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那信封上略显潦草却透着股熟悉的硬朗劲儿的字迹,王明远的心就先跳快了几分。
等拆开来,看到里面信纸上的字迹,他先是微微一愣,随即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
信纸上的字,不再是二哥王二牛那种大刀阔斧、力透纸背却偶尔缺笔少画的风格,而是换成了另一种字体——娟秀,干净,一笔一划透着认真和细致,一看就是二嫂的手笔。
信已是几个月前写的了,也正是和那字迹一样,出自二嫂的口吻。
信里说,她和钱伯父一路艰辛,总算平安到了西北边关,见到了二哥王二牛。
信纸的此处有明显的褶皱和水渍晕开的墨痕,想来二嫂写到这里时,情绪定然十分激动。
信上说,二哥虽然黑瘦了些,但精神头十足,见到他们时,那憨厚的脸上先是难以置信,随即咧开嘴笑得像个孩子,眼眶却红了。
国公爷经过调养,身体也大有好转,对二哥愈发倚重。
看到这里,王明远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落回了肚子里。
二嫂在信末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边关的苦寒和不易,风沙大,吃食粗糙,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心和满足。
她说她就在二哥驻守的卫所附近安顿了下来,两人总算能时常见面,虽苦犹甜。
只是苦了留在家里的猪娃。
信纸最后,笔迹又有些模糊:“……只盼着边关早日真正太平,你二哥能早日回家,好好抱抱猪娃……三郎,你在外一切小心,专心读书,家里勿念。”
王明远捏着这封辗转数月、承载着太多情绪的家书,在窗前站了许久。
心里头五味杂陈,既有得知亲人安好的巨大欣慰,又有对这时代通信艰难、音讯迟滞的无奈,更有一种“但愿人长久”的祈盼悄然滋生。
边关暗流涌动,能得一份平安讯息,已是上天莫大的眷顾。
他小心地将信纸叠好,收回信封,与其他家书放在一起。
这几日,也是他留在应天书院的最后几日了,还好收到了来自边关的书信,让他悬着的心才算彻底安定。
案头,是刚刚写好的最后一封家书和几封给师长、旧友的信件,准备稍后托驿馆送出。
接下来,他准备不再按原计划南下姑苏书院游学,而是决定直接前往如今公认的天下书院执牛耳者——白鹿洞书院。
姑苏书院固然极好,但他如今更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磨砺和与顶尖人才的碰撞。
(主要书院养望这部分剧情有点慢,那就加快剧情,直接到最后一个书院!而在这个书院将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人,大家可以期待咯~)
“三叔!信写好了没?”狗娃的大嗓门从灶房那边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王明远应了一声,将信收入怀中,走出书房。
院子里,阳光正好。
狗娃系着一条粗布围裙,正端着一大盆刚炸好的丸子从灶房出来。
这小子,一年多过去,个头又窜了一截,如今比王大牛还要高一些,壮实得像头牛,往那一站,能把门口的光线挡掉大半。
“三叔,你看!”狗娃把盆子往院中的石桌上一放,得意地拍了拍手上沾着的面粉。
“我今早又试了试那焦炸丸子,火候把握得准多了!还有这胡辣汤,我按你上次说的,改良后喝着更得劲了!嘿,我现在做的,保准比本地摊子上卖的还够味儿!以后咱就算不回豫西了,你想吃了随时都能做!”
王明远看着狗娃那副献宝似的模样,笑了笑:“日后回秦陕怎么都会再经过豫西的,到时候你想吃了随时还是能吃到的。就是注意别做太多了,小心路上放坏了。”
狗娃闻言,嘿嘿一笑,挠了挠头:“知道啦,三叔!我这不是怕路上饿着嘛!再说了,这也不是熟悉手艺么,艺多不压身!你看文涛小姑父,要不是会做饭,能把我小姑哄得天天眉开眼笑?这叫……呃……”
他卡壳了一下,努力回想王明远以前说过的词,“这叫,我记得三叔你说过这词儿……叫啥来着?对!要想抓住心,先得抓住胃!”
王明远被他这活学活用逗乐了,无奈地摇摇头:“你呀,道理总是一套一套的。这几日抓紧收拾行李,出发的日子也快要到了。”
“哎!”狗娃应得响亮,手脚麻利地开始将晾凉的丸子和干粮打包。
这日一早,预定好的镖局和车马也已到了书院门口。
两人开始往门口搬运行李,狗娃如今力气大得吓人,单手就能提起最沉的那个箱笼,看的王明远心里又是一阵羡慕。
这小子不光个子猛长,力气更是大得吓人。
记得去年冬天,有次狗娃闲着没事,竟单手把院里那个少说也有百十来斤的石桌子给提起来走了几步,把当时正在看书的王明远惊得书都掉了。
反观自己,虽然这一年也长高了些,如今十六岁(考完院试过了个年,在应天过了个年,如今16岁),身高接近前世的一米八,在读书人里算是挺拔的,但跟狗娃这样的体魄比起来,实在不够看。
力气这事儿,真是羡慕不来。
王明远提起狗娃搬剩下的书箱和包袱,最后环视了一眼这小院,这里留下了他一年多的苦读时光和许多回忆。
他深吸一口气,锁好门便走了出去。
刚到书院门口,就见已经聚了不少闻讯前来送行的同窗。
“明远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聚啊!”
“王兄此番前往白鹿洞,定能大放异彩!”
“期待日后京城重逢,把酒言欢!”
众人纷纷拱手道别,言语间多是真诚的祝福和不舍。
王明远一一还礼,感谢这一年多来的关照和切磋之情。
在一片“一路顺风”、“前程似锦”的送别声中,王家的马车缓缓启动,轱辘辘辘驶离了生活了一年多的应天书院。
坐在微微晃动的车厢里,王明远透过车窗,最后望了一眼那气势恢宏的书院大门和门口那棵苍劲的古柏。
新的旅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