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孕中期,折磨人的孕吐终于如同退潮般渐渐平息。刘亦菲的胃口回来了,精神也明显好转,甚至开始显怀,原本纤细的腰身有了柔和的弧度。生活仿佛从一场兵荒马乱的遭遇战,进入了相对平稳的相持阶段。
江瑾辰紧绷的神经似乎也稍稍松弛了些许。他不再像最初那样草木皆兵,但对她的关注依旧全方位、无死角。家里的传感器增加了监测室内湿度和空气质量的项目;她的每日饮食由营养师根据产检数据和她的口味偏好动态调整,精确到克;甚至她散步的路线,也根据路面平整度和人流量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评估。
他开始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胎教。
与大多数准父母选择音乐或故事不同,江瑾辰的胎教方式极具个人特色。他会在每晚固定的时间,用他那一贯平稳无波的语调,对着刘亦菲的肚子朗读《金融时报》的财经分析、最新的科技前沿简报、甚至是他正在审阅的项目计划书摘要。
刘亦菲第一次撞见时,差点笑出声。她窝在沙发里,看着他一本正经地对着她圆滚滚的肚皮分析美联储加息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忍不住调侃:“江老师,你现在给他讲这些,是不是太早了点?他可能更想听听童话故事。”
江瑾辰从财经报告中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表情十分严肃:“研究表明,胎儿在孕中期已具备初步的听觉和记忆能力。虽然无法理解复杂概念,但规律的、结构化的语言刺激,有助于神经网络发育和未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刘亦菲:“……所以你这是在进行‘预编程’?”
“可以这么理解。”江瑾辰颔首,似乎觉得这个说法很准确,“提前熟悉父亲的沟通模式和信息密度,降低未来学习成本。”
刘亦菲彻底服气,笑着摇头,由他去了。于是,每晚的“财经时间”成了固定节目。有时她听着那些枯燥的数据和分析,自己先昏昏欲睡,肚子里的小家伙却似乎听得挺起劲,偶尔会轻轻动一下,像是在回应。
每当这时,江瑾辰朗读的声音会几不可查地停顿半秒,然后继续,只是嘴角会极轻微地向上扬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除了“音频输入”,他还注重“物理环境优化”。他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晚间应酬,尽量准时回家,确保刘亦菲作息规律。他会亲自检查孕妇枕的摆放角度,确保她睡眠时脊柱受力最合理。他甚至学习了一套极其轻柔的按摩手法,在她腿脚抽筋或腰背酸疼时,手法生疏却异常耐心地帮她缓解。
这日晚饭后,刘亦菲靠在沙发上,感受着肚子里小家伙活泼的胎动,像是有一条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她拉着江瑾辰的手,覆在自己肚皮上:“你感觉一下,今天特别活跃。”
江瑾辰的手掌温热而干燥,起初有些僵硬地贴着。突然,一个明显的小鼓包顶了一下他的掌心。
他的身体瞬间绷直,呼吸都屏住了,眼睛微微睁大,像是感受到了什么极其不可思议的、超出数据预测的现象。
“感觉到了吗?”刘亦菲笑着问。
江瑾辰没有回答,只是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掌下的动静。又一下轻微的滑动,然后是间隔性的、有规律的悸动。
他维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许久,才极其缓慢地抬起头,看向刘亦菲。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一种近乎虔诚的惊奇。
“频率,大约每分钟……”他下意识地开始数据分析,但话说了一半,却停住了。他只是看着她,又低头看看她的肚子,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低声道,“……很奇妙。”
这是他能给出的、最接近感性表达的词了。
刘亦菲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她覆盖住他放在自己肚子上的手,轻声说:“医生说,这是他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江瑾辰沉默着,反手将她的手握在掌心,另一只手依旧轻柔地覆在她的肚子上,仿佛在守护着一个正在运行的、最重要的核心程序。
孕中期就在这种相对平稳而温馨的节奏中度过。刘亦菲的身体状态达到了一个不错的“稳态”,而江瑾辰,似乎也逐渐找到了与这个“最高优先级变量”和平共处、甚至开始互动的方式。
他依旧严谨,依旧依赖数据,但那份严谨里,多了温度;那些数据背后,连接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生命悸动。
新的课题进展顺利,系统兼容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