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调查的消息传开后,市井间开始流传各种谣言。
“听说了吗?那个苏账房贪墨府库银两。”
“我早就看出来了,一个小丫头片子,怎么可能有那么大本事?”
“还有啊,她压低采购价格,害得我们这些小商户都没生意做。”
“对对对,我家的货都卖不出去了,都是她搞的鬼。”
苏锦在账房里听着外面传来的议论声,脸色有些难看。
“苏姑娘,外面的话你别往心里去。”陆在行安慰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陆伯,我不是担心自己的名声。”苏锦说,“我担心的是这些谣言会影响我们的工作。”
“怎么会影响工作?”
“你想想,如果商户们都不信任我们,还怎么合作?”苏锦分析着,“而且,这些谣言背后肯定有人在推波助澜。”
“你是说胡致远?”
“很有可能。”苏锦点头,“他们在正面竞争中失败了,就开始搞这些小动作。”
“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要主动出击。”苏锦说,“不能让谣言继续传播下去。”
“主动出击?”
“对,我们要用事实说话,用证据反击。”苏锦说,“而且要用对等的方式表达。”
“什么是对等的方式?”
“就是他们在哪里传谣言,我们就在哪里澄清事实。”苏锦解释,“他们在市井传播,我们也要在市井澄清。”
“那具体怎么做?”
苏锦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陆伯,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我们开个公开课。”苏锦说,“就叫'抠门公开课'。”
“抠门公开课?”陆在行愣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既然他们说我抠门,那我就大大方方地承认。”苏锦笑着说,“然后告诉大家,我是怎么抠门的,为什么要抠门。”
“这...”陆在行有些担心,“这样不会适得其反吗?”
“不会的。”苏锦自信地说,“关键是要把道理讲清楚。”
“那在哪里开课?”
“就在府门口的空地上。”苏锦说,“那里人多,传播效果好。”
“那课程内容呢?”
“我要把我们的采购流程、价格计算、质量标准等等,全部公开讲解。”苏锦说,“让大家看看,我们到底是怎么做的。”
“这样会不会泄露机密?”
“没关系,这些都不是什么机密。”苏锦说,“而且,透明化反而能增加信任。”
“那门票怎么收?”
苏锦拿起桌上的一张废纸:“门票就是这个。”
“废纸?”
“对,一页废单。”苏锦笑着说,“既然是抠门公开课,门票当然也要抠门一点。”
陆在行看着苏锦手中的废纸,忍不住笑了:“苏姑娘,你这个想法真是...太有趣了。”
“有趣才能吸引人嘛。”苏锦说,“而且这样也符合我们节约的理念。”
“那什么时候开始?”
“就明天。”苏锦说,“我们今天准备,明天就开课。”
第二天一早,府门口就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好奇这个“抠门公开课”到底是什么。
“各位乡亲,欢迎来到抠门公开课。”苏锦站在一个小台子上,大声说道,“我是苏锦,大家口中的抠门账房。”
台下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我是怎么抠门的,为什么要抠门。”苏锦继续说,“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
苏锦举起一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这是我们上个月的采购清单。”苏锦说,“大家可以看到,每一项采购都有详细的记录。”
“苏姑娘,这些数字我们看不懂啊。”台下有人喊道。
“没关系,我来给大家解释。”苏锦笑着说,“比如这里,我们采购了一百斤大米,价格是每斤八文钱。”
“八文钱?”台下有人惊呼,“市面上都是十文钱一斤啊。”
“对,我们确实便宜了两文钱。”苏锦说,“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台下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首先,我们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证明。”苏锦说,“只有质量合格的大米,我们才会考虑采购。”
“然后呢?”
“然后,我们会比较不同供应商的价格。”苏锦继续说,“谁的价格合理,质量又好,我们就选谁。”
“那如果有人故意压价怎么办?”台下有商户问道。
“这就是关键问题了。”苏锦说,“我们不会接受明显低于成本的报价。”
“为什么?”
“因为低于成本的报价,要么是质量有问题,要么是有其他猫腻。”苏锦解释,“我们要的是合理的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
台下的人开始点头。
“那什么是合理的价格呢?”苏锦问道,“我们有一个计算公式。”
苏锦又举起一张纸:“成本价+合理利润+运输费用=合理价格。”
“合理利润是多少?”有人问。
“一般是成本的一到两成。”苏锦说,“这样既保证了供应商有利可图,又不会让府库承担过高的成本。”
“那如果有人报价太高怎么办?”
“那我们就会和他们协商。”苏锦说,“如果协商不成,我们就会选择其他供应商。”
“这样不会得罪人吗?”
“做生意嘛,总是要讲道理的。”苏锦笑着说,“我们不是故意为难谁,而是要对府库负责。”
台下的人开始议论纷纷,很多人的态度开始转变。
“苏姑娘,那你们是怎么保证质量的?”有人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苏锦说,“我们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检验流程。”
苏锦拿出另一张纸:“首先是入库检验,然后是抽样检测,最后是使用反馈。”
“入库检验是什么?”
“就是货物到了以后,我们要先检查外观、重量、规格等等。”苏锦解释,“如果发现问题,立即退货。”
“抽样检测呢?”
“就是从每批货物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详细检测。”苏锦说,“比如大米,我们要检查是否有虫蛀、霉变等等。”
“使用反馈是什么意思?”
“就是货物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要收集使用者的意见。”苏锦说,“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我们会要求供应商改进。”
台下的人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苏姑娘,那你们的账目是怎么管理的?”有人问道。
“这个问题更重要。”苏锦说,“我们的每一笔账都有详细记录,而且定期公开。”
“公开?”
“对,每个月我们都会在府门口张贴账目清单。”苏锦说,“大家都可以来查看。”
“那如果发现问题怎么办?”
“我们欢迎大家监督。”苏锦说,“如果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我们举报。”
“举报有奖励吗?”台下有人开玩笑地问。
“当然有。”苏锦笑着说,“如果举报属实,我们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台下传来一阵笑声。
“苏姑娘,那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抠门呢?”有人问道。
“因为这些钱不是我们的,是大家的。”苏锦认真地说,“府库的钱,最终都是要用在大家身上的。”
“怎么用在我们身上?”
“比如修路、建桥、赈灾等等。”苏锦说,“我们节约一文钱,就能多为大家做一件事。”
台下的人开始鼓掌。
“所以,我们的抠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家。”苏锦总结道,“我们要让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
“苏姑娘说得对!”台下有人喊道。
“我们支持你!”
“以前是我们误解了!”
看到台下的反应,苏锦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场危机公关基本成功了。
课程结束后,很多人围上来询问更多细节。苏锦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苏姑娘,你这个公开课办得真好。”一个老商户说道,“我们以前确实误解了你们。”
“没关系,误解是可以消除的。”苏锦说,“关键是要沟通。”
“那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公开课吗?”
“当然会有。”苏锦说,“我们打算每个月都办一次,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
“太好了!”
陆在行在一旁看着,心中既佩服又感动。这个小姑娘不仅有智慧,更有勇气。她敢于面对质疑,敢于公开透明,这种品格实在难得。
“苏姑娘,你这招真是高明。”陆在行说,“把危机变成了机会。”
“这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苏锦说,“不是逃避问题,而是正面解决问题。”
“那具体的步骤是什么?”
“三步走。”苏锦说,“第一步,澄清事实。第二步,提供证据。第三步,对等表达。”
“对等表达?”
“就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就在什么地方解决问题。”苏锦解释,“他们在市井传谣言,我们就在市井澄清事实。”
“这样确实更有效果。”陆在行点头,“那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怎么办?”
“我们要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苏锦说,“不能等到出了问题再去解释,而是要主动沟通。”
“常态化的沟通机制?”
“比如定期的公开课、定期的账目公示、定期的意见征集等等。”苏锦说,“让大家随时了解我们的工作。”
“这个想法很好。”陆在行说,“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误解。”
“对,预防胜于治疗。”苏锦说,“我们要让透明成为常态,让沟通成为习惯。”
就在这时,刘德二跑了过来。
“苏姑娘,大事不好了!”刘德二气喘吁吁地说。
“怎么了?”苏锦问。
“胡致远他们在茶楼里说,你这个公开课是在演戏,那些数字都是假的。”刘德二说。
苏锦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他们这是狗急跳墙了。”苏锦说,“既然他们要质疑数字的真实性,那我们就让他们亲自来验证。”
“怎么验证?”
“我们开放账房,让任何人都可以来查账。”苏锦说,“而且,我们邀请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做见证。”
“这样会不会太冒险?”陆在行担心。
“不冒险。”苏锦自信地说,“我们的账目经得起任何检验。”
“那如果他们故意挑刺怎么办?”
“挑刺也没关系。”苏锦说,“有问题我们就改正,没问题就澄清。关键是要公开透明。”
“好,我支持你。”陆在行说,“我们就这么办。”