100斤。”
“那边那个黄绿色袋子的,15斤一袋,一袋30块钱。”
单子小,老板也不怎么热情,指着角落里的一排大米,“旁边的那个38块钱一袋,也是15斤。就这两个最便宜,其他的平摊下来都要2块钱一斤。”
苏小小走过去仔细打量了一下,米袋子上有一个圆圈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里面的大米是什么样子。
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
“那我们拿四袋要60斤吧。”付了钱,老板帮忙拿了出去,绑在两个孩子的买菜车上。
两个人拖着还是有点费劲的,磕磕绊绊走到凤姨的水果店。
宋凤开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正准备去那边摆摊呢,就看到了两个孩子。
笑着调侃,“你们两个又进货呢?”
苏小小也是乐呵呵的点头,“是啊,凤姨,你这又去摆摊呀。”
“对啊,时间差不多了,我去摆摊。”
聊了两句,宋凤就骑着电动三轮车走了。
俩孩子去了她家店里,准备买点水果带回家吃。
还没逛呢,宋凤又回来了。
“有个事情好几天了,老忘记。刚刚瞅着你俩也没想起来,还是走远了才想起来。”
说着就往楼上去,这是一个有两层楼的门面房,1楼用来做水果店以及小仓库,2楼就是住人的。
在附近小区,她家有几套拆迁的房,但平时还是住在2楼,方便。
上楼没过一会,就搬着一个东西下楼,“这我儿子之前要买的,买完了之后又不咋用,你俩瞅瞅你俩用的上不用不上也只能卖废品了,这玩意老占地方。”
“都是好几年前的东西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你俩可以试试,这是一个儿童三轮车。
看你俩平时买东西就是拖来拖去也挺重的吧,不知道这能不能用,你俩可以试试。”
当初买这个东西可没少花钱,说起来还和老张家有点关系。
老张他那叫一个惯孩子啊!他家闺女在电视上瞅着那啥花车,嗷嗷叫着要。
老张立马去买了个儿童三轮车,又是刷粉漆,又是贴花的,硬生生给闺女也造了个。
她家倒霉孩子也是看着了就也想要,结果呢?装饰的东西还没到,孩子又不稀罕了。
要不是前段时间嫌家里楼上挤,想着收拾收拾,都还没发现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