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巧布融资局 舌战群雄力陈发展观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质疑和巨大的压力,陈临海并没有慌乱。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刻,并且已经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准备。他知道,仅仅靠区财政,是绝对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窠臼,用创新的融资模式来破解难题。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目光平静而坚定地扫过全场,那沉稳的气度,让会场嘈杂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各位同志,”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钱的问题,很重要,是项目的生命线。但是,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发展经济,搞项目建设,是为了什么?”
他自问自答:“是为了增加税收,改善民生,提升东河区的综合竞争力!如果因为害怕投入,害怕负债,就畏缩不前,那么东河区就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甚至不断落后!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他首先在思想上进行破冰,将问题提升到发展路径选择的高度。
“至于钱从哪里来?”陈临海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铿锵有力,“我从来没有说过,要区财政独自承担这八个亿!那种大包大揽、最后债台高筑的模式,是死路,我陈临海绝不会走!”
他走到事先准备好的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写下了“三级联动、多元融资”八个大字。
“我的思路是,”他转过身,面向众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 我们要用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要用社会的钱,办东河的事!”
他开始详细阐述他精心构思的融资方案:
“第一,成立区属平台公司。 我们立即组建‘东河商贸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区国资委控股,注入部分区属优质经营性资产作为注册资本和信用背书。这个平台公司,将作为项目的投融资主体和建设运营主体。”
他看了一眼周健:“周局长,这部分工作,需要财政局和国资委紧密配合,尽快完成公司注册和资产划转。”
周健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在陈临海逼人的目光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第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陈临海继续道,“我们已经向市里做了专题汇报,田国华市长明确表示支持。我们要立即组织精干力量,跑市进省,全力争取将商贸新城项目纳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库。一旦入库,就可以申请省级产业引导基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初步预估,这方面至少可以解决一个亿到一点五个亿的资金!”
发改委局长马文斌闻言,眼睛一亮,立刻表态:“陈区长,这方面我们发改委责无旁贷,我亲自带队去跑!”
“第三,用好政策性金融。”陈临海看向马文斌和周健,“马局长,周局长,你们要立刻牵头,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接。以我们整合出来的土地未来收益权、以及平台公司的信用作为质押,争取中长期、低利率的项目贷款。这是成本最低、规模最大的资金来源渠道,目标三到四个亿!”
这个提议让不少人精神一振。政策性银行贷款,确实是解决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问题的常用且有效的手段。
“第四,探索直接融资。”陈临海抛出了一个对在场大多数人来说颇为新颖的概念,“在条件成熟时,我们可以探索由平台公司发行项目收益债,或者吸引保险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长期资本,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这需要专业机构的配合,但一旦成功,将极大拓宽我们的融资渠道。”
“第五,吸引社会资本。”陈临海最后说道,这也是他最具魄力的一步,“对于物流园区、电商大厦、配套商业设施等具有稳定现金流预期的子项目,我们可以大胆采用bot(建设-经营-移交) 或者Rot(改造-运营-移交) 等模式,公开招标,吸引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只需要制定规则、做好监管,不仅可以减少当期投入,还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一块,至少可以解决两个亿以上的投资!”
他一层层剖析,一条条路径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构成了一张立体、多元、可行的融资网络。从政府到市场,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渠道。
钱卫东听得脸色变幻不定,他想反驳,却发现陈临海的方案几乎无懈可击,既没有把风险全部压在区财政身上,又充分利用了各种政策性和市场化的工具。他只能强词夺理地质疑:“你说得轻巧!跑省进京,谈何容易?政策性银行是你家开的?社会资本就那么听话,你说来就来?”
陈临海目光如电,直视钱卫东,语气斩钉截铁:“事在人为!不敢想,不敢干,就永远没有路!只要我们方向正确,方案可行,加上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我相信没有攻克不了的堡垒!至于社会资本……”他顿了顿,声音提高,“我们有这么好的区位优势,有这么优惠的招商政策,有这么大一块即将腾飞的热土,只要我们把平台搭好,把环境营造好,我就不信引不来金凤凰!”
他最后总结道:“这八个亿,看起来是压力,是风险!但只要我们运作得当,它更是机遇,是杠杆!它将撬动的是东河区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基石!不敢负债发展,不敢用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才是对东河区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任,才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惊雷,在会议室里炸响。之前那些怀疑、担忧的目光,渐渐被震撼、思索和重新燃起的希望所取代。李卫国区长看着侃侃而谈、胸有成竹的陈临海,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眼中露出了赞赏和决断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