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云外,霞光万道,瑞霭千条。新立的天庭宫阙巍峨,琉璃造就,宝玉妆成,虽尚未尽复旧观(指上古天庭),却已初具统御三界之气象。凌霄宝殿之上,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
这一日,乃是新天庭确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意义非凡。昊天上帝高坐于九重云端的凌霄宝殿龙椅之上,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九章法服,面容威严浩瀚,周身弥漫着统御万天的无上气机。瑶池金母端坐其侧,凤仪天成,母仪三界。
群神朝觐,气象万千
殿外金钟撞响,玉磬频敲。但见祥云缭绕,仙光阵阵,受封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依品阶、部属,鱼贯而入凌霄宝殿!
为首者,乃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虽为臣子,然生前位极人臣,道行高深,此刻统领雷部,威仪不减,率先躬身行礼。
其后,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率领四岳大帝,神光凛凛,镇守地维。
火德星君罗宣、瘟癀昊天大帝吕岳、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等各部主神,各具异象,气息或狂暴,或诡异,或财气冲天,皆依序入班。
更有魔家四将所封四大天王,持法器立于殿门两侧,增长、广目、多闻、持国,显地水火风之相,护卫天庭。
殷郊、殷洪等亦在其列,神容或平静,或复杂,皆俯首称臣。
一时间,凌霄殿内神光交织,气象万千!这些昔日或为敌,或为友,或为仙,或为凡,甚至为妖者,如今皆归于天庭体系之下,秩序井然。唯有那封神榜上有名,却被混沌神岛救走未至者(如金灵圣母、龟灵圣母等),其神位虚悬,略显空荡。
昊天定规,确立秩序
待众神归位,昊天上帝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群仙诸神,那目光仿佛能洞彻一切虚妄,看穿所有神心。整个凌霄殿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卿平身。”声音不高,却带着无上权威,清晰地传入每一位神只耳中,仿佛天道纶音。
“今,封神事毕,天庭重立,三界秩序,自此而新。”昊天上帝开口,定下基调,“尔等既受天命,各归神位,当恪尽职守,运转乾坤,调理阴阳,不得有误!”
他首先看向闻仲:“闻仲,汝执掌雷部,代天行罚,监察善恶,职责重大,当秉公执法,勿负朕望。”
闻仲出列,肃然应道:“臣,遵旨!”
又看向黄飞虎:“黄飞虎,汝统御五岳,执掌幽冥,维系地维,关乎轮回秩序,亦需谨慎。”
黄飞虎躬身:“臣,定当竭力!”
接着,昊天上帝逐一训诫各部主神,对雷部、火部、瘟部、斗部、财部、太岁部、水部、痘部等皆明确了职责与要求,强调天庭法度之威严,不可逾越。
权柄明晰,各司其职
随后,昊天上帝颁布了天庭初立的基本规条:
一、确立以凌霄宝殿为核心,各部神司协同运转的天庭管理体系。
二、明确神职权柄,不得擅离职守,不得干预凡间人族正常运转。
三、建立朝会制度,定期禀报下界情况与本部事务。
四、强调打神鞭之威,此鞭虽已收回,高悬于天庭,对所有正神皆有约束惩戒之能,以儆效尤。
五、封神榜已归位,众神真灵寄托其上,与天庭气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众神皆躬身领命,表示遵从。他们能感受到,自身神格与这天庭,与那封神榜已然紧密相连,遵守天规,不仅是职责,亦是维系自身存在之根本。
隐忧暗藏,未来可期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表面下,亦有暗流涌动。不少截教出身的神灵,如赵公明、吕岳等,虽表面恭顺,心中却未必全然服气,只是受制于封神榜与打神鞭,不得不从。而像闻仲这等原本的商臣,内心亦有其复杂之处。
昊天上帝心知肚明,却并未点破。天庭初立,整合各方势力非一日之功,需以岁月与天规慢慢磨合、驯化。他相信,在绝对的天道权柄与时间流逝下,这些桀骜之辈,终将真正融入天庭秩序。
“众卿既已明了职责,便各归其位,运转神司,福泽三界。”昊天上帝最终说道,“望尔等同心协力,共铸天庭辉煌!”
“谨遵陛下法旨!愿天庭永固,陛下圣寿无疆!”群神齐声高呼,声震凌霄。
朝会既毕,众神化作道道流光,飞向各自所司之天域、部门,开始履行其作为天庭正神的职责。雷部开始布云施雨,财部开始梳理人间财运,太岁部开始巡值年岁……一个全新的、以天庭为核心统御三界十方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端坐龙椅,望着众神离去,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