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虽心中不解,礼数却不可废。何秋迎出府门,将蓝玉请入厅中。

二人落座,侍者奉茶后,何秋看着神色萎靡的蓝玉,开口问道:

“不知凉国公驾临,所为何事?”

蓝玉郁郁答道:

“颖国公死了。”

何秋心头一紧——世事全乱,颖国公不该在蓝玉之后才被陛下逼死么?

但他面上仍保持平静,故作惊讶道:

“竟有此事?实乃不幸,大明军中又失一栋梁!”

蓝玉烦躁地揉了揉额角,盯着何秋。

“是陛下逼死了他们,父子三人无一幸免。”

何秋顿了顿,含笑说道。

“这与我何干?凉国公不妨有话直说。”

蓝玉不再绕弯,开门见山道:

“何秋,我虽与你和朱棣有旧怨,却知你们并非背后下黑手之人。你素来心思活络,主意又多,有些话我只愿与你说,望你替我参谋一二。”

何秋一时无言,心道这也未免太过直接。

蓝玉自顾自说道:“太子之死有蹊跷!据我所知,太子临终前曾传话,命人勿再追查死因,一切以朝廷安稳为重。”

“今日颖国公也死了,我揣测陛下已找到凶手,且与颖国公有牵扯,恐怕就是晋王!望你出个主意,我定要收拾晋王!”

言毕,蓝玉目光灼灼地看向何秋。

这番话在何秋心中掀起波澜——太子之死竟有隐情?

太子临终遗言更让他明白,太子恐怕早已猜出幕后之人,却不敢明言,只求朱元璋稳住朝局。

这背后……水深不可测!

何秋深吸一口气,对蓝玉道:

“我以为凉国公无需费心对付晋王。从颖国公之死来看,陛下必会处置晋王,且为时不远。凉国公静观其变即可。”

蓝玉却执意不肯,拽住何秋道:

“太子仁厚,我又是太子亲人,岂能不出力?”

望着眼前双目发红的蓝玉,何秋暗叹此人确实真性情,心生不忍,遂点拨道:

“凉国公,依我看,你该先担忧自身安危——你的末日恐怕也不远了。”

蓝玉心头一震,迟疑道:

“此言何意?”

何秋反问:

“你以为陛下为何选朱允炆为太孙?”

“自然是因他纯孝。说起这个我就恼火,允熥那小子怎就半点不懂事?”

何秋暗叹蓝玉竟未深思,只得再明示:

“凉国公与朱允炆关系如何?”

蓝玉挠头笑道:

“关系尚可。他母亲吕氏平日对我恭敬守礼。当年我外甥女在世时,吕氏待她也很周到。”

听闻蓝玉与吕氏交好,何秋心头更沉——这似乎比他与朱允炆交恶更棘手。

何秋索性把话挑明:

“凉国公可曾想过,若陛下驾崩、太孙登基,会如何任用你?”

“自然是照常任用……”

蓝玉话至一半忽觉不对——主少国疑之际,岂容强势外戚坐大?这绝非朱元璋所愿见。

蓝玉霎时面色灰败,如坠冰窟。

何秋见状,唯有轻声叹息。

\"若太子之死真有蹊跷,只怕朝中又将掀起一场胡惟庸案般的 ** 。太子临终遗言,想必就是不愿见到这般景象。\"

\"胡惟庸案已查了近十年,至今仍在追查,哪来这许多逆党?如此下去,朝堂人人自危,陛下推行的变法改革更是举步维艰。\"

\"若不追查,朝局稳定,陛下便可全力推进改革。凉国公您也不会有太大麻烦,为了改革大业,陛下对您尚能包容。\"

\"可如今......\"

蓝玉幽幽叹道:\"如今已不可能了......这场大案恐怕要从颖国公开始。\"

蓝玉苦笑不已。这些年来胡惟庸案的影响他都看在眼里,若再起 ** ,已无太子庇护。

从颖国公的遭遇来看,朱元璋此次的目标显然是手握兵权的勋贵,蓝玉注定在劫难逃。

想到此处,蓝玉顿时意兴阑珊,连茶也顾不上喝,恍惚间回到了凉国公府。

何秋在蓝玉离开后神色凝重,匆匆修书一封,命燕王府侍卫快马加鞭送往北平,务必亲手交予朱棣。

回想蓝玉所言,何秋对太子朱标深感敬佩。朱标确实是位贤德之人,更是目光长远。

太子深知若追查此事恐会牵连诸位兄弟,更不忍让朱元璋查明真相后伤心欲绝,乃至失去理智。

如今朝堂矛盾重重,朱元璋若想继续推行改革,最需朝野上下同心同德。

若执意追查太子死因,以朱元璋的性子,再加上涉及亲王,必将引发朝堂震荡。人心涣散之下,还有谁能专心推行改革?

更何况朱元璋年事已高,已无足够精力同时推进这两件大事!

第208章 教导皇孙

何秋自知无力劝阻朱元璋,只得将全部心力倾注在教导皇孙们身上。

朱元璋此举颇为妥当,他将所有皇孙集中授课,省去了何秋奔波之劳。

皇孙们齐聚一堂,也让朱允炆不致太过孤单。何秋私下猜测,朱元璋此举或许也是为了避免下一辈感情疏离。

这些皇孙的父亲们皆分封各地为藩王,经年难得一见。如今齐聚京师求学,正是联络感情的好时机。

已达学龄的皇孙不过十余人,相处不久,朱高煦便成了孩子王。

朱高煦确有过人魅力,能让众人信服。当然也有不从者,此时朱高煦高出众人的武艺便派上了用场。

在这专为皇孙设学的院落里,何秋大体沿用知行书院的教学方式:每周有考试、社会实践和体育活动。

此外,何秋还新增一项内容:将朝廷每期邸报取出,时常挑选重要事项让皇孙们评议,此举颇似策问答对。

不过何秋并不要求他们必须引用经典,只要能够自己分析出一些内容,何秋都会予以认可,随后还会让他们交换各自所写的材料进行讨论。

等到讨论结束后,何秋也会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朝廷的最终决策,他一直在尽力避免这些皇孙成为无用之人。

大明的藩王制度或许很快会有所调整。相比历史,此次朱标遭藩王联合谋害的事件,对朱元璋影响颇深,他可能不会再赋予藩王如此大的权力。至于爵位能否世袭、如何降等,尚不得而知。

这次课上,何秋向皇孙们讲授算学,朱允炆起身不解地问道:

“先生,东宫的师傅们告诉我,算学不过是微末小技,不足挂齿,治国仍须研读圣人的精微大义。为何您却如此重视算学呢?”

何秋笑而不答,让朱高炽起身解释。

此时的朱高炽已成功减重,不再是以往的肥胖模样,身形酷似朱棣,但性格依旧温和。

朱高炽站起来,谦和地笑了笑,说道:

“算学的作用,比起圣人的微言大义,更适用于治国。当初我与高煦在密云大营协助姐夫处理后勤事务时,圣人的大义能帮助我们计算每支部队所需的军粮吗?

况且,古时六艺之中不就包括算术吗?只是今人将其遗弃了。如今先生重新强调,不过是恢复儒家的正统罢了。”

朱允炆似乎有所领悟。何秋请朱高炽坐下,对在场的皇孙们说: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们这些皇孙,大多将来要就藩治理一方。如果连藩地有多少人口、王府有多少钱粮都不清楚,更不用说若府 ** 了内贼,私吞你们的财物,你们能察觉吗?”

何秋这番话立刻激发了皇孙们的学习兴趣。他并未空谈,这类问题确实存在。朝廷每年都能查出不少 ** ,这些都是饱读圣贤书之人。各地藩王府中的人员,品德与能力还不如这些官员,怎会没有 ** 之事?

课程结束后,何秋单独留下朱允炆,进一步解释:

“太孙,你要明白,算学是治国的根基。治国需要了解各地的数据,比如国家人口、粮食储备、国库银两等。

掌握这些数据后,运用算学进行核算与调配,才能稳定治理国家。

至于那些认为算学是微末小技、无足轻重的人,我建议太孙将他们逐出东宫。这样的人多半缺乏治理地方的才能。

凡是主政一方的官员,都明白算学的重要性。没有算学,如何准确掌握治下的各项数据?若下属贪污并将责任推诿于他,他可能还蒙在鼓里!”

朱允炆点头致谢,随后返回宫中。

他心中自有打算,并未先去找那些贬低算学的师傅,而是直接觐见朱元璋。朱元璋治国经验丰富,定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朱元璋听朱允炆复述了事情经过,包括何秋的一番言论,不由得叹了口气。

“何秋是真心在教导你们。这种事情,你不要听那些读书人胡说。他们到了地方上,若是没有本事,大可以当个太平官,把大小事务全交给师爷和小吏,不管百姓死活,任期满了说不定还能得个清官的名声。”

“可我们当皇帝的能这样吗?要是百姓不满,起来 ** ,最先遭殃的就是咱们朱家!”

朱允炆明白了,朱元璋是站在何秋这边的,于是赶紧认真地点头说:

“孙儿明白了,今后一定努力学算学。就算天资不够,勤也能补拙,总能学好的。”

朱元璋欣慰道:“好孩子,你有这份志气,朕就放心了。”

等朱允炆回到东宫,他找来了黄子澄,将事情说了一遍,希望得到他的指点。

黄子澄听完,捋了捋胡须,眉头紧锁,语气无奈:

“这事臣是清楚的。东宫里就有这样的人,让他掌管御膳房,连手下几个人都不知道。采买的内侍高价购入食材,不知贪了多少银子,他也视而不见。”

“后来是臣等忍无可忍,禀报了前太子,才将他逐出宫去。”

“良乡侯所言虽有些偏颇,治国确实应以仁义为先,不必把算学抬得太高,但也绝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算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术。”

说到这里,黄子澄也明白了朱允炆找他的用意,主动说道:

“殿下,这些人明日臣就寻个由头将他们赶出东宫,请殿下不必为此烦心。”

朱允炆深深一揖:“一切有劳先生了。”

黄子澄坦然受礼,随后匆匆离开东宫。一路上,他心中不断思量:太孙是否太过精明?明明已经问过陛下,还要再来问他。若真想赶走那些人,又不愿亲自出面,大可直接说明,何必绕这么大圈子,反而失了光明正大。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大清隐龙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孤乡1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宿主的梦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青史照山河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华夏英雄谱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赤火汉末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穿越古代,靠卖猪头肉养活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