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秋分刚过,关中平原就被一层厚实的金黄绸缎覆盖,仿佛天地间都被这丰收的色彩浸染。从长安到渭南的官道两旁,连绵起伏的农田里,粟米穗子饱满得像是灌满了黄金,沉甸甸地低着头,秸秆被压得弯下了腰,几乎要贴着地面。风一吹过,成片的谷穗便轻轻摇曳,相互摩擦着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是无数细碎的金铃在低声吟唱,诉说着这来之不易的丰收喜悦。

渭南县郊的张家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像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着村庄。袅袅的炊烟从各家屋顶升起,与雾气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和粟米的清香。张老汉披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褂子,褂子的袖口磨得发亮,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棉絮。他手里攥着把月牙形的镰刀,镰刀的刃口被磨得寒光闪闪,映着他布满皱纹的脸。他站在自家田埂上,眯着眼睛望着田里的粟米,眼角的笑纹挤成了一团,像是藏着满溢的欢喜。

他脚下的粟米比往年高出近半尺,穗子也比邻家没换贞观犁的田地要饱满许多。金黄的谷粒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饱满得快要把谷壳撑破,沉甸甸地弯着腰,仿佛只要轻轻一碰,就会 “哗啦啦” 掉下来一地金珠。张老汉伸出粗糙的手掌,掌心布满了老茧和裂口,轻轻抚过粟米穗,指腹能清晰地感受到谷粒圆润厚实的触感,那是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感觉。

“爹,快别瞅了,再等会儿日头就毒了!” 儿子张虎肩上扛着个竹编的谷筐,谷筐边缘用麻绳仔细地缠了一圈,防止磨损。他大步流星地从田埂那头走来,粗布裤子的裤脚沾着晶莹的露水,走过之处,在干燥的田埂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隔壁李叔家天不亮就下地了,现在都割了半亩地了,刚才路过时跟我说,今年的谷穗沉得压秤,一捆顶往年一捆半呢!”

张老汉这才回过神,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因喜悦而溢出的湿润,嘿嘿笑道:“急啥?让我再看看这宝贝。” 他伸手捋了捋身边的一个粟米穗,从根部一直摸到顶端,指腹划过饱满的谷粒,每一粒都圆润光滑,带着自然的弧度。往年这个时候,谷穗顶端总会有些瘪粒,像是被遗忘的角落,可今年不一样,从根到尖,每一粒都鼓囊囊的,像是被饱满的浆汁撑得满满的,透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

他随手摘下一个谷穗,放在手心掂了掂,又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铜秤。这铜秤是他年轻时用三斗粟米换的,秤杆上的刻度已经有些模糊,但他闭着眼睛都能称得丝毫不差。他小心翼翼地把谷穗挂在秤钩上,提起秤杆,眼睛凑近刻度仔细看着,突然 “哎哟” 一声,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好家伙!这一个穗子就有三钱重,比往年多了足足一成!”

张虎凑过来看了看秤杆,也咧开嘴笑了,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我就说新犁好用吧!开春时您还说这玩意儿看着花哨,曲里拐弯的不如老犁实在,说什么‘老祖宗用了几百年的犁,哪能说换就换’,现在信了吧?”

张老汉被儿子怼得嘿嘿直笑,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了一起,露出几分不好意思:“信!信!当初要不是你死活要去司农寺领那新犁,说什么‘爹,您就让我试试,要是不好用,我就把它拆了回炉’,咱哪能有这收成?”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手掌的力道不轻,带着满满的欣慰。

父子俩说着话,开始割粟米。张老汉走到田边,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弯腰弓背,左手扶住一束粟米秸秆,右手紧握镰刀,刀刃贴着地面轻轻一拉,“唰” 的一声,一束沉甸甸的粟米就被割了下来。他把割下的粟米整齐地放在身后,动作娴熟而稳健,每一刀都恰到好处,既不会伤到旁边的粟米,又能干净利落地将秸秆割断。

张虎年轻力壮,动作更是麻利。他像是一阵风似的在田里穿梭,镰刀起落间,一束束粟米便应声倒下,然后他弯腰迅速将几束粟米捆在一起,用稻草在中间系个结实的活结,扛在肩上往田埂走去。他的额头上很快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但他丝毫不在意,嘴里还哼着轻快的小调。

张老汉则跟在后面,不时捡起掉落的谷穗,哪怕只是一两粒,他也像是捡着什么稀世珍宝似的,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的布兜。那布兜是他老伴用家里最结实的麻布缝的,已经用了十几年,边角都磨破了,他却一直舍不得换。“一粒粟米一滴汗,可不能糟蹋了”,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日头渐渐爬到头顶,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悬挂在天空,阳光变得炽热起来,晒得人皮肤发疼。田埂上已经堆起了十几个谷捆,个个都像小山似的,金黄的穗子露在外面,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像是一座座小小的金山。村里的老会计背着个沉甸甸的算盘走过来,算盘珠子碰撞着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老远就扯着嗓子喊:“老张,你家这地得量量,我从村口就瞅着你家的粟米比别家的壮实,今年准能多收不少啊!”

张老汉直起腰,捶了捶酸痛的后背,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他笑着说:“正等着你来呢!快去把斗拿来,咱过过秤,也让大家伙儿都瞧瞧,这新犁到底好不好!”

老会计应了一声,转身回村拿来了标准的官斗和秤。那官斗是用上好的桃木做的,四角方方正正,斗壁上刻着 “官准” 两个字,是县里统一发放的,用来计量粮食的标准器具。几个邻居也闻讯赶来,有提着篮子的妇人,有扛着锄头的汉子,还有抱着孩子的老人,都围在田埂上看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声音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我早就说老张家用了新犁,今年的粟米准能多收!开春时我就瞅着他家的苗长得比别家旺实,叶儿绿得发黑,根也扎得深!” 一个胖妇人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豆角,她一边说一边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人。

“可不是嘛,前阵子天干,我家的苗都蔫了半截,老张家用新犁耕过的地,土松得很,看着就保水,苗儿一点事没有,当时我就纳闷呢!” 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接口道,他手里还握着个没吃完的窝头,说话时嘴里喷着热气。

“到底能多收多少?要是真多收不少,明年我就是拼了老命,也得去领个新犁!”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抱着个虎头虎脑的小孙子,孙子的小手正抓着她的衣角,眼睛好奇地盯着田里的谷堆。

张虎放下手里的镰刀,走到田埂边,扛来一捆粟米。这捆粟米足有他半人高,沉甸甸的压得他肩膀微微下沉。他把粟米放在空地上,拿起连枷开始捶打。连枷的木柄撞击在粟米上,发出 “砰砰” 的声响,金黄的谷粒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 “哗啦啦” 落下,铺了满满一地,像是撒了一层碎金。

张老汉和老会计一起,用木锨把谷粒扫进官斗里。张老汉拿着刮板,从斗口轻轻刮过,把高出斗口的谷粒刮平,确保每斗的分量都丝毫不差。然后两人合力抬起官斗,把谷粒倒进旁边的大秤盘里。

“一斗…… 两斗……” 老会计一边高声报数,一边拨动着算盘,算珠碰撞发出清脆的 “噼啪” 声,“这半亩地,已经两石三斗了!”

“啥?” 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一阵整齐的惊呼,像是被投了颗石子的水面,瞬间炸开了锅。“半亩地两石三斗?往年这半亩地顶多收一石八斗啊!这足足多了五斗呢!”

张老汉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还故作谦虚地摆着手:“还没打完呢,说不定后面的穗子小,少收点,平均下来也就多个三四斗。” 可他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像撒了把星星似的,亮晶晶的。

等把所有的粟米都打完过秤,老会计拨动着算盘,最后 “啪” 地一声合上算盘,清了清嗓子,报出的数字让所有人都惊呆了:“老张,你家这一亩地,总共收了一石一斗!比去年多收了两斗还多!”

“真的?” 张老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凑到算盘前,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算盘上的珠子,确认数字没错后,突然蹲在地上,双手捂住脸,肩膀微微颤抖起来。张虎知道,爹这是高兴的,往年为了能多收一升半斗,爹天不亮就下地,天黑透了才回家,腰累得直不起来,手上磨出了一层又一层的茧子。今年这两斗,对他们家来说,意味着冬天不用再喝能照见人影的稀粥了,妹妹也能添件厚实的新棉衣,不用再穿着打补丁的旧棉袄冻得瑟瑟发抖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扑棱棱地飞出了张家庄,很快传遍了邻近的李村、王寨,又像水波似的向更远的地方扩散。用了贞观犁的农户们纷纷开始收割,家家户户的田埂上都传来了惊喜的欢呼,那声音里的喜悦像是要把天空都掀起来似的。

“我家的粟米也多收了!一亩地多收了一斗八升!”

“俺家的更多,两斗还冒头呢!这新犁真是神了!”

“可不是嘛,这新犁耕得深,土松了,庄稼根扎得牢,今夏那阵子旱灾,别家的苗都蔫头耷脑的,咱家的一点事没有,照样绿油油的!”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拄着根枣木拐杖,拐杖的顶端被磨得光滑圆润。他颤巍巍地来到田埂上,浑浊的眼睛里泛着泪花,顺着脸颊滑落在满是皱纹的下巴上。他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摸了摸脚下松软的土地,又看了看远处田埂上闲置的贞观犁,那犁身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功劳。老农感慨道:“活了一辈子,从记事起就跟着爹娘种地,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这新犁,真是救了咱们的命啊!”

关中丰收的消息,沿着宽阔的官道,像潮水一样涌向长安。先是各县的文书骑着快马送到州府,文书的封皮上贴着红色的火漆,表明事情紧急。州府的官员们连夜汇总,又加急送往长安,最后摆在了李世民的御案上。

太极殿里,檀香袅袅,空气肃穆。李世民穿着明黄色的常服,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手里拿着渭南送来的奏报。奏报的纸页有些粗糙,却透着一股来自田间地头的质朴。他的手指在 “亩产一石一斗,较往年增产两斗” 的字样上反复摩挲,指腹能感受到纸页的纹理,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了笑容,那笑容里带着欣慰和激动,像春风拂过冰封的大地。

他抬头对侍立在旁的李德全说:“去,把李杰叫来。” 李德全躬身应诺,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总管服饰,动作麻利地转身离去,长长的袍摆在地上拖过,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不多时,李杰就来到了太极殿。他穿着一身青色的官服,腰间系着玉带,步履沉稳,每一步都走得不快不慢,透着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他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眼神清澈而坚定。

“李杰,” 李世民把奏报递给李杰,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像是在跟人分享一件珍宝,“关中秋收的消息,你看了吗?”

李杰双手接过奏报,仔细看了看,然后躬身道:“臣刚收到消息,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关中迎来大丰收,此乃陛下重视农桑、体恤百姓之福。”

李世民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龙袍的下摆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他声音洪亮,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这可不是普通的丰收啊!你推广的贞观犁,竟能让亩产增加近两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关中每年能多收几十万石粮食,意味着多少百姓能吃饱穿暖,意味着国家的粮仓能堆得满满的!”

他走到李杰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赞赏:“朕决定,亲自去关中视察秋收。若真如农户所言,这增产是因贞观犁而起,朕要给你记头功!”

李杰再次躬身道:“陛下谬赞,这都是陛下圣明,重视农桑,百姓们勤劳耕作的结果,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李世民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这是朝廷的规矩,也是朕治国的准则。你就等着朕的好消息吧。” 他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要如何把这丰收的经验推广到全国,让大唐的每一寸土地都能产出更多的粮食,让每一个百姓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末世重生:我觉醒了双系统?最豪赘婿陆枫纪雪雨我在古代逃荒路上如鱼得水万界独尊玄天战尊傲气凌神教授家的小姑娘恶毒女配不按剧情走从火影开始卖罐子阴神司探登高者寡六零:老太搞事业,养崽崽日常相公失忆后,医妃带空间养崽穿书女配和未婚夫恋爱的甜甜日常官道之1976军阀:从县长开始征伐天下星际毛绒绒陆沉周若雪无删减完整版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小公爷,夫人带前世记忆重生救府末世金丝雀到年代文的摆烂人生带雨梨花祁同学,真的不继续追了吗重生四岁小玄师,别怪我无情以大针蜂开局的异世界宝可梦之漫威:搞笑角色摆烂日常超神:我真不想成神!快穿:我修仙回来了,渣渣速退恃娇宠宫廷双姝:权谋与情丝剑道初心女尊:当白切黑皇女遇上土匪郎君庶女发癫日常肖靖堂升职记窝囊女婿三年被瞧不起岳风柳萱崩坏:终末之诗变成动物后才知道摆烂有多香暗恋,你是我的遥不可及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叫你当炮灰,你转身毒翻全场?和死对头影帝穿越古代逃荒赢麻了斩神:转生黄泉,践行虚无之路!玄学大佬驾到,万千恶鬼瑟瑟发抖恶毒女配一心求死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陶园田居,悠闲的山村生活修真需要高科技摸金校尉:大赦天下别人啃老我啃小,我的儿子是大佬国运:失忆的我要扮演张麒麟
墨坛书屋搜藏榜:萌宝被抛弃后:被全国兵哥哥宠哭养猪小能手穿七零首长见面要毁婚?后来被钓成翘嘴盗墓:开局探索金国大将军墓甜!漂亮军嫂海岛寻夫后被宠上天绝世邪神奥特:黑暗洛普斯的奇妙冒险!雷符当纸抽用,我还怕你红白撞煞吗?离婚当夜,被豪门继承人搂着亲王妃强势回归,被休摄政王追妻忙救命,霍爷的小傻妻野又撩我的老领导是李云龙天地道君要回家神豪系统之打造奢华娱乐帝国尸兄:从葫芦娃到尸皇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在团内当团宠的一天我以前好像很厉害龙族:开局拐走夏弥自创超凡体系你好!亲爱的小狼!从开始的左道生涯[综]万界旅行社医妃入怀,王爷你就宠她吧八零偏执大佬的娇软白月光新时代的女奥特2被甩后,嫁给了他死对头蜡笔小新:我的校园青春仙路漫漫吾终将问鼎!悍姐好种田替嫁残疾大佬后他站起来了崩坏:带着女武神写二创盗墓同人之换个姿势穿小哥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正阳门下:东南亚之主魔道少主的我,功德成圣了靖康物语之塞北帝姬泪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春日云烟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呆萌女撩了臭屁腹黑影帝神起在风华我与你不止于此鬼灭:琉璃化雪安陵容重生之我一胎俩宝了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极品废柴召唤师萌娃分配主神解约回国后,归国爱豆的巅峰之路接受封印吧,仙子萌学园之复活之战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综英美】达摩克利斯之剑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我18岁,和平精英已封神不灭星穹:47岁努力王者量子道藏凡人吴普同综漫:火影海贼开局,系统送无敌只此一家,古生物园不止恐龙!玫瑰引火,一级狂热从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补位重生之,宇宙无敌超级大飞机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神风永恒750亿到账,高考状元不要也罢工位系统,这修行难度怕是太大了龙炎烬渊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转生萌王到火影,开局捡到小萝莉退婚当天,废柴的我收到万年遗书阴魂委托簿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孤乡1朱墙玉碎:重生为后将军夫人有空间斗罗大陆之星神传说惊鸿照影落絮无声快穿炮灰他总抢男主软饭吃我靠无限重生拯救殉国皇子崩坏:幽兰黛尔的好兄弟搞钱传奇渎圣之血童话反派怎么会是万人迷假太监:我替女帝照顾后宫大明贞德传天龙:开局习得少林七十二绝技综影视:小白兔她柔弱,但不好惹末世法则:我能复制万界技能九霄风暴都说了别惹她,下了地府还归她管问道无心引蝶来龙族:悼亡者的重生港综:拜师九叔,开局抓楚人美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港综:开局收账爆兵系统占有欲集港综:我的上司是黑警我在三国靠吐槽称霸重生之亮剑1926港片:开局洪兴,专搞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