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我可能要回去考虑一下,明天给你答案成吗?”
“行~年轻人好好干,好了,快下班了你回去 吧~”
林青霜出了李主任办主任就下了班,一路上一直在思考,现在有四个地方给她选择。
原先的新闻司,礼宾司、还有情报司与地区司,自己到底要选择哪个呢?选择太多也不好,这会儿她都选择困难了。
新闻司是她实习过的原单位,人少,部门不大,工作环境很好,同事们都很好相处,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发两点筹备,管理外国记者,舆情检测。
国内刚开放,目前来说事不多,不过做为重活一辈子的林青霜来说,再过两三年新闻司就会常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新闻司有了发言人制度,还有两三年的时间,正是职能筹备的关键期,不过这个岗位需要外向型 ,擅长沟通,她背后还有霍家虎视眈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与霍家对上了,估计不太适合在新闻司,虽然新闻司的往后的前景挺好的。
算了,她还是回去问问陆怀谨吧~他在体制内生存了那么久,说不定他给出的答案更能让自己看清楚呢?
她到家时,陆怀谨已经坐在院子里喝茶 了。
林青霜一挑眉:“咦 ?你又不请自来了?是一下班就来我 这里的吗?有没有跟爷爷说?”
“我早告诉爷爷了,以后晚上他都不让保姆做我的晚饭,让我跟你一起吃晚饭,多在一块儿好增进感情。我吃了饭之后再步行回去爷爷那里住 ,离的也近,只要十分钟步行就到了,很方便的。”
林青霜把公文包往石凳上一放,就迫不及待地拉着陆怀谨坐下:“快,你别喝茶了,我今天被我们主任给叫 去办公室了,他说明天我的实习期结束了,不过有四个部门都想要我,你给我分析分析,我去哪个部门好呢?”
说着将四个部门的选择一股脑倒了出来:“新闻司是老地方,同事熟,但往后要抛头露面;礼宾司管迎来送往,赵司长说我懂礼仪;情报司听着厉害,薄司长说我敏锐;还有地区司中的美洲司,郭司长直接给三秘职位,可我连美洲的政策都没摸透……”
陆怀谨一边倒了一杯茶递到林青霜的手里,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小声道:“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新闻司再过个两三年晋升很容易,往后新闻司估计要设发言人制度,需要常出镜。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想要天天上电视吗?做好做准备了吗?”
林青霜纠结道:“你知道的,我背后还有霍家虎视眈眈,要是经常上报纸、上广播,岂不是成了活靶子?”
“这就是关键。”陆怀谨用笔圈出新闻司和礼宾司,礼宾司看似风光,天天见各国使节,但本质是服务型岗位,晋升多靠资历,你擅长的语言和协调能力,在这里只能算‘基本功’,很难有突出业绩。且这里需要的细心与耐心,与你想要的 职业发展不符合。
新闻司虽有前景,但正如你担心的,曝光度太高,霍家在暗处盯着,你一旦成为公众人物,他们要动手就更方便,你忘了上次徐严妍的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林青霜皱起眉,又指向“情报司”:“那情报司呢?薄司长说我对信息敏感,适合做分析。”陆怀谨放下笔,眼神沉了沉:“情报司是核心部门,但水太深。
它直接对接国安系统,你刚转正就进去,资历太浅,很容易卷进派系斗争。情报司工作受内外环境影响大,且个人发展高度依赖 内部评价,不确定性远高于其他司局,长期来看,职业路径较窄,太容易陷入 专业能力无法转化为晋升资本的困境。
不适合你一个姑娘。而且情报司多在幕后,你要对付霍家,需要的是能接触到外部资源、甚至出国的机会,情报司的工作范围太局限,帮不上你查霍家在海外的产业。”
最后,他的笔落在“地区司美洲司”上:“你再看这个。地区司按地域划分,美洲司负责与m国等国的双边事务,现在国家刚开放,与美洲的经贸、文化合作会越来越多,需要大量懂外语、能协调的人。
郭司长直接给三秘,跳过科员,这是多大的机会?你知道外交部的晋升体系,从科员到三秘,最快也要两年,一般起步3-5年,两年都是能力突出与有家学渊源的,你一步到位,起点就比别人太高。
要是选了这个,往后晋身的通道是最宽的,可以去地区司内部轮岗,或跨部门调任国际司、条约法律司,甚至外派国际组织,适应不同职业需求,这个应该来说,对你是最优解。
而且你没来外交部之前我就找人打听过,地区司是最好晋升的,你去了那里如鱼得水,还容易出成绩。
林青霜有一点点犹豫:“可我对美洲的政策不熟,万一做不好怎么办?而且三秘要直接对接外国使团,我怕出错。”
陆怀谨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带着笃定:“政策可以学,你连外媒资料都能三天整理完,美洲的国别政策难道啃不下来?至于对接使团,你刚陪完伊丽莎白,从文化交流到会议协调,哪样没做好?你缺的不是能力,是一个能发挥优势、还能为对付霍家铺路的平台。”
他顿了顿,凑近林青霜,在她耳边代低声道:“你别忘了,霍家的根基在港岛,但这些年一直在往海外布局转移资产,美洲尤其是m国,是他们重点布局的地方。
你去美洲司,以后出国考察、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多得是,既能光明正大地接触当地华人圈子、搜集霍家的线索,又能用‘外交人员’的身份做掩护,这比你在其他部门,只能在京市被动防御,强太多了。”
这句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林青霜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