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后的小满,并没有立刻投入到外界的纷扰之中。她深知,刚刚与“玻璃胎”建立起的这种更深层次的、关乎“法则”层面的联系,脆弱而珍贵,需要时间来稳固和熟悉。
她将日常修行的地方,移到了寨子后山一处僻静的山谷。这里有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过,草木繁盛,地气平和,远离寨子的喧嚣,是静心体悟的绝佳场所。
每日清晨,当初升的阳光穿透山谷的薄雾,洒在沾满露水的草木上时,小满便会盘膝坐在溪边一块光滑的青石上。她不再刻意去引导逆鳞的力量,也不再急切地呼唤“玻璃胎”,而是将心神彻底放空,沉浸在周围的环境里。
她听着溪水潺潺的流动,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永不停歇的“生”意;她感知着脚下大地沉稳的脉搏,那是地母厚重而博大的承载;她观察着身旁一株小草从萌芽到舒展叶片的过程,体会那微观世界中生命法则的运作。
在这种近乎“天人合一”的状态下,她小腹处的“玻璃胎”虽然依旧没有苏醒的迹象,却仿佛一个安静的共鸣器,与周围的生命韵律同步呼吸。那些缓慢弥合中的法则裂纹,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下,修复的速度似乎又微不可察地加快了一丝。
几天后,小满开始尝试主动引导这种新生的联系。
她将意念集中在指尖,不再调动逆鳞那煌煌正大的金光,而是尝试去引动那源自“玻璃胎”的、更加虚无缥缈的“生之法则”力量。
起初,毫无反应。那股力量似乎高高在上,漠然注视着她的尝试。
小满没有气馁,她回想着“玻璃胎”反击时的感觉——那并非能量的狂猛爆发,而是一种精准的、如同最高明的法官落下法槌般的“界定”与“裁决”。
她调整着心态,不再将其视为需要驾驭的“力量”,而是将其看作需要理解并谨慎运用的“规则”。
她将目光投向溪流边一块半浸泡在水中的、布满青苔的石头。她能感觉到,这块石头内部的结构正在被水流和微生物缓慢地侵蚀、改变,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衰亡”过程。
她伸出食指,遥遥指向那块石头。意念高度集中,沟通着“玻璃胎”,不是命令,而是发出一个清晰的“请求”——暂缓此处的“变迁”。
一瞬间,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传来。
仿佛有一根无形无质、比蛛丝还要纤细千万倍的“丝线”,从她指尖,更准确地说,是从她与“玻璃胎”的连接点蔓延而出,轻轻地、精准地“搭”在了那块石头内部正在发生的微观“变迁”过程之上。
没有光芒,没有声响。
但小满清晰地“看”到,那块石头内部,水分子渗透、微生物分解的进程,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极其短暂地停滞了那么一刹那!也许连百分之一秒都不到!
随即,那根无形的“法则之丝”悄然断裂,石头的自然变迁过程恢复如常。
小满却感到一阵轻微的精神恍惚,仿佛刚才那一下,消耗的不是能量,而是她的“心神”和“注意力”。
成功了!虽然效果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持续时间也短得可怜,但这确确实实是对某种自然法则进程进行了极其有限的干涉!
这不是破坏,不是净化,而是……影响!
她强忍着精神上的细微疲惫,再次尝试。这次,她将目标换成了身旁一株正在努力向着阳光伸展藤蔓的爬山虎。她发出意念,请“加速”它此处的生长。
同样纤细的“法则之丝”探出,轻轻搭在藤蔓顶端细胞的分裂过程上。
下一刻,那藤蔓顶端的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相对于它平时的生长速度),向上猛地窜了一小截!大约一厘米左右!然后便恢复了正常。
而小满感觉自己的精神恍惚感加重了一些,太阳穴隐隐作痛。
她明白了。这种基于“法则”层面的干涉,消耗的是她的精神力和对法则的理解深度,效果与目标的“体量”和“改变幅度”直接相关。想要让一块大石头停止风化,或者让一棵树瞬间长大,以她目前的能力,恐怕会直接精神透支昏迷。
但这无疑是一条潜力无穷的道路!如果运用得当,在关键时刻,哪怕只能干扰敌人零点一秒,或者加速自身伤口愈合一瞬,都可能改变战局!
她将这种新领悟的能力,命名为【法则之丝】。
接下来的日子,小满便沉浸在对【法则之丝】的摸索和练习中。她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干涉的强度和目标,从暂停一滴落下的水滴,到加速一颗种子的萌芽,不断熟悉着这种力量的“手感”和消耗。
她发现,当干涉的目标与“生命”、“生长”、“循环”相关时,消耗会相对较小,效果也更好。而当目标涉及“毁灭”、“死亡”、“僵化”等反向法则时,则异常艰难,消耗巨大。这印证了“玻璃胎”力量本质更偏向于“生”之法则的推测。
同时,她也尝试将【法则之丝】与逆鳞的力量结合。她发现,当她在施展逆鳞金光进行净化或防御时,若能同时以【法则之丝】轻微“界定”对方能量的“存在稳定性”,或者“加速”自身金光能量的“运转效率”,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结合,让她对力量的运用,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精微的层次。
就在小满沉醉于自身力量的飞速成长时,龙阿婆带着一个消息,来到了山谷。
“丫头,‘特事科’那边,有新的发现了。”龙阿婆的神色带着一丝凝重,“关于那个‘涅盘计划’,以及……他们可能正在寻找的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