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的林小雨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手指间夹着一支削得尖尖的铅笔。她的课桌抽屉里放着三本不同颜色的笔记本,其中那本黑色的已经写满了只有她自己能懂的符号。
周雨今天又迟到了。林小雨看着那个空座位,在黑色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小小的时钟指针,指向八点十五分。她知道周雨为什么迟到——昨晚那场持续到深夜的争吵,连住在隔壁的她都能听见。
当周雨终于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林小雨注意到她的眼睛有些红肿。数学老师皱了皱眉,但没有说什么。林小雨悄悄撕下一张便签纸,写下要借你笔记吗?,折成纸飞机轻轻扔了过去。
课间休息时,林小雨看见陈远又在纠缠周雨。她不动声色地走到讲台前,对老师说:陈远同学说有问题想请教您。这个简单的调虎离山计很管用,周雨趁机溜回了座位。
放学后,林小雨远远地跟着周雨回家。当她看到周雨在小区门口被几个高年级男生拦住时,她迅速跑向保安室:王叔叔,那边有几个陌生人在欺负小学生!
这些小小的干预,林小雨做得天衣无缝。她就像个隐形的守护者,在周雨需要时悄然出现,解决问题后又迅速消失。
但最让林小雨在意的,是周雨和林默之间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她发现周雨总会偷偷看林默,而林默明明注意到了,却总是假装没看见。
于是林小雨开始制造机会。她不小心把周雨的作业本混进林默的书包,让林默不得不亲自送还。她在班级读书角故意同时推荐两人看同一本书,创造共同话题。她甚至悄悄调整值日表,让周雨和林默同一天打扫教室。
这些精心设计的巧合,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线,慢慢拉近两个人的距离。林小雨躲在幕后,看着周雨脸上渐渐多起来的笑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然而,林小雨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时看到周雨和林默并肩走在一起,她的心会隐隐作痛。但她仍然乐此不疲地继续着这场无声的导演工作。
直到那个雨天,林小雨的布局达到了完美。她提前知道周雨没带伞,又告诉林默文具店今天打折。当她在校门口看到林默撑着伞送周雨回家时,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
那天晚上,林小雨在黑色笔记本上画了一把伞,伞下是两个并肩的小人。她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为什么是我在画他们?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就像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默默守护这个总是躲在衣柜里数数字的女孩。也许是因为,在周雨身上,她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那个同样在父母争吵声中长大的自己。
不同的是,周雨有数字作伴,而林小雨有她的笔记本。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充满裂痕的世界里寻找秩序和安宁。
第二天,当林小雨看到周雨对林默露出真心的笑容时,她突然明白了什么。有些守护,不一定需要被知道。就像春雨滋润大地,从不要求鲜花感谢。
林小雨轻轻合上黑色笔记本,嘴角扬起一个淡淡的微笑。这场无声的守护剧,还会继续上演。而她,甘愿永远做个幕后的小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