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审理胡致远行贿案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商界都在关注结果。当胡致远被判有罪、罚银三百两并禁止参与府库采购三年的消息传出时,商户们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苏姑娘,外面来了好多商户。”刘德二跑进账房报告。
“什么商户?”苏锦问。
“有支持您的,也有想申诉的。”刘德二说,“都在府门口排队呢。”
苏锦走到窗边一看,果然看到府门口聚集了很多人,有些人手里还拿着纸张。
“陆伯,看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正式的申诉通道了。”苏锦说。
“申诉通道?”陆在行问。
“对,让那些有意见的商户有地方说话。”苏锦说,“不能让他们一直在外面等着。”
“那怎么办?”
“我们先出去了解一下情况。”苏锦说,“然后制定具体的申诉流程。”
苏锦和陆在行走出府门,看到商户们分成了几个小群体。
“各位,我是苏锦。”苏锦大声说道,“听说大家有话要说?”
“苏姑娘!”一个商户走上前来,“我们是来支持您的。”
“支持我?”
“对,胡致远的事情让我们看清了真相。”那商户说,“您做得对,我们愿意按照新规矩来。”
“谢谢大家的理解。”苏锦说,“那其他人呢?”
“我们是来申诉的。”另一个商户说,“我们觉得被误解了。”
“什么误解?”
“我们被列入了黑名单,但是我们觉得不公平。”那商户说,“我们想申请重新评估。”
苏锦点头:“申诉是你们的权利,我们会认真对待。”
“那怎么申诉?”
“这样吧,我们先建立一个申诉通道。”苏锦说,“大家先登记一下,然后我们会逐一处理。”
“在哪里登记?”
苏锦看了看周围,指着府门旁边的一个小屋子:“就在那里,我们马上安排人接待。”
“那要等多久?”
“我们会尽快处理。”苏锦说,“但是需要按顺序来。”
很快,小屋子前就排起了长队。有些商户拿着号牌,有些商户拿着申诉材料,场面颇为热闹。
“这像赶集领号啊。”有商户开玩笑地说。
“对啊,以前赶集买菜,现在赶集申诉。”另一个商户笑着回应。
苏锦听了,也忍不住笑了。她没想到申诉通道会这么受欢迎。
“苏姑娘,这么多人申诉,我们怎么处理?”陆在行有些担心。
“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申诉流程。”苏锦说,“不能乱来。”
“什么流程?”
“首先,要有申诉条件。”苏锦说,“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申诉的。”
“什么条件?”
“比如,必须有新的证据,或者原来的处理确实有问题。”苏锦解释,“不能无理取闹。”
“然后呢?”
“然后要有申诉程序。”苏锦继续说,“包括提交材料、调查核实、听证会、最终决定等等。”
“听证会?”
“就是让申诉人和相关人员当面对质。”苏锦说,“这样比较公平。”
“那谁来主持听证会?”
“我们可以请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来做仲裁。”苏锦说,“比如商会会长、知名商户等等。”
“这个想法不错。”陆在行点头。
“最后,还要有恢复机制。”苏锦说,“如果申诉成功,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什么补救措施?”
“比如,从黑名单中移除,恢复合作关系,甚至给予一定的补偿。”苏锦说。
正说着,第一个申诉的商户走了过来。
“苏姑娘,我是王老三。”那商户说,“我想申诉我被列入黑名单的事情。”
“王老三?”苏锦想了想,“你是因为什么被列入黑名单的?”
“因为我的货物质量不合格。”王老三说,“但是我觉得检验有问题。”
“什么问题?”
“我觉得检验标准太严格了。”王老三说,“我的货在其他地方都能卖,为什么在这里不行?”
苏锦听了,摇摇头:“王老三,这不是检验标准的问题,而是质量标准的问题。”
“什么意思?”
“我们的质量标准是公开的,而且是合理的。”苏锦说,“如果你的货达不到标准,那就是质量问题。”
“但是...”
“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机会。”苏锦说,“你可以重新提供货物,我们重新检验。”
“真的?”王老三眼睛一亮。
“但是有条件。”苏锦说,“如果再次不合格,你就要接受三个月的观察期。”
“观察期是什么意思?”
“就是三个月内不能参与我们的采购。”苏锦解释,“三个月后,如果你能证明质量改善了,我们再考虑恢复合作。”
“那如果合格呢?”
“如果合格,我们立即从黑名单中移除你的名字。”苏锦说,“而且给你优先考虑的机会。”
王老三想了想,点头同意:“好,我接受这个条件。”
第二个申诉的商户是李四。
“苏姑娘,我是李四。”李四说,“我觉得我被误解了。”
“怎么误解了?”
“你们说我和胡致远有勾结,但是我没有。”李四说,“我只是和他做过几次生意。”
“那你有证据证明你没有勾结吗?”苏锦问。
“这个...”李四有些为难,“怎么证明没有勾结?”
“比如,你和胡致远的交易记录,是否都是正常的商业往来。”苏锦说,“有没有异常的价格或者条件。”
“我可以提供交易记录。”李四说。
“好,那你提供交易记录,我们会仔细审查。”苏锦说,“如果确实是正常往来,我们会考虑恢复你的资格。”
“那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是十五天。”苏锦说,“如果情况复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那这十五天我能参与采购吗?”
“不能。”苏锦摇头,“在调查期间,你暂时不能参与采购。”
李四有些失望,但还是接受了。
第三个申诉的商户是张五。
“苏姑娘,我是张五。”张五说,“我想申请重新加入。”
“你之前为什么被排除?”
“因为我的价格太高。”张五说,“但是我现在愿意降价。”
“降多少?”
“降一成。”张五说。
苏锦算了算:“降一成还是比市场价高。”
“那我再降。”张五急忙说,“降两成。”
“张五,不是价格的问题。”苏锦说,“是你的成本结构有问题。”
“什么意思?”
“你的成本太高,即使降价,利润空间也很小。”苏锦分析,“这样的话,你很难保证质量。”
“那怎么办?”
“你需要改善你的经营方式。”苏锦说,“比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那我怎么改善?”
“我们可以给你一些建议。”苏锦说,“但是需要你自己努力。”
“什么建议?”
“比如,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等等。”苏锦说,“我们可以安排人指导你。”
“真的?”张五很惊喜。
“但是这需要时间。”苏锦说,“我们给你三个月的改善期,三个月后再评估。”
“好,我一定努力改善。”张五坚定地说。
一天下来,苏锦接待了十几个申诉的商户。有些申诉有道理,有些申诉没道理,但苏锦都认真对待。
“苏姑娘,你这样处理,会不会太麻烦?”陆在行问。
“不麻烦。”苏锦说,“这是建立信任的过程。”
“建立信任?”
“对,让大家知道我们是公平的,是讲道理的。”苏锦说,“这样以后就会有更多人支持我们。”
“那如果有人故意捣乱怎么办?”
“那我们就要有相应的措施。”苏锦说,“比如,恶意申诉的,可以列入黑名单。”
“恶意申诉?”
“就是明知道自己有问题,还要无理取闹的。”苏锦解释,“这种人我们不能惯着。”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恶意申诉?”
“看证据,看态度。”苏锦说,“如果有合理的证据和诚恳的态度,我们就认真对待。如果没有证据还态度恶劣,那就是恶意申诉。”
“这个标准不错。”陆在行点头。
“而且,我们要建立档案。”苏锦继续说,“记录每个商户的申诉情况和处理结果。”
“建立档案有什么用?”
“可以作为以后评估的参考。”苏锦说,“比如,如果一个商户经常申诉,而且申诉都没道理,那我们就要小心了。”
“这个想法很好。”陆在行说,“这样可以防止有人钻空子。”
“对,制度要严密,但也要人性化。”苏锦总结道,“既要维护原则,也要给人改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