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微光透过藤架,落在石板地上,映出点点光斑。那株努力钻出石板的嫩芽,终于顶破了最后一层薄土,露出了嫩绿色的叶瓣——正是之前那株被精心呵护的新苗。
“快看!它出来了!”蹲在旁边观察了许久的小男孩兴奋地拍手,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
站在一旁的老人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苗儿倒是争气,没辜负这么多天的照看。”他伸手轻轻碰了碰叶瓣,指尖传来湿润的触感,“瞧这精气神,往后定能长得很旺盛。”
不远处,几个孩子正围着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装着刚采摘的野果。听到动静,都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比我上次种的那盆花精神多了!”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说。
“那是,李爷爷可是每天都来浇水施肥呢。”戴草帽的小男孩接话道。
老人笑着摆摆手:“是它自己肯使劲长。植物和人一样,想往上长,谁也拦不住。”他望着那抹嫩绿,眼神里带着些感慨,“就像咱们村后的那片林子,当年差点被暴雨冲毁,如今不也照样枝繁叶茂?”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新苗上,叶瓣上的露珠折射出彩虹般的光。孩子们蹲在旁边,小声地说着要给新苗搭个小篱笆,不让鸡鸭碰到它。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和孩子们的笑声,充满了生机。
那抹嫩绿色的叶瓣在晨光里轻轻舒展,像在伸着懒腰。李爷爷蹲下身,从口袋里摸出个小瓷瓶,小心翼翼地往根须周围撒了点粉末——那是他用草木灰和骨粉调的养料,说是能让茎秆长得更结实。
“李爷爷,这苗儿叫啥名啊?”羊角辫女孩眨巴着眼睛问,手里还攥着刚编了一半的小篱笆条。
“就叫‘韧苗’吧。”老人捻了捻胡须,“你看它顶破石板的劲儿,可不是个娇气的,得配个硬气的名。”
戴草帽的小男孩凑过来,用树枝在旁边画了个小圈:“我把它圈起来!就像画地盘一样,告诉大家这是咱们的韧苗!”
这时,村头传来吆喝声,是收山货的卡车来了。孩子们一哄而散,跑去看新鲜,只剩李爷爷和那株韧苗。他轻轻拨了拨周围的土,忽然发现根须已经悄悄往石板缝隙里钻了不少,像在偷偷扎马步。
“好小子,暗地里使劲呢。”老人笑了,“等你长高点,我就给你挪个大盆,让你好好舒展舒展。”
阳光爬到韧苗的叶瓣上,暖融融的,叶尖的露珠滚落,砸在泥土里,没声儿,却像在土里扎了个小坑——就像这株新苗,看着柔弱,每一步生长都带着股往深处扎根的狠劲。
不一会儿,孩子们跑回来,手里举着野栗子,七嘴八舌地说卡车司机夸他们村的山货新鲜。羊角辫女孩剥了颗栗子递过来:“李爷爷,给韧苗也‘尝’点?”
“它啊,”老人接过栗子,笑着塞给女孩,“只爱喝咱后山的泉水,吃这栗子还太早。等秋天结了果,说不定能给你们留几颗。”
韧苗的叶瓣又舒展了些,仿佛听懂了这话,在风里轻轻晃了晃,像是在点头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