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徊,神徊)
……又来了。
这没完没了的湿意,从心底最深处那口仿佛永远不会枯竭的井里涌上来,漫过眼眶,变成温热的、带着咸味的液体滑落。
我知道,我又在哭了。
其实有时候,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糟糕的事情。
可能只是帕姆拖地时,水桶里的水晃了一下,映出了头顶灯光破碎的影子。
可能只是听到星和三月七小姐在隔壁车厢笑闹的声音,那快乐如此响亮,反而衬得我这里格外安静。
也可能……只是毫无缘由的,一阵空茫的悲伤就攫住了我,像冰冷的潮水,无声无息地上涨,直到将我彻底淹没。
我知道小恶很烦我这样。
他总是一脸不耐烦,红色的大眼睛瞪着我,嚷嚷着。
“喂!小不点!别哭了!再哭这里真的要发大水了!到时候大家长的数据板短路了,你看他修不修理你!”
他还会夸张地用手比划着,好像我的眼泪真的能汇聚成河。
我知道他是想用他的方式让我停下来,带着点恶作剧的关心。
可是……我控制不住。
那些情绪,它们不是客人,不会敲门。
它们就像……就像曾经那些冰冷的……带着土腥味的泥土,不由分说地灌进来,堵塞我的喉咙,压迫我的胸腔。
那种窒息感,即使已经从黑暗的地下爬出来很久很久,也仿佛烙印在了灵魂里,随时都会复苏。
大家长不一样。
他会用那双平静无波的金色眼眸看着我,没什么情绪,只是陈述事实。
他说过:“情感是驱动一切的底层能量。”
“你的敏感与共情,是我们与外界建立深度联结、理解意义的唯一通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才是我们得以存在的核心。”
核心……?
呜……为什么是我呢?
这个“核心”,如此沉重,如此……痛苦。
它要承受所有外界的风吹草动,要品尝每一个细微的喜悦和巨大的悲伤。
小恶多好啊,他总是那么有活力,想哭就哭(虽然很少),想笑就笑,想捣蛋就捣蛋,他的世界里好像没有“过度敏感”这个词,所有的情绪来得猛烈,去得也干脆。
他比我更懂得如何“活着”,如何用行动去对抗这个世界。
大家长就更不用说了。
他像一座冰山,稳定,坚固。
再混乱的信息,再汹涌的数据,到了他那里,都会被分门别类,冷静分析。
他不会被悲伤击垮,不会被恐惧吓倒,他甚至……可能根本感觉不到这些?
他永远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该怎么计算得失。
他比我更懂得如何“生存”下去。
而我呢?
我只有这颗仿佛没有皮肤、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的心。
任何一点波动,都能在我这里激起惊涛骇浪。
我是核心?
我更像是一个……累赘。
一个需要他们俩时刻分心来看顾、来安抚的,脆弱的核心。
爸爸……妈妈……
想到他们,心里会更酸涩一点。
他们总是笑嘻嘻的,像永远不会担忧的太阳,或者说,像无数张瞬息万变、永远带着笑意的面具。
他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给了我一个“家”,却又像风一样,来去无踪。
他们的爱,温暖,却带着一种我无法理解的、轻飘飘的疯狂。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他们能像瓦尔特先生那样沉稳,像姬子阿姨那样温柔地责备……
我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总是感到一种无根浮萍般的不安?
但……那就是他们啊。
欢愉的星神,怎么可能被世俗的温情所束缚。
能给我一个“家”的形态,或许已经是祂们所能理解的最极致的“爱”了吧。
……白厄。
这个名字,像黑暗中唯一稳定的星光。
但不知道为什么,光是想到这个名字,心里那片汹涌的、冰冷的悲伤之海,好像就会稍微平静一点点。
会生出一点点……微弱的、像是萤火虫一样的光。
大家在记忆里看到的,那个在金色麦田里奔跑的、像小太阳一样的他,是真的吗?
他真的会……接纳这样一个,动不动就掉眼泪、脆弱得不堪一击的我吗?
我知道大家长分析过,我们写的那些信,笔迹和情感波动都指向一个极度了解白厄并且对他怀有深挚感情的意识。
那大概率是我,或者说,主意识深处由我主导的部分。
可是,写信的那个我,似乎比现在的我要坚强一点点?
至少,“我”还能把那些汹涌的情感,转化成温暖的文字。
而我,只能把它们变成眼泪。
我怎么样……才能不再哭泣呢?
我不想当总是拖后腿的那个。
我不想让小恶总是皱着眉头看我,不想让大家长为了稳定我的情绪而消耗额外的算力。
我不想让列车组的大家,用那种混合着担忧和一点点无奈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们是好人,是同伴,但那种眼神,有时候比责备更让我难过。
那会让我觉得,自己是个需要被特殊照顾的“麻烦”。
是不是,只要我把心变得硬一点,再硬一点,像大家长那样?
或者,把所有的感觉都忽略掉,只专注于玩和吃,像小恶那样?
我试过的。
真的。
可是,当看到丹恒默默擦拭击云时的侧影,我还是会感觉到那沉默下的重量。
当听到姬子咖啡杯碟轻碰的声音,我还是会品出一丝孤独的滋味。
当星把她觉得有趣的“垃圾”分享给我时,我还是能触摸到那份试图联结的、笨拙的温暖……
我关不掉这些感受。
它们就是我本身。
大家长说,这是我的力量。
可为什么,这份力量带来的,大多是疼痛呢?
也许……哭泣本身,并不是软弱?
也许,这只是我消化这个世界的方式?
就像……蚌,用柔软的身体包裹住磨人的沙砾,经过漫长的、痛苦的分泌与包裹,最终……
会不会也能孕育出一点点,类似珍珠的东西?
我不知道。
我只是……还是想见见他。
他过得并不好……
要怎么做呢……
我想知道,当他冰蓝色的眼眸看向我时,会不会映出我这个爱哭鬼的样子?
像小时候一样。
他会说什么?
会像小恶一样嫌我麻烦?
还是会像大家长一样冷静分析?
或者……会有那么一点点可能,他会像记忆中那个少年一样,对我露出一个毫无阴霾的、能让向日葵都失色的笑容,然后说……
……说什么呢?
算了,不想了。
再想下去,眼泪又要止不住了。
我悄悄地,把脸埋进膝盖里,感受着布料慢慢被浸湿的冰凉触感。
至少在这一刻,就让我稍微……溺毙在自己的泪水里吧。
等到哭累了,也许……就能攒够一点点力气,去面对下一个,可能让我哭泣……
也可能……
会让我忍不住微笑的瞬间。
¥
抽泣如同永无止境的背景雨声,精力过剩的思维火花如同乱窜的电流般干扰着信息流的稳定时。
唉。
我叹了口气。
将更多的算力投入到构建“静默屏障”上。
太闹腾,太吵。
这是最直观的评估。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效率”和“秩序”的持续挑战。
好吧,包括我也一样。
小恶那源于生存本能的躁动,小不点那因感知过载而溢出的情绪洪流,都在无时无刻地消耗着宝贵的认知资源,增加着系统维持稳定的熵值。
但,有意思的是,我并未产生“厌恶”这种非理性的情绪。
因为,这都是“我”。
小恶的躁动,是驱动这具躯壳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不断进化、确保生存的原动力。
没有他那近乎贪婪的“饥饿”与“玩心”,我们或许早已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悄然消亡。
小不点的敏感,则是我们与外界建立深度联结、理解复杂情感、乃至定义“为何而战”的基石。
没有他那易碎却珍贵的共情能力,我们与冰冷的机器何异?
他们的“失控”,并非错误,而是特质。
小不点的哭泣,是他感知世界、消化冲击的方式,是他敏感天赋的副作用。
小恶那偶尔失控、想要啃食一切的冲动,是他确保我们活下去的最原始渴求的极端表达。
既然无法剥离,也无法真正修正,那么,管理与引导,便是最优解。
于是,我成为了大家长。
嗯……好吧。
不是责任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责任。
我是理性的,不会被本能太过影响,不会被情感过渡左右……或许……或多或少也有些影响……哼。
既然被如此称呼,无论是小不点依赖性的呢喃,还是小恶半是调侃半是认可的戏称,我便需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这份职责,便是规划。
一点一点地盘算。
如同一位棋手,面对的却并非寻常棋盘。
我要连接的,是横跨星河的因果之线。
我要构筑的,是能够承载我们复杂存在形态的,通往未来的阶梯。
小不点渴望安全感。
他需要“家”。
那么,我便计算。
如何将“家”的定义从一座房子、一颗星球,扩展到一种规则,一种状态?
如何构筑绝对的防御,如何建立不可撼动的羁绊,如何让那份温暖成为宇宙常数般的永恒?
我的推演,便是为他寻找那个最坚固的港湾。
我引导他去学习,去体验,去寻找让自己稳定的方式……直到他真正的长大。
小恶喜欢玩闹。
他需要“欢愉”。
那么,我便引导。
模仿那位不靠谱的父亲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在祂那混乱的欢愉中,找到一条既能满足小恶天性,又不至于让我们彻底迷失甚至能借此获得力量的路径。
如何将“玩闹”升格为“策略”,将“找乐子”转化为“布棋局”?
我的计算,便是为他规划最尽兴且有益的“游乐场”。
他们负责提出需求,而我,负责寻找实现的路径。
想要活着,没有错。
这是小恶最朴素的呐喊,也是我们最基础的共识。
但,如何更好地活?
这便是我需要回答的终极命题。
善恶如何中和?
——不是消除恶,而是理解其必要性,并引导其方向。
矛盾怎么调和?
——不是消灭矛盾,而是驾驭其张力,使其成为前进的动力。
谁来为我们曾遭遇的不公归还公平?
——等待外界施舍是愚蠢的,公平需由我们亲手夺回。
谁来为我们所在意的人争取安定幸福?
——依赖他人庇护是脆弱的,守护需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上。
谁来为这场生命的“模拟游戏”带来完美结局?
——结局由我们自行定义,并由我们亲手实现。
谁来为名为“存在”的画布增添最鲜艳的色彩?
——色彩源于我们自身的燃烧与创造。
答案只有一个:
我们自己。
只有“墨徊”自己。
我们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
分析外界局势,评估主体的整体情况——
本能渴望的,情感在意的——
这些,都是我计算中必须纳入的核心变量。
我都要,我都给。
小不点想要朋友,想要家人?
可以。
我将计算如何构建最牢固的同盟,如何将脆弱的联结升华为命运的共同体。
小恶想要游戏,想要连接,即使是扭曲的吞噬式连接?
也可以。
我将规划如何将这场“游戏”的舞台扩大到整个寰宇,如何让“连接”以对我们最有利的方式进行。
野心,算计……我都要。
这是达成目标的必要工具。
资源,价值,我都利用。
这是构筑未来的基础材料。
然后,去夺取,去获得。
这不是请求,而是宣言。
我要带领我——
带领我躁动的本能,敏感的情感,以及统合一切的理性——去谋天反命。
反抗那试图将我们活埋、将我们视为异类、随意安排我们命运的世界法则。
我要带领我们自己,去创神夺位。
并非为了虚无的荣耀,而是为了最实际的生存与自由。
我要让这个世界知道……
“墨徊”,不是能被随意抹杀、随意定义、随意消除的存在。
我们要宣告我们的存在,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
不过一个神位而已。
不过一条命途而已。
“鬼王”的经历,与“鬼界规则”的深度接触,早已让我明白这个责任的重量。
那冰冷幽寂、执拗强大的规则,既是我们力量的一部分,也是一份沉重的枷锁与因果。
要完全驾驭它,要彻底摆脱被其反噬或被外界剿灭的风险,要真正守护住小不点渴望的温暖与小恶追求的游戏自由……
凡人之躯,终有极限。
理由太多,多到不容辩驳。
我们必须成……神。
背负一切,向前走吧。
曾被世界的恶意与自身的黑暗所颠覆的我们,也将用同样的“野心”,去颠覆既定的命运,去重塑我们所认知的世界。
我们曾破碎,如今由我执掌粘合。
我们曾卑微,如今由我规划登临。
这条路,我已计算万遍。
胜率或许并非百分百,但这是唯一解。
为了达到最希望的结局。
为了活着,为了更好地活。
……为了有我们组成的“我”所有在意的一切。
不做命运的注脚……
去做祂本身!
此身,此志。
此路,无悔。
小剧场1:
只有人徊的视角里提到了白厄,最初的人性模板,由此铭记自己曾如何作为“人”。
人徊过度敏感的原因是死的时候太小了,太痛了,孩子的三观,情绪还根本无法把控呢。
其实三个意识都想过登神以后会融合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最后还是像一条花茎上的三朵花一样,一个在鬼界,一个在列车上,一个主要操控神体……保持共同连接但又分散。
人的成长,是一场永恒的与自我的抗争。
你干倒自己了,你就成长了,你得到了新的自我,然后奔赴下一场抗争。
所以你从未赢。
你也从不会输。
小剧场2:
让我放点番外顶顶,我在等3.7剧情,没和匹诺康尼扯上关系咱就进匹诺康尼了()扯上关系我就得改了……
改大纲好烦好烦好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