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不欢而散。
林婉婉在保镖的护送下,狼狈地逃离了现场。
但她那句“像你那个死鬼妈一样”,和她奶奶亲口承认师从苏家的视频,却像病毒一样,在京市的上流圈子里,疯狂传播。
林家剽窃苏家绝学!
林家与姜糯父母的车祸有关!
每一个标题,都足以让林家,这个百年望族,名誉扫地。
林家的股价,应声而跌。
一夜之间,从云端,摔进了泥里。
而姜糯,则一战成名。
她不再仅仅是秦氏集团的女主人。
更是那个拥有神级绣技,背负着家族血海深仇的,苏家最后的女王。
第二天。
姜糯就以个人名义,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她没有再提林家的丑闻,也没有痛诉自己的遭遇。
她只宣布了一件事。
“从今天起,苏家绣坊,正式重组。”
“我们将面向全社会,招募所有热爱刺绣,愿意传承这门古老手艺的匠人。”
“我们的目标,是让苏绣,重新站在世界之巅。”
发布会很简单,却掷地有声。
秦屿动用秦氏集团所有的资源,为她造势。
一时间,整个京市,都在讨论“苏家绣坊”的重生。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重振一个没落的百年品牌,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第一个难题,就是人。
当年苏家绣坊的绣娘们,在大火之后,死的死,散的散。
如今,还健在的,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姜糯和秦老夫人一起,拿着当年的名册,一家一家地登门拜访。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有些人,已经年老体衰,拿不起针线了。
有些人,则对重组绣坊,充满了不信任。
“小姑娘,算了吧。苏家,早就亡了。”
“我们都这把年纪了,折腾不起了。”
碰壁多次,秦老夫人都有些心灰意冷。
尤其是在拜访一位名叫“刘婆婆”的绣娘时,对方甚至直接把他们关在了门外。
“刘婆婆是当年绣坊里,手艺最好的绣娘之一,仅次于你外婆。”秦老夫人叹了口气,“她性子最是刚烈,当年大火,她为了抢救绣品,一条胳膊都烧伤了,从此再也不能绣了。她对苏家的感情,比谁都深,也比谁都恨。”
姜糯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没有说话。
第二天,她一个人,又来了。
她没有敲门,就在刘婆婆家门口的院子里,支起了一个小小的绣架。
然后,她坐下来,开始绣。
从日出,到日落。
她不吃不喝,一针一线,绣着那副曾经震惊了整个晚宴的“游鱼戏莲”。
刘婆婆家的窗帘,悄悄拉开了一条缝。
第一天,她不屑一顾。
“花架子。”
第二天,她眼神里,多了一丝惊讶。
“有点意思。”
第三天,当姜糯绣下最后一针,因为体力不支,险些从凳子上摔下来时。
那扇紧闭的大门,终于,“吱呀”一声,开了。
满头银发的刘婆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走了出来。
她看了一眼绣架上,那副已经完成的,精美绝伦的绣品,眼眶,红了。
“傻孩子,你这是何苦。”
姜糯接过鸡汤,咧嘴一笑。
“刘婆-婆,我奶奶说,只要手里还有针线,苏家,就亡不了。”
刘婆婆看着她脸上,那和她故主如出一辙的,执拗的笑容,终于,点了点头。
“好,我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了。”
有了刘婆婆的加入,事情,开始变得顺利起来。
在她的号召下,好几位隐居的老绣娘,都选择重新出山。
解决了人的问题,第二个难题,是场地。
苏家当年的老宅和绣坊,早就被变卖,如今已经成了一片商业区。
就在姜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焦头烂额时。
秦屿直接,将一份文件,拍在了她面前。
“送你的。”
姜糯打开一看,懵了。
那是一份,地契。
京市南锣鼓巷,一整个胡同的,所有权转让书。
“你……你把南锣鼓巷买下来了?”姜糯结结巴巴地问。
“嗯,”秦屿一脸淡定,“那里清静,又有历史底蕴,适合做你们的工坊。我已经让人开始重新修缮了,完全按照苏家当年的格局来。”
姜糯:“……”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难题,是材料。
苏家绣品之所以独步天下,除了绣技,还在于他们使用的,是独一无二的“天蚕丝”。
这种蚕丝,产自一种只吃雾前龙井嫩叶的野蚕。
吐出的丝,细如发丝,韧如金刚,还自带一种淡淡的茶香。
但当年那场大火,不仅烧了绣坊,也毁了苏家后山,那片赖以为生的蚕桑林。
从那以后,“天蚕丝”,就绝迹了。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
姜糯在秦屿母亲林静的画室里,又有了新的发现。
在一本不起眼的速写本的夹层里,她找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
纸条上,画着一幅潦草的地图,指向了南方的一个地方。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
【云栖竹径,桑林百亩,赠吾挚友,苏氏如云。】
落款,是周文博。
就是那个,和林静一起研究毒-药的植物学家。
姜糯和秦屿,立刻动身,按照地图,飞往了杭州。
在西湖深处的云栖竹径,他们果然找到了那片,隐藏在竹海里的桑林。
桑林,被一个高高的篱笆墙围着,门口,挂着一个“私人领地,禁止入内”的牌子。
一个皮肤黝黑,看上去六十多岁的老伯,拦住了他们。
“你们找谁?”
“老伯,我们想见这片桑林的主人。”姜糯客气地说。
老伯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摇了摇头。
“主人不见客。你们走吧。”
“老伯,我们没有恶意,”秦屿开口,“我们想向主人,求购一些蚕丝。”
“不卖!”
老伯的态度,很坚决。
“我们这里的蚕丝,是留给它真正的主人的。外人,一寸都别想拿走!”
说完,他“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还从里面,上了锁。
姜糯和秦屿,面面相觑。
这老伯,也太古怪了。
就在他们准备另想办法的时候。
姜糯的目光,忽然被门上,一个不起眼的雕刻吸引了。
那是一个,莲花的图案。
和她锦囊里的那颗莲子,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