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星舰的通讯请求,如同一把钥匙,为蓝星文明打开了一扇通往浩瀚星海的大门。联合指挥中心内,最顶尖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外交官组成的团队,日夜不停地与那远在数亿公里外的存在进行着艰难而谨慎的沟通。
初步的信息交换在一种缓慢但稳定的节奏中进行。对方自称来自一个名为“星灵联合体”的跨星系文明,其形态与人类社会迥异,更像是某种能量与信息结合的意识生命体。他们声称,是被蓝星区域异常活跃的规则波动所吸引,前来进行“观察”与“评估”。
他们提供了部分基础的宇宙学知识、对规则能量的某些通用理解框架,甚至分享了一些关于银河系内其他已知文明分布(模糊处理过的)信息。作为交换,他们希望获得关于蓝星规则异常根源的更多数据,以及了解那位“守望者”的信息。
官方对此保持了极高的警惕,所有共享的信息都经过严格筛选,重点展示蓝星文明的独特性、发展潜力与维护自身主权与和平的决心,对于规则异常根源和“守望者”则巧妙地回避或模糊处理。
外交博弈在光年尺度上无声地进行着。
而林砚,在见证了内乱平息与外交渠道建立后,便不再关注具体的谈判细节。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这片星域本身,以及那艘星舰所带来的、更加深邃的规则启示。
星灵联合体的存在,其科技与力量体系,虽然与他的混沌之道路径不同,但其对宇宙规则的认知和应用,依旧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尤其是他们对“规则活性”的测量与调控技术,以及对高维信息的处理方式,都让林砚对“道”的认知有了新的触动。
“万界之海,果然浩瀚。不同的文明,对大道有着不同的诠释与运用。”林砚心生感慨。他超脱于单一宇宙,行走诸天,本就是为了见识更多的风景,印证自身之道。
这艘星舰的到来,对他而言,亦是一份意外的“礼物”。
他并未与星灵联合体直接接触,而是如同一个无形的学生,通过感知那星舰运转时散逸出的规则余波,以及其在通讯中不经意流露出的某些高层次信息结构,默默地学习、解析、吸收着其中有益的部分,融入自身的混沌宇宙观中。
这个过程,对他自身之道的完善,有着不小的助益。
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随着星灵联合体的正式到来,以及蓝星规则活跃度的持续提升,太阳系内似乎也变得更加“热闹”了。
一些原本隐匿在更深层空间、或者来自其他维度的、更加微弱和诡异的“视线”,似乎也被这边的动静所吸引,开始若有若无地投向这片星域。其中一些视线,带着纯粹的恶意与贪婪,与那古物指环中警告的“它们”气息隐隐相似。
蓝星,这个刚刚点亮文明之火的星球,已然成为了区域性的焦点。
“福兮祸之所伏。”林砚心中明了。星灵联合体的到来带来了交流与知识的曙光,但也可能引来了更多不怀好意的窥伺者。未来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
这一日,林砚的意识投影再次来到了市图书馆。他发现,这里的气氛与以往又有所不同。关于外星文明、星际外交、宇宙社会学的书籍区域人头攒动,许多年轻人眼中闪烁着对星海的向往与思考。
他甚至看到了沈心玥,她正与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进行一场小型的沙龙讨论,主题是“地外文明接触背景下的人类文明定位与发展路径”。她的发言理性而深刻,强调在吸收外部知识的同时,必须坚持文明的独立性与主体性,不能在外来技术或理念的冲击下迷失自我。
她的精神力量在这些高强度的思考和交流中,变得更加凝练,隐隐有了一种引领思潮的潜质。
林砚静静地站在书架旁,听着他们的讨论,感受着这个文明在接触更广阔世界后,所迸发出的思想活力。
这或许,就是文明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永不熄灭的求知欲与独立自主的精神。
他没有打扰他们,只是在离开时,心念微动,将一丝源自对星灵联合体规则技术解析后、经过自身混沌之道转化的、关于信息本质与能量形态转换的模糊灵感,如同随风飘散的种子,悄然送入了沈心玥和另外几位颇具潜力的研究者心田。
这并非具体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思维方向的启发,能否抓住,并结出果实,全靠他们自身的悟性与努力。
这是他留给这个文明的一份小小的“混沌赠礼”,也算是对他们在此次危机中表现出色的嘉奖。
做完这一切,林砚的身影缓缓消失在图书馆的门口,融入了外面明媚的阳光之中。
星海来客带来了挑战与机遇,而文明的未来,终究掌握在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手中。
他的蓝星之旅,已收获颇丰。是时候,去往下一片未知的星海,继续他的超脱与探索了。
但在此之前,他或许还会在此停留片刻,看看这份“混沌赠礼”,能否在此界,绽放出不一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