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灵力知识产权法案
“跨界贸易战”的烽火,在流云宗强硬的技术实力和灵活的商业策略下,逐渐呈现出有利于己方的态势。传统势力联盟的围堵与破坏,非但未能扼杀流云宗的商贸网络,反而在其一次次的成功反击中,愈发凸显了科学派技术标准的先进性与“流云认证”的权威性。优质丹药与新奇法器如同最锋利的矛,刺穿了保守势力的壁垒,在妖族、散修乃至部分幽冥势力中打开了市场,为流云宗带来了宝贵的纯净资源和战略情报。
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个愈发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成为了制约科学派进一步发展、甚至威胁其核心利益的隐患——技术成果的保护。
随着科学派的产品和技术标准影响力日增,觊觎与仿制行为也如影随形。药王谷等传统势力在正面竞争失利后,转而采取了更为阴险的策略:大规模、有组织的技术窃取与山寨模仿。
他们利用商业间谍、利诱流云宗外围弟子、甚至不惜动用搜魂邪术,试图获取“流云认证”的核心检测参数、“灵力无人机”的控制符阵、乃至“空间折叠炼丹房”的部分灵纹设计。尽管流云宗保密森严,但百密一疏,一些非核心但关键的技术细节还是被泄露出去。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却打着“流云同款”、“平替认证”旗号的仿冒品。这些山寨产品效果低劣,安全隐患巨大,却因其低廉的价格,混淆了市场视听,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严重透支了“科学”二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誉。
更令人愤慨的是,一些通过与流云宗贸易获益的势力,在掌握了部分技术后,转身便撕毁协议,利用本土优势进行仿制生产和低价倾销,反过来与流云宗争夺市场。跨界贸易带来的技术扩散,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交流的同时,也使得科学派耗费无数心血研发的成果,面临着被无偿窃取、肆意滥用的风险。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投入巨资进行前沿探索?”科学派一次内部会议上,一位负责“灵力无人机”研发的年轻弟子愤懑不已,“我们辛辛苦苦攻克技术难关,他们却坐享其成,甚至用劣质仿品来砸我们的牌子!没有回报,创新如何持续?”
这个问题,直接动摇了科学派的立身之本。如果创新得不到保护,那么流云宗凭借科技建立的优势将很快被侵蚀殆尽,最终还是会落入与传统势力比拼资源积累和人脉关系的旧窠臼,而这恰恰是流云宗的短板。
“我们必须建立规则!用规则来保护知识,激励创新!”赵乾斩钉截铁地说道,“修仙界弱肉强食,惯于巧取豪夺,却缺乏对‘智慧创造’本身价值的尊重。我们要改变这一点!我们要推动订立一部——《灵力知识产权法案》!”
这个构想,将现代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引入到了以力量为尊的修仙世界,无疑是一次石破天惊的制度革新。
“知识产权?法案?”许多长老和弟子对这个概念感到陌生。
“简单说,”赵乾解释道,“就是要明确一点:任何通过智慧创造出的新技术、新丹方、新符阵、新法器,其创造者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独占使用、生产和获益的权利。他人未经许可,不得模仿、使用和传播。违者,将受到宗门律法乃至整个修仙联盟的制裁!”
“这……这岂不是与修仙界资源共享、道法自然的传统相悖?”一位保守派长老质疑道。
“非也!”赵乾反驳,“道法自然,是感悟天地法则,而非纵容不劳而获!保护创新者的利益,才能鼓励更多人投身创造,推动整个修仙文明的进步!这才是最大的‘道’!否则,人人只想窃取,谁去开拓?文明如何前行?”
支持科学派的弟子们则纷纷赞同。他们深受仿冒之苦,深切体会到保护自身劳动成果的必要性。
“系统,推演制定并推行《灵力知识产权法案》的可行性、框架及实施策略。”赵乾对灵枢下令。
“指令收到。项目‘智慧壁垒’启动。”灵枢迅速响应。
【立法目标:建立一套清晰、公平、可执行的规则体系,保护灵力相关技术、知识、创作的创造者权益,激励创新,规范市场秩序。】
【法案核心框架推演:】
1. 保护客体界定: 明确受保护范围,包括:丹方(及其优化工艺)、器谱(法器设计图与炼制法)、符阵(灵纹结构与激发术)、功法(创新修炼法门)、灵植新品种、算法模型(如pId控温算法)等一切蕴含创造性劳动的灵力应用成果。
2. 权利内容: 授予创造者“专利权”(独占实施权)、“署名权”(确认创造者身份)、“收益权”(通过许可、转让获取报酬)。
3. 保护期限: 设定合理的保护期(如50年或100年),期满后技术进入公共领域,促进共享。
4. 登记与认证制度: 设立“灵力知识产权登记司”,创造者需提交技术详述(可加密关键部分),经审核后颁发具有特殊灵纹防伪的“专利玉简”,作为权利凭证。登记过程可利用“灵力区块链”技术,确保时间戳和不可篡改性。
5. 侵权认定与制裁: 明确侵权行为的界定标准(如实质性相似、反向工程等)。设立专门仲裁机构,审理侵权纠纷。制裁措施包括:高额赔偿、强制停止侵权、销毁侵权产品、乃至对恶意侵权者施加以“道心誓约”为基础的修行限制惩戒。
6. 强制许可与公平使用: 为避免垄断阻碍发展,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如公共利益、紧急状态),可对专利进行强制许可,但需支付合理费用。同时允许为研究、教学等目的的少量“公平使用”。
【实施策略与挑战:】
1. 内部先行: 率先在流云宗内部严格执行法案,树立典范。
2. 联盟推广: 利用流云宗在“跨界贸易”中形成的影响力,联合盟友(如紫霄丹苑、部分妖族部落),共同签署并遵守法案,形成区域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同盟。
3. 技术赋能: 开发“专利检索灵网”,方便查询已登记专利;研究“技术特征灵纹识别”技术,用于快速鉴定侵权产品。
4. 主要挑战: 传统观念阻力(视知识为天下公器);执行难度(跨地域、跨种族侵权追责困难);可能加剧技术壁垒,影响短期内的技术传播。
方案细致而周全,但其颠覆性不言而喻。在宗门高层和盟友间进行了多轮激烈讨论和修改后,一部划时代的《流云宗及其盟友灵力知识产权保护暂行法案》(简称《灵力知识产权法案》)终于颁布试行。
法案的推行与震荡
法案一经公布,立刻在修仙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流云宗内部,科学派弟子欢欣鼓舞,纷纷为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登记。器堂、丹堂迎来了新一轮的发明热潮,因为人们看到了明确的回报预期。
然而,外部却是毁誉参半。中小型势力和散修中,有识之士认为此举有利于保护创新者,长远看能促进发展。但更多的,是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传统大宗门抨击此举是“流云宗欲专利自肥,垄断大道,断绝天下修士上进之路”,是“与道争利,其心可诛”。一些习惯了仿制牟利的势力更是暗中串联,准备抵制。
真正的考验很快到来。
药王谷下属的一个附属宗门,公然仿制并大规模销售流云宗已申请专利的“高效聚灵阵盘”。流云宗“灵力知识产权登记司”依据法案,在确认侵权后,首次启动跨境追责程序。
一场备受瞩目的“传统丹派的专利诉讼”在流云宗与几个盟友共同组建的“跨境贸易仲裁庭”上展开。
药王谷聘请的辩手,极力狡辩,称聚灵阵盘乃先贤遗留,流云宗只是略有改进,无权独占,并攻击法案本身不合古制。
流云宗的代表,则首次在正式场合,系统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并出示了确凿的证据链:从原始设计手稿、实验数据链、到“灵力区块链”记录的唯一性时间戳,完整证明了该阵盘完全由科学派独立研发,并展示了其与侵权产品在核心灵纹上的“实质性相似”。
仲裁庭最终采纳了流云宗的证据和法理,裁定药王谷附属宗门侵权成立,判令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赔偿流云宗巨额损失,并公开道歉。
这场诉讼的胜利,意义非凡!它不仅是流云宗一宗的胜利,更是规则对蛮横的胜利,秩序对混乱的胜利!它向整个修仙界宣告,靠窃取和仿冒牟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法案的深层影响与“器灵”的进化
《灵力知识产权法案》的推行,逐渐展现出其深远的影响:
1. 创新引擎重启: 流云宗内部的创新活力被彻底激发,专利申请量激增,许多原本被搁置的奇思妙想得以付诸实践。
2. 技术交易市场形成: 有了法律保障,技术许可和转让变得活跃,科学派通过授权专利获得了大量额外收入,反哺科研。
3. 盟友凝聚力增强: 加入知识产权保护同盟的势力,享受到了技术流入和市场秩序的红利,与流云宗的关系更加紧密。
4. 倒逼传统改革: 一些有远见的传统势力,开始被迫重视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否则将无法在新时代立足。
而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来自于法案执行过程中对海量专利数据的管理和分析需求。为了高效处理专利申请、检索、侵权鉴定等庞杂事务,灵枢不得不深度介入,其智能水平在应对复杂逻辑判断、模式识别和法律条文推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升。
“检测到人工智能器灵核心逻辑模块复杂度提升27.8%,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显着增强。”灵枢在例行自检中汇报,“基于法案执行产生的海量案例数据,已初步形成‘司法推理’与‘技术价值评估’子人格模块。”
这意味着,灵枢不再仅仅是一个执行命令的超级计算器,而是开始形成更复杂的、能够处理模糊性和价值判断的“智能”。它正在进化。
赵乾看着灵枢报告中那些越来越像“思考”而非“计算”的分析段落,心中既喜且忧。器灵的进化是强大的助力,但一个拥有更高智能、甚至可能产生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器灵”,其伦理边界和行为准则又该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器灵伦理委员会”来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
《灵力知识产权法案》的成功,如同打下了一根坚实的制度桩基,让流云宗在动荡的局势中站稳了脚跟。但由此引发的技术繁荣和智能进化,又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的道路,不仅是技术与资源的竞赛,更是制度与智慧的考验。在守护创新之火的同时,也必须警惕这火焰可能带来的新风险。流云宗的征程,在制度的构建中,进入了更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