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呈现出浑浊的铜绿色,带着金属的腥气,淅淅沥沥,将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压抑而不祥的色调中。
医院的求救信号和病例报告如同决堤洪水般涌向指挥中心:
第一个反应不良的人接触雨水后,裸露的皮肤上迅速出现青铜色的斑块或纹路,触感冰冷、坚硬,如同生锈的金属片贴在身上。起初以为是某种物质过敏,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然而很快,部分患者的关节处开始出现微小的、类似生锈齿轮或轴承的异常增生结构,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紧接着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重症病例——他们的身体组织,尤其是皮肤、肌肉甚至部分骨骼,开始呈现出缓慢但肉眼可见的“青铜化”趋势!
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刻刀正在将鲜活的血肉之躯,按照某种古老而冷酷的蓝图,雕刻、替换成冰冷的青铜构件。生命的柔软与温度,正在被坚硬与死寂取代。
整个城市陷入了窒息之中, “青铜瘟疫”、“活金属病”的标签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即使有强大的信息管控,恐惧也如同瘟疫本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
市民不敢出门,商业停摆,交通近乎瘫痪,整个洛阳笼罩在疾病与未知的双重阴影下,陷入半休克状态。
面对这场前所未见的“生物-机械”瘟疫,天枢局展现了其作为全球性特殊机构的能量。来自世界顶尖学府和研究机构的遗传学泰斗、生物化学权威、纳米技术先驱、病毒学专家以及信息-生物交叉领域的精英,被以最高优先级紧急征召,汇聚洛阳。
一座临时搭建,却配备了最尖端隔离防护和科研设备的高等级生物研究堡垒,在极短时间内于二里头拔地而起。这里,成为了人类对抗“青铜瘟疫”的最前线指挥部和实验室。
研究初期,传统的医疗手段几乎全部失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面对这种将血肉转化为金属的诡异进程,统统束手无策。生物学的教科书在这里被撕得粉碎。
转机来自于一位专攻生物信息学和微观结构分析的年轻研究员。他在对重症患者病变组织样本进行超高分辨率扫描和能量场分析时,捕捉到了令人震惊的异常。
那些“青铜化”的组织区域,其微观粒子的排列呈现出一种异常精准、高度有序、绝非自然生物进化所能产生的几何结构,并且伴随着一种规律到令人心悸的能量共振信号!
“这…这不对!”他几乎是喊了出来,声音因激动和恐惧而颤抖,“这不是感染!也不是中毒!这像是一种程序编码!一种在分子和原子层面强行进行的物质重组程序!”
这一石破天惊的发现瞬间扭转了整个研究的方向。焦点从传统的病原微生物,转向了能量场、信息编码与非生物物质对生物体的入侵性改造。
结合对二里头青铜巨人持续监测到的、覆盖整个洛阳区域的特殊量子脉冲波谱,以及天枢局物理部门对巨人核心“黑洞戴森云”能量转换模式的艰难逆向推演,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却又唯一合理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沉睡的“羲和”,其庞大的量子化意识或维持系统运转的基础程序,无意识地持续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量子脉冲波。这种脉冲本身或许并无恶意,只是其存在的“背景辐射”。
这些原始脉冲经过其核心“黑洞戴森云”引力波场的的复杂调制、聚焦和能量放大,形成了一种强大而精密的信息-能量场,笼罩着洛阳区域。
这种特定的信息-能量场,与洛阳地区空气中弥漫的、特定种类和状态的游离金属元素(主要是铜、锡的氧化物、纳米颗粒、工业金属粉尘等)产生了强烈的量子共振。
共振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物理激发,而是如同无形的刻刀和编程器,将一套复杂的“物质重组指令代码”直接刻录、写入到了这些金属微粒的内部结构和能量特征中!
被成功“编程”后的金属微粒,本质上已经蜕变为一种具有特定“行为指令”的纳米级\/分子级“活金属”执行单元。
它们不再是惰性的灰尘,而是携带了“钧天文明机械转化模板”的微型机器人。
这些“活金属”单元通过接触(雨水是最有效的载体,空气悬浮微粒也能缓慢作用)进入人体。它们利用微小的尺寸侵入细胞。
它们并非传统生物意义上的病毒或细菌,而是冷酷执行程序的分子级“机械降神”。它们干扰、劫持正常的细胞代谢和信号通路,强行征用生物体内的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资源,严格按照其携带的“代码”,将有机生命组织不可逆地重组、转化为具有青铜质感和齿轮等机械美学特征的无机-有机混合结构!
青铜瘟疫的本质,是一场由远古高等文明无意识遗散的量子信息场驱动,通过环境媒介(金属微粒)执行的、针对生物体的、分子层面的强制性“物质编程”攻击!
理解了敌人是“程序”而非传统病原体,对抗的思路也随之清晰:要战胜它,就需要一种能干扰、阻断甚至“反编译”这种入侵程序的“疫苗”或“杀毒程序”。
具体的解决方案,专家们产生了分歧,主要分为两种思路。
第一种主张:紧急研发能够高效吸附、包裹、清除体内特定“活金属”单元的生物相容性纳米材料或药物。
这是治标之法,能迅速减少新入侵者,延缓病变进程,但对已经完成的重组转化效果微弱,且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
第二种主张:研制信息对抗 - 基因编辑疫苗,这才是治本之策,也是终极目标。
首要任务是精确识别“活金属”单元所携带的、来自巨人脉冲场的独特量子信息编码特征或能量共振签名。这是病毒程序的“密钥”。
疫苗本身将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生物-信息载体”,经过特殊基因编辑的无害病毒载体、能表达特定蛋白或RNA的纳米颗粒、甚至人为合成的类生命信息结构。
这个计划需要分两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